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人作文指导
☉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原)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 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 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 “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 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 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 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 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
◆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
1.以人衬人: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2.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 有关的景或物。 3.以物衬物。 4.正衬和反衬。(从侧面描写的性质来分)
** 在实际写作中,这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 是综合使用的。
三、记人作文应试技巧
第一步: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第二步: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 第三步: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 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 第四步:根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顺 序或材料类别迅速布局。 第五步:收束全文,点题照应。 范文:《背影》《孔乙己》
写人作文指导
一、怎样写记人的文章?
1、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 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事情。 2、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 3、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 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 4、把人物放在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去描写。 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
心理描写
是指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 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 历 程的一种写人方法,是揭示人物 的内在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
◆ 心理描写的技法
1、内心独白。 2、梦境幻觉。 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4、神情肖像、动作语言。
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 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 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 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 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试做下列几种修改:
内心独白式: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
具体描写细节时要注意:
①细节要真实,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 推敲; ②要注意惊心选择,巧妙安排,切忌繁琐 的自然主义的描写; ③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的 需要; ④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 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 细节描写例文
卷子发下来以后,许多人像化学反应中不安分 的原子那样,迅速活动起来。右手握着笔,装出一 副认真的样子,左手伸进了抽屉,目光成了三份: 一份佯装看着试卷,一份“远观”着抽屉里那半遮 半掩的书,还有一份则观察着老师的“行踪”。也 许一会儿还会出一份—“斜视”同桌的卷子。
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机, 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 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 跑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 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 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幻觉描写式: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
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 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 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2、肖像描写太多太ຫໍສະໝຸດ 。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 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 以芜杂臃肿之感,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 神,读来索然无味。 例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 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 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 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 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 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 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 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 勒。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
3、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 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 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 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 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 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 个性特征。 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 眼”,“樱桃小口”;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 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 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 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 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修改后)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 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 “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 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 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 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 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 见的?” “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 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 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 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环境描写式: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 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 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 随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 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式: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
老板娘三步并作两步,就势把垃圾全倒了出来 垃圾的脆渣‚污物溅在蹲着区垃圾的两位老人的身 上,脸上,尘土溅进他们的嘴里。浑身珠光宝气的 老板娘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扭着肥臀,扬长而去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 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 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 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 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 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 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 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 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 “48”,我瘫在了桌上。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 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 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运用细节描写写人,往往能增强描写的 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 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动作描写
是用描述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动作来 刻画人物性格。 ◆人物动作类型: ①个性动作(一个人的常规的、个性化的动 作) ②幽默动作 ③夸张动作 ④意外动作
◆描写人物动作应当注意什么呢?
1、要具体。不能空洞、抽象、笼统。 2、要抓住特征。 3、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4、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 5 、要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 6 、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 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的或细致的 描写。 (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方式和过程的描 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现人物的性格。) 7 、动作描写的语言要简炼准确。
◆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
1、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2、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3、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1、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写人物,常常用肖像描写,但并非说对所有人物 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 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 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 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 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 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 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 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 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 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 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常次要的情节; 为了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与主 题无关。因此,上面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 像描写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