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培训课件

环保培训课件


《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
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 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
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保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质量--环境的总体和藉此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 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对环境要求的, 对环境状态的一种描述。
第三十七条: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
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二)单行法
(三)相关法
…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我国缔结和参加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条约和议定书。当国
际公约与我国法律有不同规定时,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但我 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定义 各种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衔接、相
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环境标准体系。
结构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结构见右图所示
国家环境标准
标准名称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 单位犯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 判处罚金等。
•课程安排
一、环境保护 二、环保法律法规 三、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程序 四、油气田环境风险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的总 各,是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 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明确提出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降低了入罪门槛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 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 罪论处。

环境管理--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的行为,通过实 施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各种污染排放。
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负责和强化管理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 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
注意事项:
地方性环境标准制定权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地方环境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地方制定的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批准
环境保护部标准
环境管理制度 监测技术 环境区划&规划的技术要求、规范和导则等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 (HJ/T 298-2007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 HJ 616-2011)
油气田环境保护
二○一三年九月
•安全经验分享
•雾霾与 PM2.5相关性
•PM2.5 < 10 ug/m3 (8/16/00)
•PM2.5 = 15 ug/m3 (8/7/00)
•PM2.5 = 20 ug/m3 (8/24/00)
•PM2.5 = 25 ug/m3 (8/25/00) •PM2.5 = 30 ug/m3 (8/15/00) •PM2.5 = 35 ug/m3 (8/26/00)
环境监测--是用科学的方法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 及发展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目的--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课程安排
一、环境保护 二、环保法律法规 三、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程序 四、油气田环境风险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宪法
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 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 林、草原、野生动物。 社会环境要素: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 等。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了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合 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侵害,保障人体健康 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功能
衡量环境优劣程度
控制污染源
规范分析、测定、采样方法 评价分析仪器的准确性、灵敏性和操作人
员的技术规范性 统一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
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信息编码
地方环境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或者已做出
规定,但要严于国家规定的项目
•环境 保护相
关法
• 环境保护基本法 • 环境保护单行法
•国际 环境公

•国家
• 环境行政法规
环境标 •环准保
• 部门规章
• 地方法规
部标准
• 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 环境 标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律
(一)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第三十六条: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 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 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 罚款。
环境标准执行力
强制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执行 推荐性标准(技术导则、技术规范等)鼓励使用,当推荐性 标准被强制性标准引用时,也必须强制执行 地方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国家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行业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