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拿来主义》的语言特点
张云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山东济宁 272100;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于雷 272100)
摘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杂文经典之作,篇幅短小,却不失风雅之气,值得学习、借鉴之处着实不少:清晰严谨的结构布局,灵活恰当的说理方法,深刻警醒的思想内容等。
在语言特点上的诸多亮点也可以“拿来”。
关键词:拿来主义语言特点借鉴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杂文经典之作,篇幅短小,却不失风雅之气,但于阅读或写作来说,值得学习、借鉴之处着实不少:清晰严谨的结构布局,灵活恰当的说理方法,深刻警醒的思想内容等。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精华之外,《拿来主义》在语言特点上的诸多亮点也可以“拿来”,为我学习,为我所用。
一、恰当的修辞运用
作为一篇说理性杂文,《拿来主义》读来明白晓畅并无生涩之感,这得益于文章恰当的修辞运用。
1.比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5页指出:“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
”由于偏重说理,所以杂文读起来常常会使人感到乏味。
鲁迅先生的杂文善于比喻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便于读者接受。
“鲁迅在他的杂文中,创造了大量的新鲜贴切、生动形象、尖锐泼辣、深刻有力的比喻。
这些比喻,体现着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①
和研究。
”
对于如何对待外来文艺和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文章以“大宅子”为喻,用了两个自然段阐释拿来主义的精髓和具体做法,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用“鱼翅”比喻文化中的精华,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属于糟粕却又有益处的东西,用“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一场中的糟粕等等。
巧妙运用比喻手法进行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极大地增强了鲁迅杂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对比。
作者通过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开头先提“闭关主义”,然后阐述“送去主义”,在批判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文章层层铺垫,于对比中明理,欲立先破,顺理成章,思维缜密。
再如,面对“大宅子”“穷青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拿来主义者却能够“占有,挑选”,智愚立判,作者评价指向明确。
3.反语。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先生的杂文善用反语修辞,表达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发扬国光”实质是“卖国求荣”,“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实质是堕落、无耻的行径,因为送古董去展览和派活人去传道,目的一样,有什么进步可言,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字里行间充满了讽刺意味。
要之,恰当而灵活的修辞运用,彰显出本文质朴自然、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阐述事理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生硬呆板。
二、精心的遣词炼字
鲁迅先生的文章善于遣词炼字,讲求用字的精准和生动,本文中鲁迅先生文字表达功夫可见一斑。
《拿来主义》用词的准确性首先体现在其过渡衔接的严谨表达上。
我们浏览一下全文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
...............,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
........对于“送去”再说什么……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
所以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
..............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
总之,
...我们要拿来。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在衔接过渡上,不论是关联词语还是指示代词的使用,均体现出了整篇文章结构布局之精心,行文思路之严谨,段落链接之流畅。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文章生动而洗练的遣词。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也”字流露出作者的讥讽之意。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蹩进”一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废物”“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苟且与窃喜之态。
三、出色的句式运用
《拿来主义》整篇文章多用短句,语言洗练,能省则省,可谓词约义丰,言简意赅。
相较结构繁复的长句,“干练”的短句更适合“鲁迅式”说理,它干净利落,直击要害,绝不拖泥带水。
试看最后一段,共16句话,寥寥82字,语句之短,表达之简,可见一斑。
第7自然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于简短的表达中投射着果决的力量。
全文句式运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文中整句颇多: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
货”的各种小东西。
……是孱头;……则是昏蛋……
看见鱼翅……;看见鸦片……
整句在最后一段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 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整个段落或对偶,或排比,句式整齐。
从整篇文章来看,短句居多,语言表达简洁,更利于清晰阐述观点,与议论文的说理特点相契合。
四、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
《拿来主义》体现出平实质朴和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鲁迅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
息。
”②
1.平实。
整篇文章在带给我们思想启迪的同时,一脱生涩,语言平实质朴,读起来轻快自然。
一方面源自作者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娓娓道来,如拉家常,语言平实很接地气,所举事例皆来自生活,有生活气息。
二是恰当的的修辞运用,上文已讲,此不赘述。
2.幽默。
幽默讽刺是本文又一语言特色。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③鲁
迅先生的杂文总能在嬉笑中给人以怒骂,在幽默中给人以讽刺,在平实中给人以深思。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又如,对于“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勃然大怒”“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和“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丑陋的嘴脸展现得惟妙惟肖,于刻画中传达愤怒轻蔑,于戏谑中进行挖苦批判。
平实而幽默的语言特色的形成源自鲁迅先生灵活恰当的论证方法的运用,最明显的是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还有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例如,为了阐明送去主义的危害,作者用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获得”,最终“发了疯”来和中国人进行类比,提醒国人“中国也不是”太阳。
诸多论证方法的合理运用,使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变得或直接,或含蓄,或平实,或生动,增添了本文语言表达的变化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拿来主义》在展现鲁迅先生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了他杂文语言的魅力。
研读《拿来主义》,我们要在欣赏中学习,在品味中借鉴,学会“拿来”,因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参考文献:
[1] 张炼强.略论鲁迅杂文的比喻[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1(3):11-17.
[2]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J].上海:现代(第三卷),1933:(六).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
作者简介:
张云:女,山东省金乡县人,1980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
于雷:男,山东省微山人,1976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曾获得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国家级、省级等报刊发表多篇教科研论文。
(此文发表在2019年第2期《大连教育学院学报》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