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战二战及战后世界格局

一战二战及战后世界格局


本 促进世界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
) 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会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一战(1914.7--1918.11) 二战(1939.9----1945.9)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 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标志:1993年马约得到欧共体成员批准生效

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欧 共 体 、 日
走向经济 大国之路 日本
成就: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
措施、科教兴国(根本原因) 原因:民主改革; 美国的扶植(外因) 启示:科教兴国,适当经济政策促发展
欧盟和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什么影响?
斯大林格勒战役 时间:1942.7—1943.2 地位: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 时间:1944年6月” 代号:“霸王计划” 登陆 作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背景:德国失败已成定局。
义 雅尔 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的 塔会 内容:①. 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纳粹制度;
胜 议:
②.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对日作战

雅尔塔会议——加速法西斯的灭亡
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轴心国失败,反法西斯联盟胜
影响 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灾难 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灾 难和损失
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 2.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3.团结就是力量;4.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如何避 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 免战争 强国家间友好合作
政治:《联合国家宣言》②雅尔塔会议; 军事:诺曼底登陆 ②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对日投原子弹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北约、华约的建立
列举具有霸权主义色彩的会议及形成的世界格局。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即两极格局
定义: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召开 一战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会议 二战 雅尔塔会议
战后世 一战
界格局 二战
战后成 一战
立国际 组织
二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国一联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联合国
二战爆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的原 主要原因:轴心国集团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因: 催化剂: 签订《慕尼黑协定》
举例:1939年9月,二战的爆发
一战(1914.7--1918.11) 二战(1939.9----1945.9)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 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作用:调整了列强在东方的关系,构成“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一战后确立的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即战后和平制 度)叫什么?该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举 例加以说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体系;
评价: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间 (英国)
(美、德)
(美国)
主要 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并得到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 泛应用
主要 珍妮纺纱机、 电灯、
原子能、
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内燃机、汽车、 电子计算机、
汽船、火车
议?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战后世界新的统治秩序”指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 操纵国:法国、英国和美国 (2)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3)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
美国,后扩展到整 个世界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航空技术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原子能等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 评价 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双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即促进经济的发 刃剑)展,又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污染环境、利用高
科技犯罪等
进入 时代
一战慕爆尼 发的黑原会
根时参本间与原:国1:因9英3:8帝、年法9国月、主底德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内体容:原签因订意:《两慕大尼黑军协事定集》团—的—形苏台成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二因:议
直实接质:原绥因靖:政萨策拉达热到顶窝峰事件
后果、影响: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 德国闪 时间:1939年9月1日
美苏两 即雅尔塔体系,1955年华约建立—
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
热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欧洲共 同体:
时间:1967年
欧洲共 同体
欧洲联盟 联合
时间:1993年
目的:壮大实力,发展经济; 欧洲 作用: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西欧在国 联盟: 际的地位和作用
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条约?能体现巴黎 和会是分赃性质的内容是哪条?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3、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 美国
《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危害:名义上尊重中国 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打击了日 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 提供了条件。
会议共同点:均属分赃会议,少数强国操纵,损害弱小 国家利益
启示:弱国无外交
点击中考: 1.1919——1922年,帝国主义大国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向 勾心斗角的会场,形成战后世界新的统治秩序。请回答; “硝烟弥漫的战场”指什么?其结果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勾心斗角的会场”指哪两次会议?分别签署了什么决
两次世界大战 战后世界格局
同盟国: 德国(主导)、奥匈帝国、意大利
两大 协约国: 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军事 目的: 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集团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严重的威胁了世界和平,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列强争夺的地区: 巴尔干半岛
一 战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作用:为战胜法西斯、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影响: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胜利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主要)、
战争正义性;
启示:团结就是力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列举二战的十件大事:
.催化剂: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署; .爆发: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扩大: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联合: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联合国
和重 大事
《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诺 —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加速法西斯的灭亡
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轴心国失败,反法西斯联盟胜
影响 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灾难 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灾 难和损失
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 2.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3.团结就是力量;4.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凡 作用:暂时调整列强在西方的关系,构成凡尔赛体系 尔 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赛华盛顿体系华顿议评实会盛价质:时结作:暂帝间果用时国:: :《共义1调调主同国九9整2整侵家国义1列占共公列—重强中 同约强1新在9国支》之远2瓜提配(2东间分年供的打太的世;了局击平矛条面了界洋件)日盾的地、本,发体区使独并起的系中占关没者;国中系从:回国,美根复的构国本到计成几划解华个、决盛帝为顿矛国列体盾主强系;
飞机
航空技术
影 响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了社会的面 貌,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
启示 息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开始 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珍妮机
电灯(美国爱迪
(开始于棉纺织业)生)、汽车(卡
成 果
瓦特改进蒸汽机 汽船(富尔顿) 火车(史蒂芬孙)
尔本茨内燃机、 福特)、飞机莱
特兄弟发明
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序幕:“铁幕演说”
" "" "
冷 战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冷现 军事:北约建立
北约、华约 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与 战建立影响: 局面的形成 热 影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 战 两极格局形成:北约、 华约建立。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家宣言》签署;
.转折: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军事联合:1944年,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开辟; .政治联合: 1945年,雅尔塔会议; .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举出这一年影 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 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联合国家 宣言》签署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政治、军事、上 是怎样配合的?各两例加以说明。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