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2)

医学影像-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2)

颈动脉鞘区处。 n 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一般在0.3-1.0cm,
大于1-1.5cm即提示为异常肿大。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概述
病因很多
n 良性:反应性淋巴结炎、
化脓性炎症
淋巴结结核;
n 恶性常:淋巴瘤
n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颈部
检查方法
二、CT检查 1 病人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双肩尽量向
下以减少肩部产生的伪影 2 扫描范围:根据需要,甲状腺自甲状软骨
中部至胸廓入口,必要时应继续向下扫描 3 扫描条件:层厚/层距=2~5mm 4 增强扫描:有时进行颈血管的重建。
颈部
检查方法
三、MRI检查
1线圈选择:颈部线圈 2扫描方法:横断面,冠状面 3扫描序列:T1WI/T2WI/FS/MRA 4增强扫描: 5 MRA增强:颈部血管成像,三维旋转观察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颈部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X线检查:平片能分辨颈皮肤和皮下,皮下 组织呈较均匀的透光区,内见细条状或网络 状脂肪间隔条影,其他组织不能分辨。 DSA检查:见颈血管充盈,显示颈内、外动 脉及其分支形态走行。
颈部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CT检查
概述 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常见
部位之一,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 的肿瘤。
常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后上方 较少见,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临床与病理 一般2-6cm大小,椭圆形,有包膜, 表面光滑,大部由颈外动脉供血,有 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镜下为富含细 胞和血管的肿瘤。
右侧颈动脉体瘤
右颈总动脉造影示右侧颈动脉分叉变宽、扩大呈“高脚杯” 征;肿瘤血管粗细不均呈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二、CT
平扫:颈动脉分叉处圆形境界清晰中等密度肿块, 肿块压迫周围组织移位。
增强:肿瘤呈均匀或不甚均匀强化明显,常接近动 脉血管的密度
颈 部 神 经 鞘 瘤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诊断:
X线平片诊断作用有限 DSA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CT和MRI对肿瘤及其血管的关系显示佳 MRI更优于CT,是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概述 n 一般分为浅、深两组, n 浅组:枕后、耳下、颌下等组淋巴结; n 深组:上、中、下三组位于胸锁乳突肌内、
增强:大动脉和静脉信号仍流空,无强化,小 或流速缓慢的静脉可明显强化。
MRA可清楚显示颈部血管的管径及走形。
颈部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二)颈部窝隙的影像解剖见咽部 (三)甲状腺
位于颈前、气管两旁及前方部分,分为左 右两侧叶及峡部 前方为肌肉所遮盖,后方与颈总动脉、颈 内静脉相邻 横断面呈三角形,尖向外,边缘清楚,中 间以峡部相连
肿瘤不均匀强化,内见血管流空非强化影,称为 “盐胡椒面征”。 MR冠状面及矢状面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准确位置和全 貌。MRA可清楚显示颈部血管的推移情况。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诊断 临床下颌角前下方界清质硬肿块,影像学检查颈 动脉分叉处的血供丰富肿瘤,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咽旁神经鞘瘤较多见,内 部囊变坏死明显,增强扫描强化不如颈动脉体瘤, 神经纤维瘤较少见于咽旁间隙。 淋巴结肿大:可致颈动静脉受压移位,但病变多发 弥漫于颈深淋巴链上,增强后强化程度不如神经 节瘤明显,可鉴别。
颈部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三)甲状腺 X线平片不能显示甲状腺形态及结构 CT平扫因甲状腺内碘成份畜积致甲状腺明显
高于肌肉组织,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增强 扫描腺体均匀强化 MRI T1WI和T2WI甲状腺均呈中等偏高信号强度, 增强扫描显著强化
正常甲状腺
正常甲状腺
颈部疾病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临床
临床常以颈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位于 下颌角前下方和胸锁乳突肌前面,界清,与 皮肤无粘连。有时瘤体可触及搏动。
可合并迷走神经压迫症状如音哑、呛咳 ;交感神经压迫症状如霍纳氏综合征。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一、X线 X线平片:肿瘤较大时可见颈部外突肿块。 DSA: ● 颈总动脉分叉加宽,呈“高脚杯”征;颈外 动 脉移位; ● 分叉处见血供丰富的肿瘤显示,肿瘤血管粗细 不均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
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陈燕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颈部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n 颈部正位片:用于观察颈部骨骼、气道的形 态,颈部软组织异常钙化、骨化、异物、积 气等。
n DSA:经股动脉插管作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 血管造影,观察病变与血管关系及有无异常 血供。
n 直接穿刺造影:颈部囊性肿块直接穿刺注入 碘对比剂显示病变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
临床
炎症肿大淋巴结出现迅速,消退快, 病人伴有炎症症状;
皮及皮下脂肪呈较均匀低密度带。 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结均呈等密度,依
靠其部位和追寻其走行分辨; 筋膜不能分辨。 组织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充填,低密度区。 CT增强可良好观察血管形态和走行。
颈部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MRI检查
平扫:T1WI或T2WI皮及皮下脂肪均呈高信号强 度。肌肉、神经、淋巴结均呈中等信号强度, 动脉静脉血流信号流空,组织间脂肪结缔组 织均呈高信号强度。
颈动、静脉受压移位,常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角 度增大,两动脉之间距离增大。
CTA颈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颈总动脉分叉处 上方颈内、外动脉之间距离呈杯状扩大的特征。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三、MRI T1WI肿瘤呈均匀中等、中等偏低信号强度, T2WI肿瘤信号强度增高明显, 肿瘤较大时信号强度不均匀,可见血管信号流空征。 MRI增强肿瘤强化明显,较小肿瘤均匀强化,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