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高一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复习提问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罐,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一节着重分析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好生产关系问题。

第二节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我国的经济体制,即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

讲授新课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板书)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板书)(主:本框内容,即是重点,又是难点,以教师讲授为主,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2.资源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板书)一、我们先来弄懂什么是资源。

1.资源(板书)自古至今,“物质资料的生产都必须具备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等,统称作资源”。

(指导划书第45页第3段)请同学们注意,资源中“物”的要素,包括经劳动加工过的物质产品、物质条件(如机器、设备、原材料,)也包括纯自然资源,如自然界的淡水资源、野生草场资源、地下矿藏资源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计资源相对而言足,指的是物质资源,特点是自然资源。

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什么叫资源配置。

2.资源配置(板书)“一般说来,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就必须在如何使用资源上作出一定的安排。

这个过程,通常叫做资源配置。

”(指导划书第45页第3段)也就是说,资源的有限性与介们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要求人们对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佳效益。

例如,一座水库的水是用于灌溉还是作为饮用水,在一块地上是建工厂还是种水稻,资金、技术、人才,是投向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是投向修建铁路、公路、电站等基础设施,还是投向冰箱、彩电、空调等家电生产……3.资源的合理配置(板书)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社会生产要素资源,特点是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总是有限的,要求人们合理的配置资源,因为投入的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增加,会导致投入到其它产品生产的该种资源的减少,资源投入多的部门会造成浪费,少了又不能满足需要,使社会生产难以顺利进行。

所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自下而上和发展的需要”。

(指导划书第45页第3段)这里,要补充说明什么叫俣理提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合理化,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从力、物力、财力)既没有被闲置,也没有被浪费,也就是实现资源布局合理,又达到经济效益高。

资源配置合理与优化应包括两方面含义,它不仅是指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最佳分配(宏观层次;社会资源配置)还包括资源在本部门内各企业之间的分配和一个企业内部对资源的最优使用(策观层次:个量资源配置)二者的含义不同,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配置的手段也不同。

请一同学朗读书第45页第4段辅助文的内容。

(读后,教师强调)地球上即使像水这样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它说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资源应包括人、财、物,这个例子仅涉及物质要素中的自然资源。

(注:关于资源、资源配置、资源合理配置,是为讲市场经济准备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作过高要求。

)二、什么是市场经济(板书)“资源配置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指导划书第45页倒数第2自然段)1.市场(板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

(提问)同学们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市场吗?(同学回答)买、卖东西的地方就是市场,如百货商店、商厦、购物中心、集贸市场、蔬菜水果批发站、展销会、博览会等。

(教师归纳)同学们回答正确。

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

”(指导划书第45页下段粗体字)同学们所举的例子及书第46页第2段辅助文就是从这层含义上说明市场的含义的。

“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有形市场即商品交换的场所。

所谓无形市场,是指导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买卖双方靠广告、中间商以及其它交易形式,寻找货源或买主实现交换。

在这里,买卖或交换的实现过程就是市场。

例如,用户从广告或网络获取信息,通过电话、电挂,所需商品就有人送货上门。

因此,“广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划书第46页第3自然段粗体字)2.市场经济(板书)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商品交换,也就必然会有市场。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加强。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市场是如何发挥对资源的调节作用的。

市场调节:市场具有配置资源的功能(板书)(这是重点、难点。

要从复习价值规律的作用导出市场调节。

)(教师设疑)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的?(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A.本部门内部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同是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会向哪些企业集中。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根据价值规律的第二、第三个作用,哪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好,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因而劳动生产率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必然获胜。

这样,同部门内部的资金、技术、劳动力,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必然向经营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市场竞争,调节人、、财、物向优势企业投放。

B.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如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如60年代、70年代生产无线电收音机、半导体的厂家,80年代后很多转向生产冰箱、彩电、录音机、近年来又出现了很多厂家转向生产空调、VCD)(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这是价值规律第一个作用的结果。

在价格放开的条件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引志物价上涨,使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这个部门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增加,扩大生产。

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引起物价下跌,使价格低于价值时,许多商品生产者应付地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这个部门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缩减。

在这进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向,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高效。

因此,企业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科学地筛选信息,及时地调整项目或产品结构,做到今天、想明天、着眼后天,尤其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前景好、效益高、有潜力的项目或产品上──通过价格、供求的变化,调节人、财、物的投放方向,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

从以上分析可知,市场调节就是指:“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注、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和数量比例。

”(划书第46页第4段)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板书)(注:这里给学生交待清楚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产物。

)(提问)商品经济有几种类型?(学生回答)商品经济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

(教师讲解)商品经济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是很有很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机器大工业的诞生,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所取代,市场范围急剧扩大,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发展为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从交易的内容看,市场逐渐发展为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等多方面内容的市场体系,也就是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全面进入市场交换。

此时,交换的领域扩大,交换的密度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功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划书第46页倒数第2段)市场经济的含义(板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像一保“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所以“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指导划书第46页下段粗体字)市场经济的含义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上看,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一层是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和作用。

、(提问)见书第46页“想一想”:“有市场存在是不是就可以称作市场经济?(学生回答。

略)(教师归纳)有市场存在不一定就可以称作市场经济。

市场是和商品交换同时产生的,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

而只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才称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在自给自足占统治地位的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会起一定作用,但不是基础性作用,所以,不能称为作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板书)作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划书第47页第1自然段粗体字)(教师设疑)我们研究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应该从哪儿入手呢?(学生思考、讨论。

略)(教师归纳)“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所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化范围内的分配。

所以,要研究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应从研究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入手。

1)平等性(板书)(提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教师讲解)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生产者及企业之间互相交换其产品都要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市场经济平等性的含义、原因及要求。

含义(板书):“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是指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原因(板书):“从根本上说,这种平等性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等价交换这个根本原则决定了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划书第47页第2自然段)要求(板书)A.当事人身份平等:市场经济的平等性首先意味着交换的当事介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在市场上他们都是平等的卖者或买者,是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