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

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


人文景观设计
区域现有景观的巧妙利用
主体景观设计必须把握突出性、鲜明性和可
观赏性。 配景设计应突出主体景观 园林小品设计 生态农业旅游工程与景观开发项目的衔接设 计。
(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 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系统,景观规划设计 与区域持续农业在根本目标上要保持完全一 致,其多目标性兼顾持续农业的生态持续性, 经济持续与社会持续性。
兴办乡村旅游,首先要设计好旅游线路, 这是开发乡村旅游首先要做的工作。
一、乡村旅游线路概述
1、什么是乡村旅游线路? 乡村旅游线路是乡村旅游经营者根据市场和 游客需要,结合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为旅 游者设计的游览路线,包括乡村旅游活动的 全部内容和服务。乡村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 是旅游者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旅游产 品的总和。



苗族四月八“四月八节” 是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一 带苗族人的传统节日, 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 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 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古 代英雄亚努。 每年参加节日的人 在20万人以上。人们在 一起吹笙、跳舞、唱山 歌、荡秋千、上刀梯、 玩龙灯、耍狮子等,人 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
(二)民俗旅游开发的程序(P31) 1、建立开发机构
职责: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 对民俗项目开发进行决策; 聘请专家进行民俗项目设计、建设、并予以监督; 负责民俗项目中参与人员的培训与业务学习;
2、对项目所在地区民众的宣传工作
3、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民俗旅游的调查 观察调查 座谈访问 发放调查表
2、乡村旅游线路的构成 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是设计乡村旅
游线路的基础; 乡村旅游设施:乡村旅游设施主要包括食宿、 餐馆、交通及其他设施; 旅游服务:指在旅游的全过程中,经营、服 务人员为旅游者提供的必要的服务。 旅游时间:旅游产品的规模的大小,则由旅 游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城市人为什么喜欢到乡村旅游?
1、追求新奇的生活方式 2、缓解和释放工作和心理压力 3、体验农村的快乐 4、体验文化,体验美好 5、拓展身心,挑战自我
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淳朴的民俗民风(坡会)
风格鲜明的民居建筑
第三课 乡村旅游的常见类型
农家乐
新农庄
农艺体验园

(二)景观规划的内容 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景观内部景观单 元空间配置的规划。
自然景观规划与设计
自然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一般以保护物种, 环境和自然过程为目的。
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
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
保护集中的农田板块。 控制建筑板块盲目扩张,建设具有宜人景观 的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和自然板块, 补偿和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 工程建设区要节约用地,创建环境优美、与 自然系统相协调的景观。
(2)相关情况调查 区位条件 交通条件 旅游设施条件 经济状况
(3)客源市场调查 游客来源 客源类型 市场规模 游客消费水平
(4)同类民俗旅游地的情况调查 同类旅游地的综合调查评估 两地的资源特点比较 彼此间是互补还是替代
(5)可行性论证 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 及资源的开发潜力。 客源市场的现状,客源市场的需求态势分析,它应 包括开发者的实力分析,交通条件评估,旅游设施 评估,法规政策评估民众参与性评估,民俗旅游中 介评估等。 可行性分析。 经分析论证具有开发潜力的,论证报告还应提出初 步的开发方案,就开发量、投资与收益、资金的筹 措等拟出设想,以供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领导机构参 考。
浙江省丽水学院民族传 统体育协会和运动队学 生在丽水市景宁畲族自 治县,参加中国畲族 “三月三”民间活动和 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 “三月三”节庆活动的 表演和活动。
信仰项目开发

祭天,纳西语叫孟本,是 丽江、中甸等地纳西族古老 而又最隆重的节庆。民间流 传“纳西祭天人”和“纳西 祭天大”的俗语,充分表明 了祭天在纳西民族心目中的 重要位置。祭天有春祭和春 祭在春节期间进行,是春节 活动的主要内容故春节大祭, 秋祭在七月中旬举行,因而 也叫七月祭天。
节日庆典开发
每年7月的最后两个星 期一是瓦哈卡闻名世界的 “盖拉盖查节 (Guelaguetza)”,来自瓦哈 卡州各地、各具特色的印第 安部落推选出具有代表性的 舞蹈队,在瓦哈卡城外的弗 尔丁山上载歌载舞,同时也 为前来观看的世界各地游客 献上本部落的土特产。

07年6月19日(农历五 月初五),贵州惠水县 举行“惠水端午节--龙 游涟江”活动,活动主 要内容有:桔乡祭屈原、 彩船编队游江、放河灯、 对歌等等活动,吸引数 万观众前来观看。
2、开发要合理布局,统筹兼顾; 3、开发应循序渐进; 4、针对客源市场,灵活运用开发形式; 5、按区位梯次开发; 6、宣传与开发同步; 7、正确处理好古今关系;
四、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天然民俗村寨;
节庆开发; 市集庙会开发; 民俗商品;
第7课 乡村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开发(P43)
人文景观
乌当十里河
三、生态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
(一)景观规划步骤 (1)对生态农业旅游景观资源、流域管理水平、社 会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评价。 (2)确定近期或远期可开发的景观资源和开发目标。 (3)确定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编制符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的具有一定前瞻性 的规划方案。 (5)通过对具体规划方案的论证,提出近期开发的 项目,并指出下一步进行景观开发设计要解决的关 键问题。
4、制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规划的指导与基本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及有关因素的总体评价; 规划范围及功能区的划分,规划建设的分期
计划 环境容量分析与预测; 近期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 资金筹措方法与管理; 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民俗旅游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
1、项目应古朴,体现乡土性;
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
主讲:申伟
乡村旅游
休闲观光农业 乡村旅游 涉农旅游
农家乐
乡村旅游概念、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近50种。
欧 洲 联 盟 (EU) 和 世 界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OECD,1994) 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 并进一步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 独特卖点。这一定义从地理角度加以界定 ,指出乡村旅游 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与城市相对立的一种旅游形式。 2.Bermwell and Lane(1994)认为纯粹的乡村旅游是:(1) 位于乡村地区;(2)旅游活动是乡村的;(3)规模是乡村的;(4) 社会结构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变化较为缓慢,旅游活动常 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 ,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控 制;(5)由于乡村自然、经济、历史环境和区位条件的复杂 多样,因而乡村旅游具有不同的类型。
2、以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 3、生态旅游的对象应该受到保护 4、以教育为核心内容
二、生态旅游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山地景观、水景观、植被景观、
特异自然景观 农业景观:农田景观、防护系统景观、农林 (牧渔)相结合的景观 人文景观:一般人文景观、自然改造景观
自然景观
农业景观
歌舞艺术项目开发
中国济南九顶塔民 俗风情表演
体育游戏项目开发

新疆巴楚县色力比亚乡 维吾尔族农民在进行传 统摔跤比赛。“十一” 假期期间,新疆塔里木 盆地各地乡村举行丰富 多彩的民族体育表演, 成为当地旅游吸引游客 的特色之一。

新疆巴楚县色力比亚乡 维吾尔族农民在进行传 统的斗羊比赛。“

民俗商品开发

6月24日至27日,在浙江省 义乌市举行的2010中国国 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黔艺 宝· 贵州多彩民族民间文化 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贵 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 —“装框手工纸蜡画、蜡染 系列作品”,经过与来自全 国各地的2000余件旅游商 品激烈角逐,一举夺得了金 奖。这是黔艺宝参加该博览 会第二次获得金奖。
商贸民俗景观开发
位于永宁县的回族风情园 全面地展现出宁夏回族民俗文 化特色。以其丰富的回族服饰、 传统生活用具、工艺品、乐器 及大量图片资料,为每一个来 宁夏旅游的人们形象地展示出 回族的起源、历史、生活习惯 等。该文化园主要建筑包括主 体大门、回族文化博物馆、回 族礼仪大殿、回族民俗文化园、 回族商贸饮食街、国内著名清 真寺微缩景观等,是一个浓缩 了我国回族历史文化、建筑艺 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的大 型民族民俗文化景点。
生态农业园
民俗风情园
徽州山越民俗风情园
古村寨
名人出生地或故居
拓展训练营
第4课 观光农业游的设计和开发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 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它是一 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 营形态,既可发民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 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 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一、观光农业的分类
1、按功能划分 观光农业园 农业公园 科普农业 森林公园 民俗观光村
观光农业园
农业公园
科普农业
2、按发展趋势划分 农业娱乐型 农场综合型 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农家乐型
二、开发观光农业游的措施
1、科学规划,认真论证 2、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文化 注意“软”环境建设,提高经营者的科学文 化水平 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加强客源市场开发
1.



3.Gibber和Tung(1990)定义:农户为旅游者提供住宿等条 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 活动。它把乡村旅游的对象局限于农场、牧场,其实质是 农业旅游。 4.李肇荣认为,乡村旅游主要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旅游场所,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和 以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的一种旅游类型。 5.杨旭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 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 6.杜江和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 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 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 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 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 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 等需求的旅游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