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卷518-519艺文

最新卷518-519艺文

卷518-519艺文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十八艺文扁鹊仓公传赞【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复宁。

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汉书艺文志序【汉•斑固】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又【汉•斑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太古有岐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

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

劝医论【梁•简文帝】劝医曰:天地之中,惟人最灵。

人之所重,莫过于命。

虽修短有分,夭寿悬天,然而寒暑反常,嗜欲乖节,故疟寒痟暑,致毙不同;伐性烂肠,摧年匪一。

拯斯之要,实在良方。

故只域医王明于释典,如大师乃以医王为号,以如来能烦恼病,只能治四大乖为故。

亦有骚人之咏彭城,秦国之称和缓,季梁之遇卢氏,虢子之值越人。

爰至久视飞仙,长生妙道,犹变六一于金液,改三七于银丸。

蓄玉匣之秘,研紫书之奥。

桃胶何是,北斗靡遁其形。

金浆非远,明珠还耻其价。

能使业门之下,鼓响独传;雍祀之傍,萧声犹在。

周礼疾医掌万民之疾,凡民之有病者,分而治之。

岁终则各书其所治,而入于医师,知其愈与不愈,以为后之法戒也。

至如研精元理,考核儒宗,尽日清谈,终夜讲习。

始学则负墟尚谀,积功则为师乃着。

日就月将,方称硕学;专经之后,犹须剧谈。

网罗愈广,钩深理见;厌饫不寤,惟日不足。

又若为诗,则多须见意,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须寓目,详其去取,然后丽辞方吐,逸韵乃生。

岂有秉笔不讯而能善诗,塞兑不谈而能善易?扬子云言:读赋千首,则能为赋。

况医之为道,九部之诊甚精,百药之品难究。

察色辨声,其功甚秘;秋辛夏苦,几微难识。

而比之术者,未尝稽合,曾无讨论,多以少壮之时,涉猎方疏,略知甘草为甜,桂心为辣,便是宴驭自足;经方眠弃,同庚(岂戈)之读《庄子》,异孔丘之好《周易》。

然而疾者求我,又不能尽意攻治,假使不能为地,自可即为己益。

所以然者,若无隔贵贱,精加消息,以前验后,自可解之。

日知所亡,坐成妙术,而又告以不能也。

治疾者众,必以孟浪酬塞,悞人者多,爱人者鲜。

是则日处百方,月为千轴,未尝不轻其药性,任其死生,浮华之功,于何而得?及其爱深亲属,情切支肌,患起膏肓,疴兴府俞,虽欲尽其治功,思无所出。

何以故然?本不素习,卒难改变故也。

胡麻鹿藿,才救头痛之疴;麦曲芎藭,反止河鱼之疾。

思不出位,事局辕下,欲求反死者于元都,扬己名于绿帙,其可得乎?术道困穷,于斯实至。

诚当善思此意,更兴其美,非直传名于后,亦是功德甚深,比夫脱一鸽于权衡,活万鱼于池水,不可同日而论焉。

言医【唐•李华】晋侯方图秦,既而有疾,秦伯使医和视之,将行,戒之曰:邻国相病,大夫何以为行?对曰:臣不发药石,请以词痊晋侯而国无害。

秦伯悦,以卿礼遣之。

和至于晋,晋君幄铜鞮之宫,凭丰肥,倚柔容,更衣被珠玉者百许人,膳夫列鼎于庭而后延客。

客辞曰:始受命于寡君,以除君疾为役。

今大国反以色与食病臣,非臣所及也。

中军师对曰:此寡君待先生之礼也,不意为过,敬惟所择。

客曰:臣辔而驰千里,形甚劳而气不足,所欲者,酒一盛,果一器,腒鱐佐饭而已,其余不敢烦大国。

再拜受赐而诊之,曰:君声流而阳,气浊而浮,色寒而容壮,与楚王相若,亦可为也,亦不可为也。

晋侯曰:楚子何如而方寡人?客曰:臣尝聘楚,楚境大而富,山川林薮之盛,逾淮而竟南海,晋与齐秦不敌也。

晋侯曰:寡人未尝涉楚,且置楚王,愿闻其国之说。

客曰:君不念,臣亦未究楚封疆之事,直以所见言之。

楚也,近郊去郢,尚三百里。

引车登冈,平视诸宫;丹素烛天,仰不见空。

如水漂浮,半在其中;沧波动摇,低昂随风。

蔼蔼南极,山松不尽;乍伏乍起,参差高卑。

流云重轻,或灭或明;道路绵绵,萦山绕川。

车盖如轩,稍觉登原;赤霄冒顶,举手摩天。

向之高者,乃在车下;阴壑冥冥,投石无声。

状其乳苑之内,则连山黯以当户,容杳杳而嶪嶪,若坚刃与幔涂,呀将拆而复合。

露封隙之嵌空,声小往而大答。

耸崖岘以日爌,穿偃仆而云罯。

滨江皋衍,百里芳草,往往白沙,日炙皛溔;绿野芊绵,走举苍连;箘簵楩梓,橘柚之林;密孕元气,寒暑若一;翳不流风,幽不漏日;猿狙飞走,经息百态;啾啾互号,终昕竟晦;坠英纷目,如雪蔽路;四望无人,移足没履;黄鸟时鸣,白鹇飞度;临险瞯江,江隈为潭;庱庱不动,常有神怪,龟鱼涵泳,露鳞出介;纤草以飖,风飐波起;崩涛迸沫,势不得止。

精怖魂怕,毛骨洗然;攀木瞑眸,犹惧踣泉;颓麓疏冗,繁源鼻歕;支流潆潆,合注汤汤;昼夜有声,当暑清凉;透崖扑湍,跃而后逝;初疑可及,忽似无际;旋眩回滑,淜泊兑宕;辊石敌寨,火发川上;才夷又亚,倾沙委浪;白烟微苍,通波满望;淡淡艳艳,久而生垠;淅淅飞雨,冥冥起云;沅湘春生,苍梧日晚;声与听尽,色随望远;苹荇荷华,组绣一川。

愕羽族之多名,纷合散于水间;泛随流而将下,时逆浪而复还。

喧呼雷骇,沉起云翻;两不相伤,貌豫礼闲;缘涯迭观,照江成霞;碧水涟漪,深浅见沙;旁经闱闼,溢浸栏槛;上有嫔嫱,绵音入云。

侵杳眇而将绝,随隤风而复闻。

齐宋郑卫之乐,张于宫中;撞金击石,草木竞发;坚城雉坼,崇山峰坠;鸟兽狂悸,淮湖皆沸。

首饰戴千金,一膳倾千家。

耻不相及,人以粒计;仓禄之众,半于平人;秣马之费,倍于租入。

其余绮丽之富,奉养之侈,率与是侔。

楚王甚泰而楚人甚病,申叔请老而不与政。

言未毕,晋侯舒气而伸干,曰:向先生吉亦可为也,何哉?客曰:此未足累楚,故曰可为也。

若张而无厌,则不可为也。

晋侯色生力起,斥御者撤膳羞而请曰:先生终说寡人病,幸闻矣。

客乘时而动之曰:楚使令尹司马理兵于北疆,以临敝邑。

敞邑大夫,少者则请开关以战,老者则曰君务息人。

楚恃其富强,因侈生欲,未足畏也。

寡君乃发府,将赒而四境,寡小君以四时之用为请,寡君曰:是出于人而归于人,无人则无是矣,夫何爱焉!申命上大夫布币于人而谢之,曰:孤不德,使尔父子兄弟,不自保于楚师,故罄以相劳。

秦人感君皆泣,妇人处子亦请执报楚,楚朝闻而夕卷师。

君臣震伏而受职于秦,此先王不战之术也。

晋侯恍以楚事而照于晋,遂辍谋秦。

由是大国修好,小国来朝,天下皆服。

客果以词痊晋,故曰言医。

迷医【宋•龚鼎臣】《周官》载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盖凡受疾者,举可治也。

唯久之不治,遂革以死。

未见其有治疾而不可治者也。

巴楚之地,俗言巫鬼,实自古而然。

当五气相沴,或致厉疫之苦,率以谓天时被是疾,非医药所能攻,故请祷鬼神无少暇,鸡豚鸭羊之荐,唯恐不丰。

迨其不能,则莫不自咎事鬼神之未至;或幸而愈,乃曰:由祷之勤也,荐之数也。

不然,乌能与天时抗乎?又有治之不早,其疾之毒日相熏灼,一家之人皆至乎病。

故虽亲友之厚,百步之外,不敢望其门庐,以至得病之家,惧相迁染,子畏其父,妇避其夫。

若富财之人,尚得一巫觋守之;其穷匮者,独僵卧呻吟一室而已。

如是则不特绝医药之馈,其饮食之给亦绝矣。

如是以死者,未尝不十八九,而民终不悟。

余尝访于人,其患非他,繇觋师之胜医师耳。

呜呼!觋者其能必胜诸医哉!其所胜之者,盖世俗之人易以邪惑也。

夫疾病干诸内,鬼神冥诸外。

良药,所以治内也。

今不务除疾于内,而专求外福之来,及其甚也,其存恤讯问之宜,不复相通,不其谬欤?夫稼茂田畴为螟蜮所害,唯能悉除螟蜮,则稼之秀可实也。

家蓄高货而盗入其门,主人操刃持梃,或杀或捕,则赀之厚可全也。

人之身亦然。

冒阴阳之气,辄遇疠疫,当得医者察声视色,按脉授药,使离诸腹心肝膈,然后其体可平。

若不医之用,易异不除螟蜮而望稼穑之实,不驱盗贼而求家赀之全,决不可得。

矧惟国家重医药之书,最为事要。

元朝编辑名方,颁布天下郡国,其间述时疫之状,实为纤悉。

及庆历中范文正公建言,俾自京师以逮四方学医之人,皆聚而讲习,以精其术,其黜庸谬,救生灵,倬然为治道之助。

而世俗罔识朝廷仁爱之意如此,而徒惑邪诞而夭性命,愚实悯之。

今已戒医博士日与医之徒,考神农子仪扁鹊秦和之术,一会于岐伯俞柎之道,以正黜邪,以诚消妄,使可治之疾,不终害人,亦济民之一事也。

而虑巴賨之俗,尚安故态,不知医效之神,倍祷淫祀之鬼,故刻词以告。

医铭【宋•吕诲】晋人武泰,通医术,守臣献状,补太医正,还乡里,创起应圣侯庙。

艺既成,归善于师,又将广懋来学,其志有足称者。

予谪官于是,迁守蒲中,既行,丐文以显于庙,因作医铭,嘉乃意勤,遂成其志。

知予言有以滋其善也。

铭曰:六气五行,人禀而生,三部九候,纳诸和平。

昔称绝技,湔肠涤胃,辅以砭石,因之决溃。

察脉之原,当于未然,不攻而胜,庶几十全。

愈世之病,如持国柄,常使众邪,不得干正。

能尽己意,膏肓必起,苟利于艺,毫厘千里。

泰也有为,心不忘师,义利之重,慎乎所治。

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永可依前尚药奉御直翰林医官【宋•李清臣】凡方技有益于人者,皆以备王官之一守,而尔原诊察色,称为明习,稽勤序课,迁尔之秩,其益勉哉!盖公堂记【宋•苏轼】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蛊,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

饮以蛊药,攻伐其胃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已,累然真蛊者也。

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锺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

里老父教之曰: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

今子终日药不释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

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药诵【前人】嵇中散作幽愤诗,知不免矣,而卒章乃曰: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者,悼此志之不遂也。

司马景王既杀中散而悔,使悔于未杀之前,中散得免于死者,吾知其扫迹灭景于人间,如脱兔之投林也。

采薇散发,岂其所难哉?孙真人着大风恶疾论曰:神仙传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

何者?割弃尘累,怀颍阳之风,所以因祸而取福也。

吾始得罪迁岭表,不自意全,既逾年无后命,知不死矣。

然旧苦痔,至是大作,呻呼几百日。

地无医药,有亦不效。

道士教吾去滋味,绝熏血,以清净胜之。

痔有虫,馆于吾后,滋味熏血,既以自养,亦以养虫。

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面四两,犹复念食则以胡麻、茯苓麨足之,饮食之外,不啖一吻。

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

尚恐习性易流,故取中散真人之言,对病为药,使人诵之日三,曰:东坡居士!汝忘逾年之忧,百日之苦乎?使汝不幸而有中散之祸,伯牛之疾,虽欲采薇散发,岂可得哉?今食麻麦、茯苓多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