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_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国家级核查技术要求

5_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国家级核查技术要求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 国家级核查技术要求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2017年5月


一.目的和任务
二.检查内容
三.检查程序和方法
一、国家核查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任务
(一)核查目的 由国家统一组织,利用实地互联网+举证照片、遥感影像等 相关资料,对试点县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图斑的地类、边界、范 围的准确性进行核查,确保试点县土地调查成果的真实性。 (二)核查任务 国家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试点县提交的第三次土地调查 成果进行国家级核查。国家级核查重点针对耕地、建设用地、 原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等重点类型图斑,以及三次调查地类 与国家内业提取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国家级核查具体包括内业 核查、在线外业核查和外业实地核查三部分。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园地
照片显示为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
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
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园 地 影 像 特 征
园 地 实 地 照 片
调查地类为园地,实地照片是园地,通过检查。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建设用地图斑
影像为疑似建设纹理,照片显示为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 地;对举证照片显示为推平、动土,或没有明显建筑物或构筑物
的,不通过检查;对照片显示为简易工棚、活动板房、临时堆场
及晾晒场等非明显建筑物的,不通过检查 。
调查地类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实地照片为楼房,通过检查。
三、国家核查程序和方法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一)检查流程(图)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1. 资料接收与检查。 根据土地调查试点工作的要求,接收地方上报的试点成果, 包括试点数据库、汇总表格,以及网联网+举证结果等,检查地 方提交的成果资料是否完整、规范。提交资料不符合要求的, 地方需补充修改,重新提交。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耕地图斑
影像为耕地纹理,照片显示种植作物为耕水稻、玉米、莲藕 等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对临时种
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
耕地;对照片显示为非耕地,但调查为耕地的图斑,应检查耕地 的植被覆盖属性是否填写正确;对耕地内部变化图斑还应结合土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类一致性检查
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图斑 影像为未利用地纹理,照片显示为其他草地、河流、湖泊、滩涂、 盐碱地、沙地、裸土地等;对照片显示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或道路等, 不通过检查。对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流量较大的县区,还需检查是否 提供省级相关部门提供的证明文件。
调查地类为临时用地,照片为永久建筑物,不通过检查。 ,照片永久建筑物,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道路图斑
提取试点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新增道路图斑,逐图斑结合影像
和实地举证照片,检查图斑正确性。对道路 宽度明显宽度大于6.5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生态园,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临时用地图斑 影像为疑似建设纹理,调查地类为非建设用地或非设施农用地的, 照片显示为临时的使用土地(不得为修建的永久性建筑物),检查地方 是否已按临时用地上图;对地方按临时用地上图的图斑,检查照片是否 显示为永久性建筑物。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草茂密,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设施农用地图斑 影像为设施农用地纹理,内部和外部照片均显示用于经营性畜禽养 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或用于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等农产品生产 的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或用于设施农业项目辅助生产的设施用地;或 晾晒场、粮食果品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临 时存放场所等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以及举证照片明 确反映养殖畜禽的,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实地照片为楼房,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实地照片为小区,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实地照片为推平,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实地照片为推平,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实地照片为推平,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2.耕地变化图斑核查
包括新增耕地、耕地内部调整的图斑核查(即水田或水浇地调查为 旱地,以及旱地调查为水田或水浇地) 3. 农用地变化为未利用地图斑 4. 道路图斑
包括地方调查为新增公路、铁路和农村道路的图斑。
二、检查内容
(三)其他地类变化图斑核查。 主要包括非耕农用地内部调整、耕地变化为其他非耕农用 地、未利用地变化为非耕农用地等重点地类图斑以外的其他变 化地类图斑。
地拍摄以及应提供内部照片而未提供的,不通过检查。
照片不合理,拍摄地物为地面。
照片不合理,拍摄地物为地面。
照片不合理,拍摄方向不对,不能反映图斑地类实际情况。
照片不合理,拍摄方向不对,不能反映图斑地类实际情况。
照片不合理,拍摄点距离拍摄目标远,不能反映图斑地类实际情况。
照片不合理,拍摄点距离拍摄目标远,不能反映图斑地类实际情况。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重点地类检查(包括耕地,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临时
用地、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道路等)
无论国家是否提取为变化图斑,均需检查遥感影像、举证照 片、调查地类的一致性。 照片地类的认定方法,按照三次调查的工作分类。
地整治项目区范围进行检查。
调查地类是耕地,实地照片是耕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是耕地,实地照片是耕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是耕地,实地照片是耕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是耕地,实地照片是林地,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是耕地,实地照片是园地,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是耕地,实地照片是园地,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一致性。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自动比对:三次调查数据库+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国家内业提取结果,按照一定的叠加比例,将图斑分为重点地
类图斑、其他地类变化图斑和数据库地类一致图斑。
一定的叠加比例:地类一致面积大于一定比例且不一致面积 小于一定数值的(试点中会测试多种比例,如95%,90%等)
米,地方未按公路调查的,不通过检查。(图)
未按照公路变更且道路宽度小于6.5米,通过检查。
未按照公路变更且道路宽度小于6.5米,通过检查。
未按照公路变更且道路宽度大于6.5米,不通过检查。
未按照公路变更且道路宽度大于6.5米,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为荒草,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为荒草,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为荒草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内陆滩涂,实际照片为耕地,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为耕地,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为水塘,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其它草地,实际照片草茂密,不通过检查。
林 地 影 像 特 征
林 地 实 地 照 片
调查地类为林地,实地照片是林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林地,实地照片是林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林地,实地照片是林地,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草地
照片显示为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二、国家核查检查内容
二、检查内容
(一)变化流量流向审查。 对比三次土地调查数据与2016年度变更调查各地类面积差异, 分析2010年以来各地类流量的变化趋势,找出差异较大或变化趋 势较明显的地类重点进行核查。
二、检查内容
(二)重点地类图斑核查。 1.建设变化图斑核查 包括国家内业提取疑似建设图斑核查、地方调查为新增建设用地、 设施农用地或按临时用地上图的变化图斑核查。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阳光大棚,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大棚,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养鸡场,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渔具堆放场地,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楼房,不通过检查。
调查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实地照片为房屋住宅,不通过检查。
三、检查流程和方法
(二)检查方法 2. 内业核查(地类一致性检查)
图斑分类:
①类型I:重点地类图斑包括三次调查数据库中重点地类图斑
和国家内业提取重点地类图斑(数据库比对不一致)。
②类型II:其他地类变化图斑包括国家提取的非重点地类图斑 和国家未提取的三次调查数据库中其他地类变化图斑(数据库比
对不一致) 。
人机交互检查:
②地类一致性检查 其他地类变化图斑
其他地类变化(即重点地类以外的),对国家提取,并按
国家提取地类调查的,可直接通过检查;对国家提取的,未 按国家提取地类调查的,需检查遥感影像、举证照片、调查 地类的一致性;对国家未提取的,地方按与数据库不同的地 类调查的,需检查遥感影像、举证照片、调查地类的一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