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折内固定术

骨折内固定术


⑵外侧为张力侧 ⑶钢板承受张力
导 钻 的 作 用
测量骨外径 选择螺钉
三、髓内针固定术
髓内针的内固定作用: 来自髓内针与髓腔内 壁紧密相嵌所产生的 磨擦力,从而控制骨 折端的旋转及剪力
(一)方式 1.闭合穿针:从远离骨折的骨端作小切口,打入髓
内针。 2.开放穿针:分为顺穿和逆穿两种

松质骨螺丝钉多用于松质骨固定,
• 如股骨颈,髁间骨折。钉柱粗,仅钉头
• 有螺纹,纹宽而深,无纹部分较细。

有纹与无纹分别固定于骨折远近
• 端,方能加压。
螺丝钉(mm) 皮质骨螺丝钉
4.5 3.5 2.7 2.0 松质骨螺丝钉 6.5 4.0 踝部螺丝钉 4.5
钻头(mm)
3.2 2.0 2.0 1.4
股骨
长度 28-40cm
宽度 7-12mm
厚度 1.2mm
胫骨
20-30cm 7-9mm 1.2mm
肱骨
20-25cm 6-8mm 1.2mm
尺骨
18-23cm 2-4mm 0.8mm
桡骨
15-20cm 2-4mm 0.8mm
② 引导针 ③ 骨钻 ④ 髓腔扩大器 ⑤ 钢尺 ⑥ 钢锯:”卡”针时锯针
每圈 + 均须压在骨上;用钢丝钳或尖嘴钳操作
• (三)不锈钢丝
• 1)种类:口腔科用18-28号不锈钢丝
• 2)用途:松质骨折部固定-髌骨,鹰嘴,股骨大粗隆

长管骨粉碎骨折--环扎大的碎片。

吻合肌腱或固定肌腱的附着点
• 要求:不可扭曲;互结5-6周,不可“滑丝”;每圈

均须压在骨上;用钢丝钳或尖嘴钳操作
1、皮肤有疤痕形成; 2、易造成失血; 3、骨折愈合有关的血肿被排出; 4、扩大髓腔使髓内的骨组织一部分被削除; 5、有一定的感染率; 6、减少了骨折愈合的条件。
(一)接骨板(钢板)
1. 种类: 普通:2-10孔,硬度低,抗扭曲力差; 需坚强、长期的外固定; 无加压作用。
二.常用内固定物
(一)接骨板(钢板)
2、用途:骨干或干骺端 特殊部位
3、要求:普通钢板 长度应为骨干直径的4-5倍 钢板与固定的螺丝钉材质一致; 至少要固定两枚螺丝钉控制旋转轴线
+ 简单骨折> 2-3 ,复杂骨折>8-10
+ 2、锁定螺钉的数量;
+ 对于负重的股骨和胫骨骨折。主要对抗轴向负 荷,一般在骨折区两侧各使用2或3枚螺钉,对于 肱骨和前臂骨折,主要需要抗扭力,每个主要骨 折块一般需要3-4枚固定
+ 为了提供只够的固定稳定性,最远端的两个螺 钉必须固定
图1
图2
⑴偏心位承重
固定的作用: 1 .维持已整复的位置 2 .保障正常骨愈合过程的进行 3 .为早期的肌肉关节活动创造条件 4 .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及预防继发损伤
一.概述
(一)定义:固定物置放于骨骼而使之稳定的手术
(二)种类:/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内固定
(三)缺点:切开复位有感染或骨折不愈合的危险
内固定理论,技术及器材发展甚快;
3.2 2.0
3.2
螺丝攻(mm)
4.5 3.5 2.7 2.0
6.5 3.5
不需攻纹
空 心 钉
+ (三)不锈钢丝 + 1)种类:口腔科用18-28号不锈钢丝 + 2)用途:松质骨折部固定-髌骨,鹰嘴,股骨大
粗隆 + 长管骨粉碎骨折--环扎大的碎片。 + 吻合肌腱或固定肌腱的附着点 + 要求:不可扭曲;互结5-6周,不可“滑丝”;
+ 1)特点;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主要 差异是后者依赖于骨-钢板界面的摩擦力
来完成钢板对骨的加压
+ 1.关节周围骨折
+
支架和加压作用
+ 2.复杂的粉碎骨折
+
不需要精准复位,支架弹性固定
+ 3.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
成角稳定作用,较强把持力量
+ 4.假体周围骨折再修复
+
锁定螺钉单皮质固定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板长度与骨折线的比值;
1)抗酸碱,不起化学作用 2)无磁性,不起电解作用 3)有较高的强度 4)不老化,不发生疲劳断裂
2 种类:
1) 铬镍不锈钢:强度弱,易腐蚀弱磁性,不易过敏 2) 钴基合金:相容性高,强度高价昂,过敏 3) 钛基合金:性同钴基,但质更轻 4) 其他:高分子化工材料,如塑料,人工橡胶,陶
瓷。如可吸收材料
三.钢板内固定术
适应症
1、长骨干新鲜骨折手法失败的横形、短螺旋形 、蝶形骨折或轻度粉碎骨折;
2、长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矫正;骨折迟缓愈合或 不愈合及植骨术需内固定者。
3、长骨干开放性骨折需内固定者; 4、断肢(指)需行内固定者
(二)禁忌症:儿童及青少年(塑形能力强抗感染能力低)
手术要点:
1. 以折线为中心,作纵切口,长度>钢板2-3cm 2. 骨膜剥离范围同钢板长度 3. 钢板放置 ① 人体重力线的外侧----张力侧; ② 与骨干纵轴平行; ③ 钢板中心对准折线;减少阻力; ④ 与骨面紧密接触,必要时可弯曲钢板 ⑤ 置于有肌肉覆盖处:如胫骨
1、不需要许多特殊器械; 2、不需要特殊的骨折手术台; 3、不需要X线电视荧光机; 4、不需要早期牵引使断端分离; 5、容易取得解剖复位; 6、可发现X线片不易察觉的无移位粉碎骨折; 7、可使骨片断端相互咬合,改善旋转的稳定性; 8、多段骨折时,使中间段骨片稳定,避免在闭合
复位和扩大髓腔时发生扭转; 9、骨不连接的病例,容易使断端硬化的髓腔开通;
(二)适应症 股骨近中1/3骨折、多段、粉碎首选, 孟氏骨折、前臂双骨折。
(二) 器械选择 髓内针:(1)种类
(2)髓内针选择:
长度:超过折线10cm,以X片测量
宽度:应比x片上髓腔最窄处小2mm (3)长短粗细不同规格多选几支备用
2.其他器械: ① 髓内针打拔器
{ 打入:套针器 拔出:拔针器
常用的平均值如下:
闭合内固定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 但设备高
内固定的适应症
• 1)有利于骨折愈合 • 2)有助于简化治疗 • 3)有利于并发的血管神经损伤的修复和皮肤缺损 • 4)有利于减少后遗症发生的机会 • 5)有利于不宜长期卧床的病人的早期离床活动 • 6)经保守治疗不能取得理想复位者
内固定方式
1 要求:
(二)螺丝钉
• 一、种类:
• 普通:“自攻” 直径2.0~4.5mm,

长度1.2~6.5cm。
• 加压:皮质骨螺丝钉,可作拉力钉固定

• 要示:1、螺丝钉必须与骨干垂直;

2、穿过对侧皮质骨,钉头露出骨

外2~3mm;

3、钻头直径与螺丝钉柱直径相同。
(二)螺丝钉
• 一、种类:

• 加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