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商周的建立和发展
《尚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 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 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 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 面就群臣之位。 《史记· 周本纪》
称王说
《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周公践 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 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束世征:“替殷纣王翻案”的几点质疑 《解放日报》1959.5.27 唐兰:没有必要替殷纣王翻案 《解放日报》1959.7.24 郭晓棠:从做历史翻案文章说起——谈谈殷纣王究竟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州评论》1959年第12期 何如:关于进一步开展殷纣王评价问题讨论的一些意 见 《复旦学报》1960年第12期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荀 子· 儒效篇》
顾颉刚:周公实实在在做了一任天子。
3、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 传》僖公24年) 《荀子· 儒效篇》:(周)兼制天下,立 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昭公28年:昔武王克商,光有 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 者四十人。
4,商的灭亡
在安阳建都的商代各王(8代12王)世系图
盘庚→小辛→小乙 ↓ 武丁 ↓ 祖己→祖庚→祖甲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 帝乙 ↓ 帝辛
王国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
地下之新材料(指甲骨文字和金文 )。由此种材料, 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 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 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 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
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
二里头3号基址中院主殿和西庑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出土的斗笠状白陶器和绿松石珠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表
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 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 (1)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国君位,其余的 庶子一律分封出去; (2)诸侯之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 (3)诸侯再将部分国土分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卿 大夫又将部分采邑分给作为禄田。
《史记》卷3《殷本纪》: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 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 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论语•子张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Arthur F. Wright: “Sui Yang-Ti: Personality and Stereotype”,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西周的建立和发展
1、周族的兴起 2、周公东征与摄政 3、分封制与宗法制 4、关于井田制
1、周族的兴起
先周的活动区域: 杨朝明《先周文化渊源研究管
见》,《人文杂志》2001.4
周的先祖: 姜嫄生弃,即后稷 《诗经· 大雅· 生民》 公刘迁豳 《诗经· 大雅· 公刘》 古公亶父 “周原”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 商。”《诗经· 鲁颂· 》 閟宫
貝遽 十伯 朋睘 又乍 四寶 朋尊 。彝 , 用
用伯 乍姜 寶賜 鼎從 貝 卅 朋 , 從
商纣王:Bad-Last Ruler
商王纣(帝辛,前1075-前1046在位)
1,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 从。 2,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3,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 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 野兽蜚鸟置其中。
2、周公东征与摄政
参考文献: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10。 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 出版社1998版。 顾颉刚:《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 《文史》第23辑。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师大出版社1996版。 李裕民:《周公篡位考》,《晋阳学刊》1984.4
青铜礼器是礼制等级的体现 西周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规定了整套礼 仪及等级制度,称之为礼制。 青铜礼器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大体上是天子 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卿士三 鼎二簋。随着奴隶制度的衰落,青铜礼器逐渐失去 了显示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标志的作用,变得 人皆可用。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
夏代国家的形成
1,社会经济状况: 农业:出土生产工具种类较多 酿酒 历法。 “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 手工业:青铜制造 商品交换: 2,国家机构的设立
二里头文化铜爵是中国青铜文化中最早 出现的青铜容器之一,也是最早的青铜酒器。
1963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青铜爵
1984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第九号墓葬
第二章 夏商周的建立和发展
“二里头文化”与夏代国家的形成
文明的演进
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
历史时代 五帝时代 文明分期 文明起源 考古年代 石玉铜并用 社会型态 酋邦等级制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及以后
早期文明
文明转型 成熟文明
青铜时代
铜铁时代 铁器时代
联盟共主制
诸侯称雄 中央集权
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偃师市翟镇乡二里头村 发现了一处大型遗址。时代约距今3850年--35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 商王朝时期。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考古发掘和 研究情况表明,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 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王国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 《殷卜 辞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观堂集林》卷9, 中华书局1959年。
桑 丝
屯
(甲骨文)
屯 (金文)
金文:车
甲骨文:车
凡
舟
(金文)
舟 贝 朋 宝
归
日廩能 乙五匋 寶朋賜 尊,貝 彝能于 匋厥 用盌 乍公 文, 父夨
䍙 在丁光乙 十蔑商巳 月女(, ,(賞子 唯汝)令 子)貝小 曰 ������ 二 子 令 朋先 望 ,以 人,子人 用 ( 曰于 乍 夷 :堇 母 ) 贝, 辛 方 唯子 彝 ,
Bad-Last Ruler
A. Tyranny 暴政 ( the abuse of supreme political power) B. Self-indulgence 自我放任 ( unrestrained use of supreme power and wealth for self-gratification) C. Licentiousness 纵欲 ( sex-linked behavior of disapproved kinds) D. Lack of personal virtue 道德之问题。上古之 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不免有所缘 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之为 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在中 国古代已注意此事。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故于夏殷之礼, 曰:“吾能言之”,杞、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 故也”。孟子之于古事之可存疑者,则曰“于传有 之”;于不足信者,曰“好事者为之”。太史公作 《五帝本纪》,取孔子所传《五帝德》及《帝系 姓》,而斥不雅训之百家言;于《三代世表》,取 《世本》,而斥黄帝以来皆有年数之《谍记》。其 术至为谨慎。
周公摄政
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 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 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 弗辟([正义]音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 周,无以告我先王大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 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早终,成王少, 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史记·鲁周 公世家》 )
商王纣(帝辛,前1075-前1046在位)
4,慢于鬼神。 5,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 间,为长夜之饮。 6,纣乃重辟刑,有炮烙之法。 7,纣不可谏矣(纣臣祖伊语)。纣愈淫乱不 止。微子数谏,不听。比干谏,不听,剖比 干,观其心。
50年代末关于商纣王翻案的争论
郭沫若:关于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新建设》1959.4 朱人瑞:替殷纣王翻案 《解放日报》1959.5.8-13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 人皆戴之。……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 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记· 周本纪》
文王时期的发展 发展生产 礼贤下士,广罗人才
杨朝明《先周文化渊源研究管见》, 《人文杂志》2001.4
关于先周文化的起源,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的探讨,比较有影 响的说法有“关中土著说”和“晋南说”,后有人主张周族起 于山东.前两种说法都与周族发展的时代不能照应,后一种看 法却有明显的合理性.目前,人们对周族的世系认识比较模糊, 许多人认为<史记· 周本纪>的记载存在缺环,其实并不如此.周 族祖先自弃至不窋都为后稷之官,历时夏朝始末,这一时期,他 们便处在邰,其地当今山东章丘以南,这应当就是周族的渊源 之地;不窋至公刘在今晋南和陕西西安东南古杜国一带;公刘 迁到豳,古公亶父又迁至岐山以南的周原.
宗法制的意义
政权与族权的统一 “天子之尊”得到强化 严格的等级制度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夏后 之世而殷之王亥、王恒,累叶称王,汤末放桀之 时,亦已称王。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 臣之分也。周初亦然。于《牧誓》、《大诰》皆 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分亦未全定也。 逮 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 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 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