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尺寸量测知识讲解-

尺寸量测知识讲解-

由图7-1可知,一张完整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一组图形 选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适当的表示法,将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正确、清晰地
表达出来。 (2) 全部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 (3) 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符号、标记、代号和文字简明表达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
实用文档
7.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 基本术语 现以图7-25为例,说明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 (1)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φ40。 (2)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如φ40.039为孔的最大极限尺寸,φ40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3)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偏差数值 可以是正值、负值和零。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 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国标规定了 偏差代号:孔的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 表示。 (4)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 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如图7-25中孔的公差为0.039。
,并能保证使用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对于机械工业现代化协作生产、专业 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重要条件。 零件的尺寸是保证零件互换性的重要几何参数,为了使零 件具有互换性,并不要求零件的尺寸做得绝对准确,而是 要求在保证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互换性的前提下,允许零件 尺寸有一个变动量,这个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零件上一些常见的结构要素,如螺孔、光 孔、沉孔、退刀槽等,应按一定的标注方 式进行尺寸标注,如表7-1所示。
实用文档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 注
实用文档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 注
实用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 互换性和公差 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
如表面粗糙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 (4) 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比例以及设计、制图者的姓名等。
实用文档
零件图
图7-1 轴零件图 图7-1 轴零件图
实用文档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3.1 正确选用尺寸基准 7.3.2 零件图上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7.3.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图7-22 减速箱输出轴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2. 考虑测量与检验方便 如图7-24(a)所示为不便于测量与检验的图
例,图7-24(b)所示的注法较为合理。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实用文档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
实用文档
7.3.2 零件图上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实用文档
7.3.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如图7-21(a)所示,轴的长度方向尺寸,除了标注总长尺寸外,又对轴 上各段尺寸逐次进行了标注。因此,形成尺寸链式的封闭图形,即封 闭尺寸链。这种标注,轴上的各段尺寸A、B、C的尺寸精度可以得到 保证,而总长尺寸L的尺寸精度则得不到保证。各段尺寸的误差积累 起来,最后都集中反映到总长尺寸上。为此,在标注尺寸时,应将次 要的轴段空出,不标注尺寸或标注带括号的尺寸,作为参考尺寸,如 图7-21(b)所示尺寸(C)。该轴段由于不标注尺寸,使尺寸链留有开口 ,称为开口环。开口环尺寸在加工中自然形成。
实用文档
7.3.2 零件图上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是指直接影响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性能和准确位 置的尺寸,如零件间的配合尺寸、重要的安装定位尺寸等 。如图7-20(a)所示轴承座,轴承孔的中心高h和安装孔的 间距尺寸l必须直接注出,而不应如图7-20(b)所示,主要 尺寸h、l没有直接注出,要通过其他h、h和l、l间接计算 得到,从而造成尺寸误差的积累。
实用文档
7.3.1 正确选用尺寸基准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该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是加工、检验的重要依据。除要 符合前面章节所述的完整、清晰、符合标准的要求外,还要考虑怎样把零件 的尺寸标注得比较合理,符合生产实际,要满足这些要求必须正确地选择尺 寸基准。所谓基准就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尺寸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
尺寸量測知識講解
尺寸標注及尺寸鏈
实用文档
零件图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因此零 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用于表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 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功用可分为轴类、盘类、叉架类 和箱体类等。如图7-1所示为一输出轴的零件图。
实用文档
7.3.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1.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如图7-22所示为减速箱输出轴,按加工顺
序标注尺寸时,便于看图,便于加工和测 量,减少差错,如图7-23(a)、(b)、(c)、 (d)、(e)、(f)所示为其加工顺序和标注尺寸 的关系。
实用文档
7.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图7-25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设计基准:根据设计要求直接标注出的尺寸称设计尺寸,标注设计尺寸的起 点称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测量时使用的基准称工艺基准。 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主要基准。但根据设计、加工、
测量上的要求,一般还要附加一些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应有 尺寸联系。 常用的基准面有:安装面、重要的支承面、端面、装配结合面、零件的对称 面等。常用基准线有:零件上回转面的轴线等。下面以轴承座和轴为例说明 其尺寸基准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