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戴木才田海舰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

从理论上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深入思考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所谓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指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

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就是人类对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理想的一种延续,是在否定不完美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之后对一种更人道、更平等、更自由的合理社会的理想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不仅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演进,而且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飞跃。

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形态及制度安排,社会主义以其自身独特的价值魅力吸引、感召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

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既有其核心价值,又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

其中,核心价值以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为基础,是对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对基本价值、具体价值起着统领和支配作用,并蕴涵在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之中,通过基本价值、具体价值表现出来;而基本价值、具体价值又体现着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为指导和灵魂。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又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既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又有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

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失去了现实性,价值观念系统便无法在现实中生存;失去了理想性,以日常生活遮蔽、否定最高价值,人类将永远不能获得最终解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体系,主张无产阶级应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由于当时还没有现实存在着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只是进行了大致描绘和粗线条的勾勒,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未做出详尽的说明。

但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毕竟涉及到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最高价值及其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最高理想、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它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核心价值和具体价值表现出来。

在他们那里,“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最高理想、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就内在地蕴涵着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它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所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普遍提高、阶级差别消灭,国家消亡等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推进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它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旗帜和主心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相对稳定的基本价值准则,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居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社会主义运动到社会主义制度,期间经历了数百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奋斗,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念。

这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也有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政治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地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层面,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最高价值,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理所当然是我们所应当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抓住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

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

“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要让人民富裕起来,就必须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出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

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

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

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主权、人民至上。

社会主义民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它以平等公正为前提,克服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欺骗性和反动性,真正实现了自由、民主和平等这一全世界劳动者世代梦寐以求的追求。

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民主对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

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先进、进步的意思。

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文化上的先进。

“文明先进”是社会主义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条件下,“文明先进”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

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