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才教授验方治疗牙周炎经验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詹云赵波杨自国张力
【关键词】牙周炎;名中医经验;杨宗才
杨宗才教授是四川名中医,行医30余载。
杨老擅长治疗男科疾病及中医康复,同时也有不少经验方剂,笔者有幸跟随侍诊,收获颇多。
其中杨老有一治疗牙痛验方,经30多年运用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方剂主药:地榆、细辛、麦冬。
上3药各等份,泡服、煎剂含漱或吞服均可。
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细辛性味温、辛,归肺、肾经,可发散风寒、祛风止痛。
麦冬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可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三药合用,功能互补,治疗牙痛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1 胃火上炎
本病常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煎炒肥甘厚味,内伤肠胃,脾胃蕴郁化热,火气上攻所致。
胃炎炽盛,熏蒸牙龈,气血壅滞,则牙龈充血肿胀,胃热灼伤脉络,故牙龈出血,灼腐龈肉,因而牙周溢脓,口臭。
火热伤津,即为口渴喜饮。
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皆为胃腑热盛之象。
治宜清胃泻火,凉血解毒。
患者,男,31岁。
诉左下后牙痛2d,加重1d。
伴发热,张口受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诊见齿为骨之牙龈充血肿胀,无波动,颌下淋巴结肿大约1cm×2cm,压痛(+),T37.8℃,白细胞11.2×109 /L,中性0.81g,淋巴0.19g;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诊断为急性牙周炎,证属脾胃积热,胃有实火循经上炎。
予以地榆10g,细辛10g,麦冬10g,石膏30g,黄芩6g,黄连6g,生地10g,丹皮10g,2剂。
2d后复诊,T36.5℃,牙龈红肿基本消退,压痛不明显。
上方中石膏减半,再服2剂痊愈。
按:本病证系脾胃积热或胃有实火循经上炎于牙龈所致,故牙龈肿痛;经热不散,热灼脉络,经络受损,故牙龈易出血。
方中黄连苦寒清泻胃火;地榆凉血止血;生地凉血滋阴;麦冬养阴润燥;丹皮凉血清热;与黄连相伍,使上炎之火得散,内郁之热得降,黄芩清热解毒;石膏性寒,质重而降,偏于清阳明里热。
配以细辛反佐,使火邪散发,祛风止痛。
诸药合用,共具清胃与凉血之功,火热清泄,血热清润。
2 阴虚火旺
多由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精亏髓少,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
肾阴亏虚,骨失濡养,齿为之疏豁不固而松动,牙根宣露;阴虚日久,虚火内生,循经上炎则牙龈红肿。
牙龈出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皆为肾阴亏虚,虚火上炎之象。
治宜滋阴清热、补肾固齿。
患者,女,45岁。
诉牙齿疼痛3月, 加重2d。
牙齿松动,牙龈疼痛
出血,胸闷心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时有腰痛。
诊见下牙龈轻度肿胀,牙根宣露,齿龈周围潮红,少许渗血,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症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
予以地榆10g,细辛10g,麦冬10g,鳖甲20g,桑寄生10g,枸杞10 g,天花粉10g,川芎10g,牛膝10g,3剂。
3d后复诊,牙齿疼痛缓解,牙齿松动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以前方再服2剂加以巩固。
按:本病证系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故牙齿松动,牙龈疼痛出血,阴虚而胸闷心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方中鳖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枸杞、寄生助鳖甲以补肾阴;麦冬、天花粉养阴润燥,清热生津;地榆、川芎清热凉血、活血理气;细辛反佐散火,祛风止痛;牛膝补肾固齿,引虚火下行;诸药合用,共具养阴与清热之功,以使肾阴得以滋补润养,虚火清润消弥。
3 肾虚胃热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肾气渐衰,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
肾气虚损症见全口多数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齿酸软无力,咀嚼时疼痛,牙根宣露,或见腰酸腿软、脱发、耳鸣。
饮食不节,脾胃郁热,牙龈潮红, 口干喜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或细数。
治宜补肾固齿,清热养胃。
患者,男,48岁。
诉牙齿松动、酸痛1年, 加重5d,臼齿松动,牙齿酸痛无力,以咀嚼时为甚,时有腰酸腿软。
平素嗜酒及辛辣之品。
诊见上、下牙龈均有轻度肿胀,色潮红,以下牙为甚,后牙有不同程度松动,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诊断为慢性牙周炎,证属肾气虚
弱,胃热虚火上炎。
予以地榆10g,细辛10g,麦冬10g,石膏20g,首乌6g,桑寄生6g,栀子10g,菟丝子20 g,白芷10g,牛膝10g,菊花10g。
2剂。
嘱忌酒及辛辣食物。
2日后复诊,牙齿松动减轻,咀嚼时自觉有力,但仍感松动,舌脉如前。
以前方再服2剂,牙酸痛等症消失,已不觉松动,牙龈肿胀已减,舌质红,苔薄白,脉平。
于上方去菊花、白芷,再服2剂。
按:女子五七,男子五八时肾气渐衰,或久病耗伤,肾气衰弱,脾胃郁热,牙齿松动酸痛。
方中以首乌补肾固齿,菟丝子、桑寄生助首乌以补肾;石膏泄热固齿,地榆、栀子、菊花辅石膏以祛邪,清热凉血;麦冬清热养阴润燥;白芷消肿止痛;细辛反佐散火止痛,牛膝除补肾固齿外,还可导引虚火、实火下行,加强药力。
诸药合用,共具补肾与泄热之功,以使养肾得以固齿,泻火清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