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计划

小班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计划

小班主题教育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一、主题由来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在小班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小动物们不时地出现在好听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

为让小班幼儿对小动物产生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因此,我们班开展了“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

教师在进行这个主题时不需要把兔子的常识性活动关注过多,给孩子一个自己探索的过程,教师着重把握的是孩子在其中的情绪稳定性,以及他们投入幼儿园活动的专注程度的发展。

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结合饲养活动,引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使孩子在经历这个主题的过程时,仿佛进入一个童话的世界一样充满情趣。

二、主题活动总目标(一)能说出几种保护动物的方法,喜爱小动物,乐意参与饲养活动,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萌发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能愉快地感受音乐,并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共同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知道动物与人的密切关系,具有爱动物的情感。

(四)能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在模仿游戏中获得快乐。

(五)初步了解自然界中入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能通过目测比较粗细和宽窄,学习5以内的序数。

(七)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增加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八)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装饰小动物,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三、主题活动网络四、环境创设和资源利用五、主题活动内容活动一:我喜欢的小动物阶段目标:1.增强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学习跟随音乐节拍模仿动物动作。

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4.养成安静倾听、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5.认识鸡、兔、狗、鱼等常见动物。

6.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1、动物聚会(语言)一、活动目标:1.学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请别人吃东西,初步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

2.知道动物的叫声,能听音说出动物的名称,能根据动物名称发出相应叫声。

3.知道动物的饮食特征,能说出不同动物爱吃的食物名称。

二、活动准备:1.小黄狗头饰,小鱼、青草、大米、虫子、骨头图片。

2.小手变变变的音乐,1台录音机,愉快的背景音乐。

三、指导要点:(一)热身活动1.老师播放“小手变变变”的音乐,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

2.老师:小蜗牛爬呀爬,爬了一天又一天,爬到了草地上。

(二)学习新课1.老师引导幼儿听声说出动物的名称。

春天来了,草地上的花儿开了,有红的花、黄的花、白的花,还有绿的草,真是美极了。

咦,是谁在叫呀?(1)老师模仿小花猫朝幼儿走去,问:看看谁来了?(小花猫来了)(2)老师模仿小公鸡找食物,边走边发出叽叽叽的叫声,问:是谁在叫呀?(3)老师模仿小鸭子走路,边走边嘎嘎嘎的叫,问:谁又来了?(4)老师双手握拳,伸出拇指和小指,放在额头两侧,扮演小山羊,发出“咩咩咩”的叫声,问:谁在叫呀?2.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叫。

小朋友们真棒,听动物们的叫声就知道是什么动物,老师说出动物的名称,你们模仿动物的叫声。

3.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名称。

山羊妈妈为动物们的聚会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山羊妈妈会准备什么食物呢?4.老师引导幼儿用礼貌用语请别人吃东西。

老师模仿山羊妈妈的声音说:小花狗,快过来,我请你吃骨头。

山羊妈妈会请小花猫吃什么呢?请小公鸡吃什么?请小鸭子吃什么?请小山羊吃什么?5.老师把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编制成儿歌,示范念唱。

(用肢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增加念唱的趣味性)附儿歌:小黄狗,汪汪汪,快过来,我请你吃骨头;小花猫,喵喵喵,快过来,我请你吃小鱼;小公鸡,叽叽叽,快过来,我请你吃大米;小鸭子,嘎嘎嘎,快过来,我请你吃虫子;小山羊,咩咩咩,快过来,我请你吃青草。

6.幼儿尝试模仿老师念唱儿歌并做肢体动作。

(三)巩固新知1.老师引导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儿歌内容。

动物们吃饱了,他们想起了跳圆圈舞,让我们也跟着动物们一起跳吧!2、可爱的小兔(科学)一、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兔子的外形特点,了解其生活习性。

2.愿意亲近小兔,喜爱观察、照顾小兔。

二、活动准备:1.自然角中饲养的小兔。

2.“可爱的兔子” PPT(各种小兔图片)。

三、指导要点:(一)直接导入1.引出实物白兔,引起观察兴趣。

)2.(搬出兔笼),以小客人来作客导入。

3.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和兔子打招呼。

(二)观察交流1.仔细观察白兔,了解白兔的外形特点,愿意亲近小兔。

)2.和小兔做朋友,摸摸小兔。

(1)重点提问:你摸了小兔哪里?感觉怎么样?(软软的,滑滑的,毛茸茸的)(2)重点提问:让我们来看一看小白兔长得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3.再次体验摸小兔,观察小兔。

4.小结:小白兔长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短尾巴、白皮毛,走起路来蹦蹦跳。

(三)媒体拓展1.观察、了解不同的兔子,简单了解生活习性。

)小白兔来到我们班,还带来了好多朋友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2.出示各种不同的兔子:小灰兔、小黄兔、小花兔,数量不一(4以内,整合数数)(1)重点提问:他们和小白兔有什么不一样?(皮毛,眼睛)(2)重点提问:它喜欢吃什么呀?3.喂食物:青菜、萝卜、蘑菇。

4.你们猜猜小兔最爱吃什么呀?5.观察小兔吃东西。

(四)小结:原来小兔爱吃……活动延伸:小兔还喜欢吃什么呢?我们带幼儿园周围去拔草来喂小兔、照顾小兔。

3、小狗汪汪(美术)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小狗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教学范例一份。

三、指导要点:(一)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狗吗?你见过的小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外形特征。

你们喜不喜欢小狗?(二)观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小狗,小狗说它也喜欢你们,所以我把小狗请到我们班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2.(出示范例)瞧!这是什么呀?(小狗),对了这是一只小狗头。

这只小狗头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纸折的)(三)观察制作示意图。

1.出示制作示意图这只小狗好孤单,它想找伙伴,我们来帮它找找好吗?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我先来帮这只小狗找朋友。

(示范折小狗的方法)2.教师边折边引导幼儿看图示意思:(1)先把正方形的纸角对角对折,变成一个大的三角形,(2)再把三角形的两个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3)最后用蜡笔画上眼睛和嘴巴,小狗头就折好了。

3.瞧!老师已经帮它找到一个伙伴了,你们想不想帮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现在就请你们帮它找吧!”(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来一点,画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儿耐心地看图示一步一步折叠,折痕要平整。

3.给不会折的幼儿提供帮助。

(五)评价、展示幼儿作品1.评价幼儿作品。

今天这只小狗头找到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兴了,表扬折的好的小朋友,2.请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体验制作的快乐。

4、小鱼游啊游(音乐)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用手指、手腕来表现小鱼游。

2.提醒幼儿在做小鱼游时能保持与同伴的距离,,互相间不碰撞。

3.能听音乐的信号控制自己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1.丰富幼儿对热带鱼的认识。

2.活动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3.每位幼儿一双色彩鲜艳的条纹袜子。

4.小鱼印章三、指导要点:(一)故事导入。

1.教师用身体动作表演故事,让幼儿猜测故事情节。

师:猜猜小鱼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2.教师讲述故事师: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成天在大海里游来游去,有一天,小鱼们也像往常一样在大海里游戏,他们一会亲亲小石头,一会儿在珊瑚后面躲猫猫,一会又拉着水草的小手跳起舞来,一会儿又在海龟壳下给大海龟挠痒痒,玩得可高兴了,正在此时,他们突然发现前面有个黑乎乎的大家伙正在向他们这边冲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他们看清楚了,原来是可怕的大鲨鱼,这下可怎么办呢?大海龟说别着急,赶紧躲到它的壳下,于是小鱼们“嗖”地一下钻到它的乌龟壳下,大鲨鱼东瞧瞧,西望望,没有看到一条鱼,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二)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及内容。

师: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好听的歌,我们一块来听听吧。

(三)教师在幼儿的手指上印上小鱼印章,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小鱼的各种动作。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小鱼的动作。

师:我们的小鱼还很小,让我们先来练练本领吧。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小鱼的动作师:我们的本领都练好了,让我们一块去大海里玩吧。

3.引导幼儿想象小鱼不同的躲藏地点,再次进行小鱼动作的创编。

师:刚才我躲到大石头的后面,大鲨鱼没发现我,你们都躲在哪了?(珊瑚后面、水草后面)师:我们换个地方躲躲吧,看看鲨鱼能不能找到我们。

(四)教师将彩色的条纹袜子套在幼儿手上,引导幼儿用手腕创编小鱼的各种动作。

1.教师创设小鱼跳舞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的创编师:小鱼一天天的长大了,而且越长越漂亮了,让我们也变条美丽的小鱼一块来跳个舞吧。

2.教师为幼儿创设“隐形药水”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会听辨乐曲,控制身体动作。

(1)师:仙女送了我一瓶隐形药水,她说只要撒点隐形药水在身上,保持一动也不动,鲨鱼就看不见我们了,我们可以再也不怕鲨鱼了,又可以到出去玩了。

(2)师:刚才我们都一动也不动,大鲨鱼就没看到我们,隐形药水可真好,我这还有一些,谁还想要在身上撒点的?让我们一块出去找东西吃吧。

(五)结束活动教师创设小鱼回家的情境,引导幼儿做律动出活动室。

5、乌龟(科学)一、活动目标:1.发现小乌龟的明显特征。

2.激起幼儿对小动物好奇、喜欢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小乌龟、小盘子、饲料、地毯等。

三、指导要点:(一)出示小乌龟,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看看小乌龟。

教师:小乌龟今天到我们班来做客,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乌龟吧。

让幼儿围到小乌龟周围,看看小乌龟是什么样子的。

2.摸摸小乌龟。

教师:小乌龟第一次到我们班做客,有点害羞,小朋友主动一些,来和小乌龟握握手吧。

(1)小乌龟长什么样?(有壳、四条腿、头、尾巴、壳上有花纹)(2)摸小乌龟的壳有什么感觉?丰富词汇硬硬的(3)摸小乌龟的手有什么感觉?丰富词汇软乎乎(4)和小乌龟握手时它有什么反应?(缩进壳里)(5)小朋友们,我们来学一学,缩进去,伸出来。

(6)为什么缩进去?哦!原来是有人或是小动物碰它,就立刻把头和四肢缩进硬壳里,乌龟身上坚硬的壳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二)引导幼儿学学小乌龟爬、游泳的动作和喂喂小乌龟。

1. 学学小乌龟爬。

教师:让乌龟哥哥表演一下它的本领吧!(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乌龟是怎样爬的,爬得怎样?一起学一学小乌龟爬,看谁爬得最像。

2. 学学小乌龟游泳。

教师:小乌龟会在地上爬,它在水里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乌龟是怎样游泳的?可以请胆量大的小朋友帮助老师拿小乌龟,轻轻放进水盆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