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道设计
t1---热网供水温度 (℃) tw0----冷水计算温度 (℃) Q----设计热负荷(kW)
G
3.6
Q
Ct1
tw0
t/h
C----水的比热容 [kJ/(kg·℃)]
▲蒸汽管道设计流量:各用户最大蒸汽流量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
▲凝结水管道设计流量:蒸汽管道设计流量乘以用户凝结水回收率。
2020/3/15
2020/3/15
4
集中供热系统的定义
集中供热系统是指一个或多个集中的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 多个热用户供应热能的系统,它主要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 组成。
集中供暖系统: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
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 其中热网即是城镇供热管网,包括热力网(一级网)和街
区热水供热管网(二级网)。
6.0.7多热源联网运行的热水供热系统,各热源应采用统一的集 中调节方式,执行统一的温度调节曲线。
2020/3/15
23
7 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目的:确定管网流量、管径、设备大小,
计算管网阻力损失。
◎水力计算内容:确定管径、水泵流量及扬程大小、
定压设备大小、系统压力工况(绘制水压图、根据 水压图确定管网中各点压力)
北方城市主力热源—热电厂,热电联产提高能源利用率,
2020/3/15
5
集中供暖(供热)系统
130°C
75°C
60°C
50°C
供暖节能应关注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个方面!
2020/3/15
6
第一部分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 规范简介: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于2010年7月23
7.3.2热水管网管径确定:干管根据管段流量和管网经济比摩阻 确定管径, 推荐比摩阻:主干线R=30~70Pa/m,
7.3.3支线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支线介质流速≤ 3.5m/s, 最大 比摩阻R≤300Pa/m. 对于剩余压头,一般在用户入口处设置调压板、调压 阀门或 流量调节设备。
2020/3/15
2020/3/15
18
4 供热介质
4.3 水质标准: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 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强条)
● 热力网补给水水质要求: (表4.3.1)
项目 浊度(FTU) 硬度(mmol/L) 溶解氧(mg/L) 含油量(mg/L) PH值(25℃)
要求 ≦5.0 ≦0.60 ≦0.10 ≦2.0 7.0~11.0
● 蒸汽热力网凝结水水质要求:(表4.3.3)
2020/3/15
19
5 供热管网形式
❖ 供热管网按其平面布置形式可分为:支状管网、环 状管网和多管制管网。
❖ 供热管网敷设方式分为: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种 方式。地上敷设又分为低、中、高支架敷设。地下 敷设又分为直埋敷设和管沟敷设。
2020/3/15
2020/3/15
29
7 水力计算
7.4 压力工况:
7.4.1 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 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kPa~50kPa的富 裕压头。[强条](P23)
-
7.4.2 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
-任何一点压力不应低于50kPa。[强条]
2020/3/15
30
7 水力计算
7.4 压力工况: 7.4.3 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
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强条] -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 30kPa~50kPa的富裕压力 (不汽化)。 -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用户系统应充满水(不倒空)。 -不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允许压力(不超压)。 7.4.4开式热水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时,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 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强条]
5.0.11对供热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有条件是 应有两个热源供热,或者是在自备热源。
2020/3/15
22
6 供热调节
6.0.1热水供热系统应采用热源处集中调节、热力站及建筑物 引入口的局部调节和用热设备单独调节三者相结合的联合调 节方式,并宜采用自动化调节。
6.0.2只有单一采暖热负荷且只有单一热源的热水供热系统,在 热源处应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集中质调节或集中质—— 量调节(气候补偿器、水泵变频运行)。
日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 旧规范《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同时废止。 ❖ 新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街区热水供热管网内容。 ❖ 主编单位: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0/3/15
7
第一部分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 规范主要内容: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耗热量; 4、供热介质; 5、供热管网形式; 6、供热调节; 7、水力计算;
2020/3/15
9
2 术语和符号
❖ 2.1术语: 输送干线、输配干线、多热源供热系统、热 力网、最低供热保证率、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无补偿敷设等……
❖ 2.2符号:……
2020/3/15
10
3 耗热量
❖ 3.1热负荷: 热负荷包括民用建筑热负荷与工业热负荷。
1、民用建筑热负荷: 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 供应等热负荷
100150
12
3 耗热量
3.1.2 民用建筑热负荷: (2)通风热负荷:
Qv=Kv×Qh ( kW) 式中: Qv---通风热负荷( kW)
Kv----系数一般可取0.3~0.5, Qh采暖热负荷( kW)
主要由通风换气产生。
2020/3/15
13
3 耗热量
3.1.2 民用建筑热负荷: (3)空调热负荷:
空调冬季热负荷: Qa=qa×Ak×10-3 ( kW)
式中: qa——空调热指标(W/㎡)(表3.1.2-2)
Ak----建筑面积(㎡)
空调夏季热负荷: Qc=qc×A×10-3 /COP (kW)
式中:qc——空调冷指标 (W/㎡) COP----吸收式制冷制冷系数
2020/3/15
14
3 耗热量
25
7 水力计算
❖ 7.2 水力计算 7.2.1水力计算内容: -确定供热系统的管径及热源循环水泵、中继泵的流
量和扬程。
-分析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工况,确保热用户有 足够的资用压头且系统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
-进行事故工况分析; —必要时进行动态水力分析。
2020/3/15
26
7 水力计算
7.3 水力计算参数:
3.1.2 民用建筑热负荷: (4)生活热水热负荷: 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
Qw.a=qw×A×10-3 (kW) A----总建筑面积(㎡) qw----生活热水热指标,查表3.1.2-3 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
Qw.max=Kh×Qw.a (kW) Kh----小时变化系数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选取
20
5 供热管网形式
5.0.1 热水热力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5.0.2当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同时有多种热负荷且所
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比较大,且技 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5.0.5 蒸汽热力网的蒸汽管道,宜采用单管制。当符合下列情 况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a、当各用户间所需蒸汽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 总负荷比例较大;
2020/3/15
15
3 耗热量
❖ 3.1.3 工业热负荷: 包括生产工艺热负荷、生活热负荷和工业建 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 3.1.5 热力网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应取经核实 后的各热用户最大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系数。 同时系数可取0.6-0.9。
❖ 3.2 年耗热量:……P9~11
2020/3/15
2020/3/15
17
4 供热介质
4.2 供热介质参数: 热水热力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
条件,考虑热源管网、户内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 ※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热水供水110~150℃, 回水 ≤70℃;(尽量拉大供回水温度------) ※小型区域锅炉房:按用户内采暖系统的设计温度选取。
7.3.7蒸汽凝结水管管径确定:按经济比摩阻R=100Pa/m
2020/3/15
28
7 水力计算
❖ 7.3.8热力网局部阻力:根据沿程阻力和局部 阻力的比值(表7.3.8)[ P22],确定热网局 部阻力损失,进而确定热网各管段及最不利 管段总阻力损失,L为管段长度。
P PL PJ RL RL
供热管道设计
2020/3/15
1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2010 ❖ 第二部分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CJJ28-2004 ❖ 第三部分 供热管道施工图设计
2020/3/15
2
压力管道定义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九十九条规 定: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 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 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 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 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 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2、工业热负荷: 生产工艺热负荷、 生活热负荷和工业建筑的 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
2020/3/15
11
3 耗热量
3.1 .2 民用建筑热负荷: (1)采暖热负荷: Qh=qh×A×10-3 (kW)
式中 :A---建筑面积(㎡) ;
qh---采暖热指标( W/㎡ );可按下表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