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
摘要:装配线是当今装备制造业广泛采取的一种制造系统。
装配线的设计与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装配线的平衡,因为装配线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制造系统的生产效率。
装配线平衡的目标就是尽量使各工位的作业时间相等,以避免由于工时相差太大而造成某些工位工时不足、某些工位工时流失的现象,以减少总的闲置时间,提高整条装配线的效率。
关键词:装配线平衡、标准工时、生产效率
正文:道路机械事业部使用的压路机装配线,采用的是单板链形式,这种装配线形式具有运行平缓,传动平稳、可靠性高等特点,此装配线共划分21个装配工位,用来装配各种机型的单钢轮压路机。
如何更有效率的使用此装配线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本文从最基础的因素开始阐述如何提升装配线的效率。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生产效率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例如:每一小时)用几个人制造出了几个合格的产品,他等于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
生产效率又分为真效率与假效率,所谓真效率就是用最少的人员和最少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优的品质生产出仅需的产品,与此相对的假效率就是固定的人员以加班加点为代价生产出过剩的产品,导致过多的库存量。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如何提高真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在生产效率计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专有名词—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就是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制定出来的完成单件产品或某工序应消耗的时间。
它是安排生产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在新设计或扩建工厂(或车间)时,又是计算设备和人员数量的依据。
标准时间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基本时间T1、辅助时间T2、工作地点服务时间T3、休息和自热需要时间T4,因此总时间=T1+T2+T3+T4,这里的T3和T4基本是个固定值,所以如果想缩短时间,就要从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进行考虑,对于装配车间,可以通过制造工装缩短基本时间,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行车布局和设备布局来缩短辅助时间。
这样在优化完毕的前提下进行工序的时间测量,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
然后,根据装配顺序进行工序内容的划分,划分的原则是先划分需要消耗较长时间的工序,然后在划分时间较短的工序,这样大的工序划分完,在根据时间和装配顺序的原则在对时间消耗比较少的工序进行分配,分配的原则是保持每个工位的总时间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消除装配线存在的等待及生产繁重程
度不一致的问题,保持了装配线的平衡。
最后,我们根据已经确定下来的工序,就可以算出某个机型的标准人●工时(即几个人用多长时间完成某个机型的装配任务),然后就可以根据如下算式,
所需人员数=
计算出生个某个机型所需要的时间,这样生产部门就可以根据计算出来的时间来安排生产计划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降低成本、增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但是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质量、加工成本之间的关系。
首先,任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措施,必须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否则无意义。
其次,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要有成本核算观点。
在工艺过程中,若不恰当的采用了自动化程度过高的、复杂而又昂贵的设备,则生产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设备折旧费太大,结果加工成本却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淑娟,闫献国. 机械制造工艺学[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