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军旅题材电视剧的评论

有关军旅题材电视剧的评论

有关军旅题材电视剧的评论★军旅题材电视剧热播带来启示——和平年代召唤英雄《亮剑》、《历史的天空》、《DA师》、《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突出重围》、《垂直打击》……近年来,军旅题材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电视荧屏一道独特的景观。

这些被称为“无大腕、无大投资、无豪华包装”的“三无”电视剧,为何能长演不衰,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在建军8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试图寻求其中的奥秘。

“在一切归于平凡的和平年代,昔日英雄似乎已经谢幕。

然而,英雄主义、英雄崇拜却不会从人们的追忆和憧憬中泯灭。

”他们这样说。

“个性”突出各有千秋军旅剧刷新收视率“最新的单兵突击武器,最大的我军军用运输机,近4000人实战部队的配合,场面恢弘,视觉冲击力太强了。

”电视剧《垂直打击》在中央电视台一开播,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军旅题材电视剧在地方台的热播也是如火如荼。

前不久,全国有101个频道在放《幸福像花儿一样》,有50多个频道同时在播《暗算》,《亮剑》在江西卫视重播7次,在重庆台播了8次,每次收视率都高于该时段其他剧目的全年平均收视率。

从题材上划分,当前军旅电视剧有多种:有塑造“激情岁月”的历史题材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等;有以当代军事变革为背景的“演习戏”,如《砺剑》、《沙场点兵》等;有表现当代军人生活的青春偶像剧,如《红十字方队》、《我们的连队》等;还有军营生活幽默剧,如《炊事班的故事》、《水兵俱乐部》;表现军事历史庆典“史诗剧”,如《波涛汹涌》、《壮志凌云》;更不用说众多改编的“红色经典剧”。

这些电视剧“个性”突出,各有千秋:有家族传奇,有青春之歌,有编年史诗;有观念突围,有性格魅力,有幽默风趣,也有时尚帅气,原创特色鲜明,风格丰富多样。

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军队创作播出的电视剧共计97部,其中,军旅题材84部,占创作总量的86.6%。

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革命战争历史题材23部,现实题材61部,占总量的72.6%。

这些作品中,有不少相继入选“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

突破“高大全”性格更丰满“新英雄”气质获认可《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石光荣,草莽出身,虽然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但性格粗鲁、为人固执,甚至有些刚愎自用;《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江湖习气很重,“好起来像个大侠,坏起来像个强盗”;《亮剑》中的李云龙没有什么文化,性格豪迈,不按常理出牌;在《垂直打击》中,特战大队队长杨亿勇敢智慧,但缺点也非常明显,训练士兵往往不近人情……细心的观众发现,近年兴起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有一个特点,就是“英雄也有缺点,即使有缺点也还是英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阳认为,“这些剧之所以受到欢迎,缘于在英雄形象塑造上的成功。

在这些电视剧中,英雄的形象不再是以往的‘高大全’,而是充满了人情味。

他们除了在战场上战斗、在绿营中练兵,也和普通人一样过着有情有义的生活,从而满足了广大观众多层次的审美需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也认为,“与传统的正面人物不同,如今塑造出的英雄人物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观众感到触手可及,弥合了过去一些主旋律剧与大众欣赏之间的鸿沟。

”专家们认为,这些有大可爱也有小缺点的平民传奇英雄,除了极易得到观众们的认同与喜爱外,更以“新英雄”气质,点燃了中国人的英雄主义情结与爱国主义热情。

这些“新英雄”坚毅刚强,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担当民族大任,契合了时代精神。

唤起民族国家自豪感时代召唤英雄主义“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亮剑精神”成为中国军人的军魂象征,也成为普通民众可资汲取的一种精神资源。

“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勃兴,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

”张颐武教授说,和平年代,多数人的生活是平淡而平凡的,所以,缅怀历史上革命英雄大起大悲的人生、浪漫传奇的命运,很容易得到观众认同;同时,在高科技竞争的全球化背景下,军事新变革直接关系着国家核心价值的捍卫。

反映临场指挥、创新应变的当代“演习戏”,正是契合了中国人的爱国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对正义和英雄的渴望是人们心中恒久的追求。

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军旅题材电视剧热播,反映出了中国人对民族国家的高度认同感。

《长征》导演金韬也说,“不少好莱坞大片总是在宣扬民族主义、英雄主义,在中国,承载这一任务的重担主要落在了军旅电视剧身上,这是民族对大众传媒的一种呼唤。

在拍《长征》、《井冈山》这些片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生命历程被崇高丰满着,再将它传递给观众,唤起他们的民族国家自豪感,这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专家们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良好发展势头带动了个人精神状态的发展。

军人形象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告诉人们:没有战争,一样有英雄!文/吕绍刚刘阳苗苗(人民日报)★军人,在和平年代依然荣光!——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社会语境分析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荧屏热播成为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电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以其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的极好统一,成为电视剧当中的优秀之作。

它们以新的视角和观念全面关注我国当代国防、军队和军人,并在历史的参照下展现了我军的成长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军人崭新的风貌和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展示了改革开放背景下、非战争状态中我军现代化建设,探讨了在新时期如何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以及如何建设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型军队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应该说,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兴起,为我国电视剧创作上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体现出多重社会语境下的时代需要。

语境之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的多元化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当代人们审美文化心理趋向的嬗变,构成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文化价值语境。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经济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道路,中国社会从整体上开始了转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实现自我和获取社会认可的一种途径。

而与之相应的则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等,使得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物质至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弥漫并在相当程度上侵蚀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奉献牺牲精神一定程度上出现缺失,社会缺乏一种来自于民族心理的凝聚力,甚至就连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意识也变得弥足珍贵。

而英雄特别是当代英雄日益受到呼唤。

然而,对于整个社会及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来说,精髓性东西的缺失只能是暂时的,失去的就要找回来,缺乏的就应该加以补充。

随着我国电视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在电视剧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的当下,充满着时代气息、英雄主义和崇高感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恰恰就是进行了这种填充和修补,而它的兴起则正说明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英雄,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振奋个人、民族和凝聚社会的能量源泉,它所提供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带有召唤和回归的意味。

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这些作品无不高扬了一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培养了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培养了一种高尚的人格,对于培养我们当代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好的作用。

语境之二:在新时期,国家加强了在文化艺术领域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弘扬主旋律成为一个时期以来指导文艺特别是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和军队,当然成为主旋律重要的反映对象。

这是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意识形态语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旋律”意识不断升温,用文艺形式对军队和国防进行反映,意识形态上的主旋律化是毋庸讳言的。

作为深受观众欢迎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其对当代军事变革和军人形象的出色把握,既完成了“主旋律”的意识形态表达,又满足了电视剧适应观众新的口味的需要。

可以看到,在这些电视剧中,阳刚的军人气魄、威武振奋的军魂以及崇高的奉献、牺牲精神和昂扬不屈的民族精神所生发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成为时代主旋律的绝佳诠释。

语境之三: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上来看,和平和发展依然是主题,虽然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世界并不太平,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军事霸权和军事威胁还都存在,军事震慑成为了一种争取国家利益的冷军事手段。

处在复杂国家关系当中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国家安全这样的问题。

这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国家安全语境。

在当今的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背景下,中国政府不但需要理智应对,而且还要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鼓舞和激励人们的斗志和信心,使之团结起来,用共同的信念去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作为当今影响力巨大的影视作品,以我国现代国防建设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及我国当代军人风貌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或多或少地向人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们拥有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面对一切威胁,我们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有信心和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这是作为文艺作品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功能。

语境之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海湾战争后,全世界都在积极进行军事变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防需要,我国也进行了国防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的改革,这一改革自然成为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兴起的军事文化语境。

军事变革必然触及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人员素质、教育训练、作战方法以及军事理论等等。

而作为快速灵活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形式之一的电视剧,将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我国当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这些方面呈现出来,不但能够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作用。

语境之五:军事和军人作为特殊的领域和人群,向来以其自身的神秘性和独特性吸引着民众的注意力。

在和平年代,军事状况、军营生活以及军人形象因其与普通百姓固有的距离感和陌生化而备受关注,这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审美期待语境。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军事谋略、危险与刺激并存的军事行动和军事斗争场面,以及不断出现的各种性能的武器装备等,因其具有极大的观赏性而长期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这种关注从接受心理的角度讲则是来源于军事领域与普通社会生活的距离所产生的“陌生化”。

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军人品质也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军人的威严与威武体现出独具魅力的英武之美;军人强健的体魄、刚劲有力的动作,给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力量美;而整齐划一的队伍、雄壮嘹亮的口号,则显示出一种不可战胜的纪律美。

这些品质在当代社会审美领域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感。

“军人是为战争而生”。

那么,在和平年代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会面临怎样的问题?现代军人该如何对待情感、家庭、事业?这些问题与上述具有吸引力的元素一起对人们构成了一种期待视域,而这种期待视域也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重要语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