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附件7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调研报告专业:汽车运用技术时间: 2008年3月人员:刘焰、王毅、安军、田兴强、周勇陈文均、杨明筑、周文、王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组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1、专业调研基本思路:2007年我院成为国家高职高专示范建设院校,其中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成为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

明确了示范建设总体指导思想和具体方向,制订了课程改革实施计划,并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开展了社会调研工作。

调研紧紧依靠行业和一线维修企业,调研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技术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等。

本次企业和专业调研工作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分析贵州地区汽车维修行业生产过程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出本专业的定位、职业能力需求,确定学习范围和难度,形成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二是分析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条件、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形成专业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2、专业调研方法分为两种:(1)企业岗位访谈法:安排专业教师到贵州省九个地、专州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行业调查,通过与企业的管理者、操作一线的维修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了解企业的维修岗位、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学历层次等内容。

(2)专家工人座谈法:邀请贵阳市维修企业一线员工与管理人员到校进行座谈,采用预先设定调查问题引导受访人员回答,了解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并通过与企业工人专家的交流,了解汽车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及定位与汽车维修企业如何紧密结合。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贵州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我省社会经济建设的瓶颈。

贵州省“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表明我省汽车行业的发展又将迎来春天。

另据贵州省交警部门和省运管局的数据统计,至2007年我省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56.5万辆,有7949家汽车维修企业和113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其中一类维修企业251家,二类维修企业1013家。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发展,我省汽车保有量按每年20万辆递增,其中私家车主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这将导致对汽车品牌、性能和个性化的需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从事汽车保养、维修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延伸,与汽车维修专业相关的汽车保险与理赔、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等相关汽车客户服务岗位人员的需求量也正在增大。

据我省运管统计数据表明,未来三年内我省汽车行业各类维修、汽车客户服务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达1.1万余人。

2、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贵州省目前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人员41843人,其中技术负责人员3450人,质量检测人员4666人,其他维修人员33727人,在这些汽车维修企业中具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质的专门技能人才不到10%。

同时这些汽车维修人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技术知识滞后、接受能力不高,大部分从技校、中专毕业的技工在现代汽车高新技术知识的了解上比较薄弱。

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电子化的方向发展,电子装置在汽车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现代汽车修理方式大都采用“换件式”的修理方式,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和以往的要求完全不同,更注重的是从业人员能利用现代电子检测仪器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找出故障所在,并对故障部位进行更换达到维修的目的,因此目前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从业人员已不能适应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需要。

3、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需要,应具备以下能力:(一)专业能力1.根据技术的可实施性对维修任务进行评价和分析;2.根据工期和核算要求对工作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检查;3.具备使用和维护维修工具和设备的能力;4.为确保维修质量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维修标准;5.根据质量要求进行汽车维修工作并监控工作过程;6.编制、改编和优化维修工艺;7.应用测试和测量方法,整理和评价工作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8.识别影响安全和环保的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9.为获取信息、完成任务、整理和演示工作结果而使用信息和通信系统;10.阅读汽车维修资料(包括常用的英语资料);11.以团队工作并使自己的工作与前后工序相协调。

(二)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3.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4.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5.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方法能力1.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2.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完善工作计划的能力;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通过我院招生就业处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统计,以及采用走进企业调研、和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座谈等方法,确定了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目前主要具有4个工作岗位,其中每个岗位在汽车维修企业中所占的岗位比例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比例(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转变高职院校教育观念根据调查资料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紧贴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瞄准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以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地方、社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

(3)健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和鉴定机制,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和鉴定人员素质从现实状况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和鉴定机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考核和鉴定人员素质较低;培训机构少;培训设备落后等,这就要求建立一个与职业资格考核和鉴定相吻合的机制。

应由政府制定政策和考核鉴定方法,委托有职业资格考核和鉴定能力的院校或各行业协会建立考核鉴定机构,健全职业资格考核和鉴定机制。

(4)建立劳动就业资格准入制度,落实职业资格证书社会保障体系鉴于目前社会对持证上岗要求不高,人们对技能证书有偏见和误解现象,社会有关部门必须建立新生劳动力就业准入制,营造“有证能上岗,无证不能上岗”气氛,消除不良的“有无证没有区别和认为只要交钱就能拿证”的现象等。

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劳动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健康发展。

在全社会、各企业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制定持证再上岗的具体政策,强化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对企业实行准入工作制度,对个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在招聘时优先录用,在工资待遇上也应该高于没有证书的员工。

(5)、加强专业教育,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专业相关技能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应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专业和职业教育,从新生入院开始,学院就要提出职业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要求,宣传我国正在推行岗位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技能资格考核,如营销专业的营业员技能证、推销员证、英语等级证等。

鼓励学生在校学习多种职业技能,努力实现一专多能,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学好专业后的去向,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4、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教学情况目前我院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培养上,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和我院现有的实训条件,逐步开始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院在校内建有“贵州交职院-贵阳公交公司发动机修理中心”、“东风雪铁龙4S店”、“凤凰村机动车安全检测站”三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等专业核心课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试验性开展“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

对于其他课程目前还基本上采用理论课在教室完成,完成理论课以后进入实训基地进行结合理论知识开展动手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①“理实一体”程度不够目前虽然“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应用,但并没有普及到每一门专业课程。

主要制约于目前开展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校实训条件,目前在贵州省内开设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存在实训条件硬件设施不够,目前师资队伍一般而言是理论掌握的较好,但实际动手能力已经不能跟上目前职业教育对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需要。

导致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注重讲授书本上的东西,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理论和实际脱钩。

②开始出现一种忽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趋势高职教育学制目前采用3年学制,同时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培养模式(2年校内学习,1年进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校的时间较少,为了保证学生能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开始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存在一种通过砍掉专业基础课学时来满足专业课程教学的趋势。

根据企业一线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反馈意见表明,目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车型、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进入企业后在现有基础上如何适应新车型、新技术的发展,企业采用员工送到车辆制造厂进行培训这种手段来适应。

在一般来说时间较短的培训过程中,企业员工如何能迅速掌握新车型、新技术,就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理论基本功。

汽车是一种典型的机电液产品,对于员工来说,牢固掌握了机械基本知识、电路知识、液压知识是能迅速完成新技术更新的重要前提。

根据目前主要工作在维修第一线受访人员反馈(主要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后存在汽车电路图、汽车某些重要总成(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驱动桥)的装配图和油路图无法看懂的问题。

从这个问题上说明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实用技能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培养。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毕业生的长远发展。

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我校还轻视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我校英语课的课时量已进行压缩),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对于一些英文的维修说明书的阅读也是一个大问题。

③教材目前依然很大部分遗留有学科制教育的痕迹,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教材使用上,目前主要还是使用由行职委编写的统编教材,教材在有些层面上还留有以前学科制教育的痕迹,教材上的内容还以过去一些较老的内容为主,甚至用以讲解构造的一些内容还是用现在已经被淘汰的车型,已经跟不上目前职业教育和汽车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④实训条件落后,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实训流程实训条件上,目前我校的实训条件硬件设施还存在设备老化的问题,工具配备台套数不够,学生分组率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