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轧带钢的表面缺陷分析2

热轧带钢的表面缺陷分析2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 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RAL
高强度钢或耐磨钢尤其可能产生边部剪切缺陷。
边部气割缺陷
Flame-cut edge defects (别称: Craters, cratering )
定义与外观
边部气割缺陷指明显的局部材料损失。从而 使该部位坯料的外形轮廓偏离(纵向或横向) 给定的气割线。这还会在气割时出现裂纹, 后者以不同的角度深入到板材内部
定义与外观 成 因
纵向麻点是指在热轧带钢边部因压入氧化 铁皮而出现的小疤痕。这类缺陷在上下表 面都可能出现,而且在整个带钢长度方向 上密度不均。 这类缺陷是由于轧件上的材料粘着在工作 辊上引起的。因此,轧件上的颗粒呈线状与 基体金属剥离并与轧辊混合。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凹坑和凸起
Indentation and protuberances(别称:Roll marks, fire crack transfer marks, elevations, dents, imprints, protrusions)
凹坑和凸起
定义与外观
凹坑或凸起(突起,即辊印和热 烈印等)会规则或不规则地分布 在整个轧件长度和宽度上。
成 因
在带钢轧制过程中,若精轧机组出现过高 的活套,在带钢通过下一机架时皱折将被轧 成热轧重叠;如果带钢在输出辊道上形成活 套或皱折,便会被后续的带卷在卷取机中压 扁并夹带进钢卷。
鉴 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这种缺陷在薄带卷取时很难检查。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定义与外观
边部过烧是指沿带钢边部出现的裂痕或裂 纹,它可能在带钢的一侧或两侧出现于整 个长度上。
成因
不合适的加热条件会导致此类缺陷,有时 也可能与硫含量过高有关。
鉴别
可用肉眼在带卷上看到。
可能误判
可能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边部裂纹相混淆。
纵向麻点
Longitudinal pitting (别称:Sticker breaks)
鉴 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这类缺陷在热轧带钢酸洗或喷丸处理 后更清晰可辨。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这类缺陷主要出现在不锈钢和耐酸、耐热钢中。
热轧重叠
Hot mill folds(别称:Folds, kinks)
定义与外观
热轧重叠是一种皱折或弯折,它出 现在与轧制方向成直角或斜线方向的带 钢整个宽度上。
鉴 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 可辨别。
成 因
周期性凸起是由于工作辊或张力辊损伤引起 的。周期性凹坑是由于工作辊或输送辊的凸起点 引起的。这种周期产生的缺陷之间距离通常提示 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所在部位。根据其程度和原 因的不同,在后续工序中这些缺陷可能被压平, 其中可能夹带或不夹带氧化铁皮
可能误判
可能会将凹坑和凸起与凸起 气泡、飞翘和裂缝相混淆。
边部压入类缺陷 压入和脱落的碎屑 成因 颗粒部分脱落 定义与外观
金属或非金属外来物的压入会产生不同形 状和尺寸的各种表面缺陷。裂片、气割 (火焰清理)毛边以及切屑(碎屑)主要 附着于带钢的边部。然而,外来物则可在 带钢全长和全宽上的任一点压入。 在轧制时将同类或异类材料压入轧件表面。
可能误判
如果压入的外来材料随后就从缺陷区域脱落 或去除,可能会与压坑相混淆。压入的气割 毛边可能会与表面夹层和折叠混淆。
定义与外观
带卷边部刮伤表现为不同突出程度刮亮 的侧边和附着有细切屑或粉屑。
成因
卷取时因带钢边缘与入口导卫装置的强力 接触会导致此类切屑。
鉴别
用肉眼可在带卷上看到。
可能误判
与其他切屑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折边
Folded strip edges
定义与外观
折边是指某些凸出的带卷出现边部加厚、 卷边或机械损伤等形式的一种缺陷。
边裂易出现在连铸方坯或板坯轧制过程, 也会出现在冷却过程。这类缺陷形成的更进 一步原因在于材料边部的局部区域受到超过 其强度极限的应力。
鉴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可能误判
会与边部过烧(热脆性)混淆。
其他压入类缺陷
Other rolled-in extraneous matter(别称: Splinters, flame-cutting burrs, swarf, chips)
成 因
折边是因带钢在卷取或传送过程中因导侧 卫过强纠缠或卷取不当使一些带卷层突出,并 在带卷运送和储存时形成接触损伤而产生的。
鉴别
用肉眼可在带卷上看到。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边部剪切缺陷
Sheared edge defects
边部剪切缺陷
Sheared edge defects


鉴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类似的缺陷也可能发生在诸如夹送辊、拉矫 和平整等后续工序的设备上,例如粘着在辊 子上的氧化铁皮就会导致此类缺陷的产生。
机械损伤
Mechanical damage
刮伤
纵向划伤 成 因
这种缺陷是由于轧件与机械设备部件相对 运动出现摩擦而产生的。纵向缺陷是在辊道输 送带钢时或在卷取和开卷时产生的。横向缺陷 主要是在钢板横向运动或热带钢从卷取机卸卷 时产生的。刮伤和擦伤还可能由于卷紧的钢卷 层间相对运动而产生。如果轧件在高温时损伤, 在损伤区域就会产生氧化铁皮并且在后续工序 中被压入,这取决于它在何处生成。擦伤时将 产生屑片,或在擦伤处的旁边或尾部形成
定义与外观
边部剪切缺陷是指从切边、切削飞 边和剪切裂纹处出发的飞镖状材料断裂, 与板材约呈450角。


边部剪切缺陷是由于刀具(刀刃)间隙设 定不正确、刀具(刀刃)磨损或碎裂或其他 损伤所引起的。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鉴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或着色渗透 剂检查识别。
说 明
红 锈
Red scale(别称:scale grain banding, scale grain) 定义与外观
红锈以补钉或矛尖状沿整个宽度出现 在带钢的一面或上下表面上。热轧后 此区域通常呈淡红色,有时呈颗粒状 并明显比邻近区域粗糙。这种缺陷产 生于特定的钢种,尤其是那些含硅量 高的钢种。
成因
在轧前加热过程中,会出现与基体金属强 烈结合的特种氧化铁皮而形成红锈,这在高 硅含量的钢种中较为常见。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 性很小。
鉴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如果酸洗不充分的话,这些区域呈黑 色并且粗糙。
说 明
红锈产生于特定的钢种。
粉状氧化铁皮压入
Rolling dust
成因
定义与外观
边裂是垂直于表面且贯穿整个板带厚度 的位于边部的裂纹,在厚板轧制时,也 会出现于轧件头尾。
横向划伤 定义与外观
划痕、刮伤、擦伤是轧件表面的机械损伤, 这些缺陷的长度、宽度、深度各异。主要 出现在沿轧制方向或垂直于轧制方向上, 可能会被轻微压平,并且可能含有氧化铁 皮或暴露出内层金属
材料堆积。 可能误判
很可能将划痕、刮伤、擦伤与带状夹层相混 淆,很少与轻微裂纹相混淆。
鉴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边部裂纹
Split strip edges
定义与外观
边部裂纹是沿着带钢边缘产生的纵向撕 裂,它来自板坯边部裂纹。
成因
边部边裂是来自板坯火焰切割边,出现在 中心偏析区。
鉴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可能误判
可能将边部裂纹与折叠相混淆。
带卷边部刮伤
Damaged strip edges
(别称:Fuzzed, frayed or scraped strip edges)
成 因
边部气割缺陷是由于边部的非金属夹杂、 烧嘴损坏或者烧嘴供气中断等原因造成的。 气割后冷却速度过快会产生裂纹。
鉴别
可用肉眼或着色剂检查识别。
可能误判
这种缺陷误判或与其他缺陷混淆的可能性很小。


高强度钢或耐磨钢更可能产生气割边部缺陷。
边部过烧
Burnt edges(别称:Edge break, cracked edge, edge cracks, jagged reaks
(别称:Cross breaks)
定义与外观
横折印是指与带钢轧制方向呈 直角的弯折、皱纹或流变区。
鉴 别
在开卷时用肉眼即可辨别。
成 因
在热轧带钢开卷或重卷时,若出现局部屈服 会导致横折印。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张力过高而 超过材料屈服极限,而且未配备消除横折印系统 的情况下。
鉴 别
在表面检查过程中用肉眼即可辨别。


这类缺陷易出现在铁素体高合金钢中。
边部粗糙
Rough edges (别称:Sticker breaks)
定义与外观
边部粗糙是指沿带钢全长上一面或上下 两面边部粗糙度不同程度的增加。
成 因
由于在带钢边部区域轧辊负荷较高,因此, 轧辊的粗糙度增加,必然引起带钢边部的粗 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