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17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校

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17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校

[键入文字]
1962 年中印战争:解放军17 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校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爆发,50 年后,参加过这场战争并荣立三等功的老兵周安国,向我们讲述他的战地往事
重庆崽儿周安国,17 岁活捉印军少校
“我们九连还有两个,名字我都凑不拢了:曾昭贵、梁坤模、唐敬民、文新荣、王长青、庞贤文、黄应忠,都是我们16 中的崽儿,分到5、7、8、9 连、炮二连、炮三连、机三连、机二连、通讯连。

”坐在江北温馨家园小区家中,周安国和我坐在二楼家里的屋顶花园,扳着手指头,数着1962 年在江北16 中跟他一起入伍的一个个同学的名字。

当年部队发的军功章和几本纪念册,摊开在玻璃茶几上。

这些50 年前的军功纪念品,有一枚据说是铜质含金的三等军功章十分精致,这就是他活捉一个印军少校所获的奖励。

参军
参军前,周安国家住江北刘家台,在家里六兄妹中排行老二。

1962 年,17 岁的周安国在江北城16 中读书,已经高三,准备高考。

高考前要做例行体检。

这时,部队接兵的几个少尉就来看学生的档案,排除家里有“杀关管斗”(当时公安术语,指有人被枪毙、关押、管制、批斗的家庭)的人,身体健康,简单政审后,就可以当兵。

7 月一个下午头节课后,政治老师、班主任黄正惠对大家说:“下面念到名字的同学,你们应征入伍了,不参加高考了”,她说完,就把半张A4 纸大小的白纸片放在被点名的同学桌上,上面写着这个同学的名字,这就是入伍通知书,事先也没人问他们愿不愿意。

整个年级5 个班,接近200 人,去了十几个人。

“当时我们没有书包,把几本书一夹,就回家了。

晚上父母下班回来,我说我要去当兵了,父母说,去就去嘛。

过两天,在江北东方红饭店集中,发军装、挎包、毛巾、鞋袜。

说个老实话,当时大家都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