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道德与法律规范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1-2学时课程导入:看图片观一生。
课件中从恋爱到老,是人一生的婚恋时光图,随着时光的变迁,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但是,这些温馨的画面看起来之所以总是那么动人,是因为贯穿其中的主题是永恒的,那就是:爱。
那对于爱情,婚姻中的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它除了其本质作用外,还有哪些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呢?我们大学生又该如何培养爱的能力,在未来的人生中拥有这样的爱呢?一、爱情与人生(一)爱情的本质所谓爱情,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
这种感情最终成为稳定婚姻和家庭的基础。
这是爱情的内涵,也是爱情的本质所在。
1、爱情的基本特征:(1)平等性(2)专一性和排他性(3)强烈性(4)持久性2、正确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1)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2)爱情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促使恋人修正自身,实现人格再造;(3)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
(二)恋爱婚姻中的道德要求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是爱情道德的核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你对你爱侣的前途、命运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你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
3.文明相亲相爱;4.互爱、专一是前提;5.自尊、自爱、自重是爱情道德的主要内容。
诗歌欣赏:舒婷《致橡树》,分析其中表达的两种爱情观(三)大学生的恋爱恋爱是爱情的起点,是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相互交往过程。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坚持一般爱情原则外,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如何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对此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爱情对学业是一种动力;第二种观点认为爱情对学业是阻力,认为弊多利少,恋爱花费时间、耗费精力、妨碍学习、不利于全面发展;第三种观点认为利弊均衡。
1、大学校园爱情的动因和特点分析(1)生理发育成熟,恋爱的浪漫性;(2)情感需求强烈,恋爱的自主性;(3)从众心理驱动,恋爱的盲目性;(4)社会环境影响,恋爱的公开性。
2、大学生恋爱中应注意的问题(1)改变对恋爱的不良认知;误把友谊当爱情;错置爱情的地位;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只重过程不顾后果;(2)恋爱中应处理好三种关系;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思考:什么样的恋爱能促进对方学业的发展?恋爱与集体的关系;思考:恋爱后如何处理恋人与集体的关系?恋爱与博爱的关系。
思考:恋爱是否等于滥爱?实际上,恋爱对学业是产生正面影响,还是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大学生本身能否摆正二者的位置。
如果相爱的双方均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共同的事业与理想的追求中,相互激励,相互帮助,那么恋爱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如果双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把恋爱当作生活的惟一,就会浪费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情绪,从而荒废学业、影响事业。
(3)讲求恋爱行为的健康和文明;(4)把握好爱情的尺度,慎重婚前性行为;(5)尽快摆脱单相思;(6)网恋-------像雾像云又像风(7)正确面对失恋A、正视失败的爱情,理智地找出原因;失恋不是人生的失败。
B 、选择适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受挫情感;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
C 、转移注意力,用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补偿爱情的失败。
案例:恋爱口号变迁史爱情啊,你姓什么文 / 江山青年文摘绿版2007年7月·尘世走笔审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婚恋观念与状况的变迁,不仅是对往日的纯真和美好投去一瞥,更是对我们未来无言的忧虑。
◎1950’S:先结婚后恋爱“生活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的这首诗既包含了对爱情的忠贞,又意味着对信仰的执著,恰好成为单纯而热情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的爱情信条。
在家里,假如能看到一个发黄的笔记本扉页上,模糊地写着这首诗,肯定是老一辈的爱情文物。
当组织上把你分配给一个胡子拉碴的干部当“革命伴侣”的时候,你最好打消拒绝的念头,甚至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先结婚后恋爱既是组织上为你想好的出路,也是你对自己最好的安慰。
◎1960’S: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结婚申请一般格式是这样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然后是向党组织表明自己要跟谁结婚、为什么结婚,表明结婚两人的决心……最后是“此致敬礼”。
支边、支援三线建设等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口大迁移使许多恋人和夫妻天各一方,离婚在那个年代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很多人从那个时候就把大量的心血耗在艰难而漫长的调动中,年复一年地把微薄的工资中的很大部分消耗在铁路上。
◎1970’S:想法简单,冲动自然,过程很美,结局很惨上山下乡运动给整个一代青年以及他们的下一代留下的痛苦和创伤—艰苦绝望中产生的爱情简单而脆弱,当双方或其中一方的命运前途发生意想不到的转折时,爱情甚至婚姻都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巨变的后遗症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逐渐愈合。
1975年,即使是在婚礼上,敢于当众接吻的,不是大方的城里人,而是被视为不文明不进步的农村人。
男女青年在大街上公然拉手会被老年人指着脊梁骨在背后说耍流氓。
而一对恋人深夜依然在街头徜徉极有可能被警察的联防队截住严密询问。
◎1980’S: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海陆空”—这是精明的上海姑娘为自己选择对象定出的理想标准—海是指有海外关系,陆是落的谐音,意思是最好是刚落实政策的家庭,空是指有空房子。
它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女青年在择偶标准上的务实精神。
“三转一响”指的是彩礼标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文革”之后,中国人到这时才敢堂堂正正把“谈恋爱”三个字在公开场合说出来,为四个现代化努力学习工作是那个年代晚婚青年们的共同理由—结婚越晚越光荣,你要终身不嫁不娶,只有家里人急,组织和政府绝对不会催你。
◎1990’S:你到底爱不爱我,爱不爱我“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写照啊。
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干能赚,但社会风气的变化使她们对失去家庭的恐惧超出了对清贫生活的恐惧。
结婚时女人披着蚊帐似的婚纱,男人一本正经穿着礼服,很多人即使不信仰基督教也选择教堂举办婚礼。
◎21世纪: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对爱情缺乏信任感,对婚姻缺乏安全感,对家庭缺乏责任感是21世纪人们的普遍心病,权威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婚姻质量的确令人担忧。
2000年,全国结婚一年即离婚的夫妇首次突破200万对。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就开始上网聊天的人,如果没有网恋的经历,基本属于特别珍稀、特别奇怪的人类,如果不是特别迟钝,就是特别坚定。
床上的那点儿事可以用各种方式公开:日记,视频,音频,裸体照……现在没有不敢公开的,只有没想到公开的。
二、婚姻与家庭1、婚姻: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在社会关系中,婚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理意义、精神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
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法律行为;爱情的持久性同样应该体现在婚姻生活中。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恩格斯案例:现代典型婚姻模式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典型婚姻模式有:(1)丁克婚姻。
此种婚姻是夫妻在法律上登记结婚,经济上实行AA制,不要小孩,遇到家庭大事,共同协商解决;(2)单亲型婚姻。
这类人群对婚姻真实渴望而因种种顾虑不愿组建家庭,与孩子共同生活。
(3)面子婚姻。
夫妻承担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但貌合神离,互不干涉。
(4)童话型婚姻——试婚。
节选自《法制与社会》2、家庭: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主要还在于它的社会方面,即在于它是人类两性关系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体现着各个历史时代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并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而不断改变着内容和形式。
婚姻家庭关系的这一社会本质,不仅贯穿于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而且也贯穿于它的每一具体历史形态的发展过程中。
三、家庭美德1、尊老爱幼。
老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晚辈付出了心血,当他们年老体弱时,理应得到社会、子女及家庭成员的尊重与回报。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和家庭的希望,在他们还不能自食其力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成年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照顾与培育。
在我国社会中,强调尊老爱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对于解决日趋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和独生子女的培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3、夫妻和睦。
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忠于爱情、互敬互爱,是夫妻和睦、婚姻美满的基础。
4、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既要做到努力工作,勤劳致富,也要量入而出,节约用费。
大学生要尊重父母劳动所得,体谅父母的辛苦操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俭,尽量减轻父母和家庭的生活负担,这就是对父母和家庭最实际的贡献5、邻里团结。
邻里之间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法定关系,而是一种地缘关系。
在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中,邻里关系处理得好,可互为助手,互为依靠,得“远亲不如近邻”之利;邻里关系处理不好,矛盾丛生,纠纷不断,则会受“恶邻相向”之害。
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做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一)我国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概念: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结婚1、结婚条件(1)必备条件A、男女双方自愿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2)禁止结婚条件A、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B、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3)结婚的法定程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结婚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结婚。
(4)无效婚姻A、重婚的;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D、未到法定婚龄的。
(5)可撤销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6)无效婚姻和被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二)婚姻关系(三)离婚1、处理离婚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2、离婚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我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