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课题: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物质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教材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阐述遗传物质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变抽象为形象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重点)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难点)3.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难点)4.描述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个概念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生命科学的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的突破措施为了充分验证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首先对伞藻的嫁接实验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伞帽的发育与各部分结构的关系,得出控制生物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结论。

另外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细胞核移植实验让学生大胆设计、推测,最后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证明结论。

重点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也得到了强化。

难点突破: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认识染色体及其特点,然后引入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通过再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增强了学生直观认识,也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细胞核、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描述、制作模型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巩固和强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遗传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四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的属于遗传,不同的属于变异;早在18世纪人们就发现遗传现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那么,遗传物质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本节课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引入课题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物质的物质基础出示教学目标:导入语:你和你父母是不是长得也很像呢?想一想你和父母有哪些相似之处?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有相同的地方吗?在生物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什么?什么叫遗传呢?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遗传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观察思考:伞藻的嫁接实验,观察图p93 4.4—1并阅读《观察思考》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是什么?有什么结构特点?细胞核位于哪里?2.伞藻的种类是按照什么来分的?3.使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假根内。

动画演示:伞藻的嫁接过程,回答下面的探究问题:1、伞藻A和伞藻B的伞帽性状,颜色?2、伞藻的嫁接实验中,两种伞藻的部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改变了,只有哪部分没变?(提示:伞藻是单细胞植物)3、两种伞藻的发育结果说明控制伞藻形状的遗传物质存在细胞的哪一结构中?4、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进一步探究:除了嫁接以外,还有别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提示:细胞核移植)你怎样设计实验方案?(1)请你简述实验过程。

(2)这个实验的假设是什么?预测现象是什么?(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演示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呈现结果,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跟踪练习科学家将棕鼠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被抽去细胞核的黑鼠卵细胞中,激活后,移入白鼠子宫内发育,那么,幼鼠的体色是怎样的?为什么?探究二: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过渡:通过以上科学事实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那么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是怎样存在的?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让我们继续探究。

1、多媒体展示细胞分裂图片:科学家对细胞核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有些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且还发现这些物质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把这些物质命名为染色体。

2、展示不同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形态图片,思考:①什么是体细胞?点拨:体细胞是相对于生殖细胞而言,可以宽泛的理解为高等生物除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以外的所有活细胞。

②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有什么特点?根据图示引导学生分析。

3、展示雌雄果蝇图片和男女染色体图片思考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有什么特点?据图引导学生分析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特点过渡:一般情况下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或结构是稳定的,如果染色体异常,后代正常吗?拓展提升材料:(1)21三体综合症即先天性愚型病,是体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2)先天性裂唇即人的体细胞中的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3)猫叫综合征即人的5对染色体部分缺失。

分析: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有什么意义?点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恒定对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及保持物种的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探究三、主要的遗传物质:DNA过渡: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染色体由哪些成分组成呢?遗传物质到底是什么呢?遗传物质有什么样的结构?为此1951~1952年,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多媒体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时叙述侵染过程。

通过此实验我们得出什么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进一步设疑:DNA是遗传物质,但它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阅读P95相关链接。

强调: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体内都有DNA和RNA,这些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由DNA承载的,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只有DNA或RNA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或RNA,但象烟草花叶病毒这样的生物是很少的,绝大多数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板书: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962年,年仅34岁的沃森和46岁的克里克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有什么伟大的成就让他们获此殊荣?3、展示DNA分子模型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特点吗?该模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呢?4、展示基因结构图基因的结构特点:①基因是DNA上与________相关的片段。

②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个基因。

基因作用是:点拨:(1)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一对基因控制着一个性状。

(2)同种生物细胞内所含有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三:知识的整合今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认识了染色体、DNA、基因,你能表示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之间关系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动画展示四者的关系:强调:位置关系: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中,DNA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基因是位于DNA 上。

数量关系:细胞核内有多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通常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四者之间的关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能反映“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模型,)四、盘点收获:构建知识网络图今天很荣幸带领大家重温了一遍科学家给我们留下的科研足迹,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历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结果。

相信大家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我们每位同学将来也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或生物学家,造福我们的人类和社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那些知识根据板书形成知识建构。

2、你还有哪些疑问?五、当堂达标、反馈评价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这说明了生物的()A. 进化现象B. 适应现象C. 遗传现象D. 变异现象2、克隆牛时,选用甲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养,取出细胞核植入甲牛的去核细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宫中,出生的克隆牛将()A. 肯定是雄性B. 肯定是雌性C. 遗传现象D. 变异现象3、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是()A.一个B.一对C. 二对D. 许多个4、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有DNA组成B.染色体主要有蛋白质和DNA组成C.染色体有DNA片段组成D.染色体有一条链状DNA组成。

你有收获,是我最大的快乐!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______ 。

2、伞藻嫁接实验表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即是的控制中心。

3、染色体是分裂期细胞内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4、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且的染色体。

5、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

DNA是的简称。

6、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特点是:由长链盘旋而成的结构。

7、是上与相关的片段。

六: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

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吗?答案: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他们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由几乎相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性状几乎完全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