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规律
月隐方位 ——
西方地平 西方地平 西方地平 西方地平 西边天空 头顶 东边天空
见月时间 ——
小半夜 半夜 大半夜 整夜 大半夜 半夜 小半夜
十二 天球
十五
初七、八
初四
十二
B
月亮
地球
东
初一
十五
A
太阳
初七、八 地平
初四
西 初一
十九
二六
二二、二三
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变化
十九
二二、二三
二六
月亮出没时间及方位规律:
日期
日月夹角 月现时间
月现方位
月隐时间 月隐方位 见月时间
初一 ~ 初七八 0º~90 º
日落时
西边天空
上半夜
西方地平 小半夜
十五 ~ 二三 180º~270 º 上半夜
东方地平
日出时
西边天空
大半夜
月亮出没时间及方位规律总表:
日
期 日月夹角
月现时间
初
一
0°
——
月
初 0 °~90 °
日落时
初七、八
90 °
弦月 (下弦月)
月亮盈亏变化图
蛾眉月(残月)
月亮盈亏变化表:周期为朔望月(29.5306日)
时间 初 一 月 初
初七或 初八
初八~十五
十五 或十六
十五~二三
二二或 二三
月底
月相
新月
蛾眉月 (新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残 月)
日月 夹角 0°
0~90°
90° 90~180° 180° 180~270° 270° 270~360°
日落时
初 八 ~ 十 五 90 °~180 ° 日落时
十
五
180 °
日落时
十 五 ~ 二 三 180 °~270 ° 上半夜
二二、二三
270 °
午夜
月
底 270°~360 ° 下半夜
月现方位 ——
西边天空 头顶 东边天空 东方地平 东方地平 东方地平 东方地平
月隐时间 ——
上半夜 午夜 下半夜 日出时 日出时 日出时 日出时
《地球概论》课程教学课件
主讲人: 邹君 制作人: 邹君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2004年4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相变化规律
月亮盈亏变化规律 月亮出没时间及方位规律 月亮亮面朝向规律
3
天球
4 望
2
盈亏变 月球不发光;
1
◆月落时间逐日推迟大约50分钟(约 12°11′ );
◆上半月,日落则月现,月现方位从月初的西方地平移向十五的东方地平;
下半月,月现时间从前半夜移向后半夜,月现方位为东方地平;
返回
东
凸月
上弦月
西
蛾眉月(新月) 东
西
满月
地球
西
东 凸月
新月 蛾眉月(残月)
西
东
下弦月
亮面朝向变化规律:上半月西边亮,下半月东边亮;
月球不透明; 化原因 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
地球 朔
太阳 0
月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的周
5
7
期为朔望月,它也是月相变化的
周期;
6
太阳和月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变化:会合运动
(速度: 12°11′/太阳日;周期:朔望月[29.5306日])
凸月
弦月
(上弦月)
白道
蛾眉月(新月)
满月 凸月
地球
月亮
新月
◆总共有五种月相: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 ; ◆盈亏变化规律:上半月由亏转盈,下半月由盈转亏;
返回
上中天
b
天球
B
东
地球
月亮
1
a
A
太阳
西
c
地平
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关系(重合)
d
下中天
注意:在讲解出没规律时,不考虑日月的会合运动;
规律小结:
思考:如果考虑会合运动,假设b点为朔,那 么一天后月亮应该在三角形处还是菱形处?
返回
问题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何种月相?
解答
问题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首 诗描写的是什么月相?
解答
日 期 日月夹角 月现时间 月现方位 月隐时间 月隐方位 见月时间
初一
0º
\
\
\
\
见不到
十二
初七、八
初四
十二
初七、八 上中天
初四
天球 十五
B
ª 地球 Aª
月亮 初一
太阳
东 十五
ª 地 平
西
初一
十九
二六
十九
下中天
二六
二二、二三
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变化
二二、二三
规律小结:
此时月亮在A地的地平 以下还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