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合同法分则中其他合同

第八章 合同法分则中其他合同

第八章合同法分则中其他合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居间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掌握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合同、仓储合同及行纪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教学重点难点: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合同、仓储合同及行纪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3课时。

参考资料:李永军主编:《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王清平主编:《实例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韩世远主编:《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教学内容:第一节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一、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概述1、概念: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是指一方提供电、水、气、热力供另一方利用,另一方利用这些资源并支付报酬的合同。

2、供用电、水、气、热合同的特点供用电、水、气、热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公用性所谓公用性,是指供应人提供的电、水、气、热力的消费对象不是社会中的某些特殊阶层,而是一般的社会公众。

因此,供应人有强制缔约义务,不得拒绝利用人通常、合理的供应要求。

(2)公益性所谓公益性,是指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供应方从中得到利益,更主要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继续性在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中,利用人的合同目的的实现需要供应方持续不断地履行合同义务,在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因各种原因终止之时,其效力仅能向将来发生,而不能溯及过去。

二、供用电合同1、供用电合同的概念和特点根据《合同法》第176条的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

供用电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点:(1)合同的主体是供电人和用电人(2)合同的标的物是电力(3)供用电合同属于持续供给合同(4)供用电合同一般按照格式条款订立(5)电力的价格实行统一定价原则(6)供用电合同为诺成、双务、有偿合同2、供用电合同的内容供用电合同的内容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用电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供用电设施的维护责任等。

3、供用电合同的效力供用电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为合同双方当事人所享有的合同权利和所负担的合同义务。

(1)供电人的义务供电人负有如下主要义务: 1)及时、安全、合格供电 2)供电人因限电、检修等停电的通知义务 3)对事故断电的抢修义务(2)用电人的义务用电人负有如下主要义务: 1)用电人支付电费的义务 2)用电人对用电设施的安全保持义务 3)用电人对供电人正当检修、停电、限电的忍受义务 4)用电人依照约定用电的义务4、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的法律适用根据《合同法》第184条的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融资租赁合同一、融资租赁合同概述1、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点据《合同法》第237条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是融资租赁交易的产物。

融资租赁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点:第一,融资租赁合同是由两个合同即买卖合同和融资性租赁合同结合在一起有机构成的新型独立合同。

第二,融资租赁合同是以融资为目的,融物为手段的合同。

这是融资租赁合同的实质特点。

第三,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出租人为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

2、融资租赁合同与保留所有权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保留所有权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是指与所有权保留这种担保方式相结合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与附保留所有权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区别具体表现在:第一,当事人的交易意图不同。

第二,期待权的有无。

第三,期间届满后标的物所有权归属不同。

第四,融资租赁合同租金的构成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价金构成不同。

第五,分期付款买卖合同,应适用法律特别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中则无此内容。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1)出卖人与出租人之间所订立的买卖合同在一般情况下,该买卖合同应遵循《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中所确立的交易规则。

(2)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所订立的融资性租赁合同三、融资租赁合同的终止1、融资租赁合同终止的原因与租赁合同一样,融资租赁合同也得基于租赁期限的届满、合同的解除等原因而终止。

但就合同终止的原因而言,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合同有一重大区别: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由于租金风险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时,由承租人负担,因而即使是租赁物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归于消灭,承租人仍应负担支付租金的义务,合同并未终止。

2、因租赁期间届满而终止时租赁物的归属在融资租赁期间,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所有权,但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根据《合同法》第250条的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间届满时租赁物的归属。

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61条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享有。

第三节建设工程合同一、建设工程合同概述1、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点根据《合同法》第269条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实际上是承揽合同的一种,因此《合同法》第287条规定: “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承揽合同的有关规定。

”建设工程合同与一般承揽合同的区别:第一,合同的标的物一般仅限于基本建设工程。

第二,合同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条件。

第三,建设工程合同具有较强的国家管理性。

第四,建设工程合同的要式性。

2、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3、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的订立(1)建设工程的分包与转包(2)分包与转包的法律适用二、建设工程合同的一般效力1、承包人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包人尚有以下义务需要注意:(1)承包人的容忍义务(2)承包人的通知义务2、发包人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发包人负有如下主要义务:(1)发包人的协助义务(2)对工程的验收义务(3)支付价款并接收建设工程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颁布的《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3、承包人在建设工程合理使用期限内的损害赔偿责任三、建设勘察设计合同1、勘察设计合同的概念和内容勘察设计合同是勘察合同和设计合同的统称,是指建设工程的发包人或承包人与勘察人、设计人之间订立的,由勘察人、设计人完成一定的勘察、设计工作,发包人或承包人支付相应价款的合同。

勘察设计合同的主要内容为如下几项:1)提交勘察或者设计基础资料、设计文件(包括概预算)的期限;2)勘察、设计的质量要求;3)勘察、设计费用;4)其他协作条件。

2、勘察设计合同双方当事人责任的承担(1)发包人的责任(2)勘察人、设计人的责任四、建设施工合同1、建设施工合同的概念和内容建设施工合同是指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人)为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

建设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1)工程范围 2)建设工期3)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4)工程质量 5)工程造价 6)技术资料交付时间7)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责任 8)拨款和结算9)竣工验收 10)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11)相互协作条款2、施工人的责任(1)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2)逾期违约责任第四节仓储合同一、仓储合同概述1、仓储合同的概念根据《合同法》第381条的规定,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2、仓储合同的特点仓储合同具有保管合同的性质,其标的也是保管行为,且须转移标的物的占有。

仓储合同与保管合同相比,具有如下法律特点:(1)保管人是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人(2)仓储物为动产(3)仓储合同是诺成合同(4)仓储合同是双务、有偿、不要式合同二、仓单1、仓单的概念和立法例仓单是指保管人在收到仓储物时向存货人签发的表示收到一定数量的仓储物的有价证券。

关于仓单有三种立法例。

一是两单主义,又称为复单主义,即同时填发两张仓单,一为存入仓单,另一张为出质仓单。

存入仓单用以提取货物,并可用于仓储物所有权的转让;出质仓单用以将仓储物出质,设定质权担保。

法国、意大利等采取两单主义。

二是一单主义,即保管人只填发存入仓单,该仓单既可用以转让,也可用于出质。

西班牙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采取一单主义。

2、仓单的性质仓单是保管人签发的一种有价证券。

作为一种有价证券,仓单具有如下主要性质:(1)仓单是要式证券(2)仓单是背书证券(3)仓单是物权证券(4)仓单是文义证券(5)仓单是记名证券(6)仓单是无因证券3、仓单的内容(1)存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3)仓储物的损耗标准(4)储存场所(5)储存期间(6)仓储费(7)仓储物已经办理保险的,其保险金额、期间以及保险人的名称(8)填发人、填发地和填发日期4、仓单的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87条的有关规定,仓单具有如下效力:(1)提取仓储物的效力(2)转移仓储物的效力(3)以仓单出质的效力三、仓储合同的效力1、保管人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保管人负有如下主要义务:(1)给付仓单(2)验收仓储物(3)妥善保管仓储物(4)同意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检查仓储物或提取样品(5)通知和催告义务(6)返还仓储物2、存货人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存货人负有如下主要义务:(1)按照合同约定交存仓储物入库(2)支付仓储费及其他必要费用(3)按时提取仓储物第五节行纪合同一、行纪合同概述1、行纪合同的概念和特点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合同法》第414条行纪合同具有如下特点:(1)行纪人为得经营行纪业务的人(2)行纪合同的标的是处理委托事务(3)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和费用处理委托事务(4)行纪人为委托人的利益办理事务(5)行纪合同为诺成合同、双务有偿合同、不要式合同2、行纪合同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区别(1)行纪合同与信托的区别在我国民法理论上,行纪合同又称为信托合同。

主要区别:第一,行纪合同属于合同关系,受合同法调整;而信托属于财产管理关系,受财产法调整。

第二,行纪合同适用于行纪人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其财产范围仅限于动产;而信托制度适用于财产的管理等各种事务,其财产范围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第三,行纪合同关系的成立不以财产的交付为要件,处理委托事务的所得均归委托人所有;而信托关系的成立以财产的交付为要件,而且信托财产法律上的所有权属于受托人,信托财产的收益归受益人。

第四,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应依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

在不违背委托人指示的前提下,行纪人享有介入权。

而在信托关系中,受托人实施信托事务一般不受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指示,享有广泛的自由决定权。

但受托人原则上没有介入权。

(2)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第一,行纪合同的行纪人应为经批准或许可的经营行纪业务的人;而委托合同的委托人则没有条件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