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原因及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现状,并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防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人们也在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居家环境。
但是,许多改善之举反而造成了室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室内环境污染又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
这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室内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和整个社会经济均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1.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室内环境污染物是指室内存在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气体或其他物质。
根据物质状态,可以将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源两种。
悬浮颗粒物包括粉尘、纤维、细菌和病毒等,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造成免疫系统的负担,危害身体的健康。
气态污染源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及有机蒸汽。
1.1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达11.1 万人,超额门诊数22 万人次,超额急诊数430 万人次。
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
其污染来源及其危害见表1。
表1 五种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序号名称性质危害来源1甲醛HCHO—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和醚。
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其40/10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 C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能引起流泪,喉部不适。
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1. 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
装修材料及家具中的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碎料板)的粘合剂遇热、潮解时释放出甲醛,是室内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
2.UF 泡沫作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
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泡沫老化,释放甲醛。
3 .用甲醛作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等产品。
4 •室内吸烟。
每支烟烟气中含甲醛20~88卩g,并有致癌协同作用2 苯C6H6 一种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认定为强烈致癌致突变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
苯对人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会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短时间接触会导致头晕、倦睡、头痛、恶心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稀释剂、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及各种有机溶剂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3 TVOC TVOC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目前认为,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等主要从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
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化纤窗帘、地毯等;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4 氨NH3 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 ),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 。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人的皮肤、呼吸道、眼睛有刺激作用,表现出流泪、头痛、头晕症状,反复低含量接触可能会出现面部皮肤色素沉积,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建筑冬季施工时,混凝土中添加的防冻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室内装修时的织物和木材使用的阻燃剂、理发店里的染发水等以及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5 氡Rn 空气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是一种比空气重7.5 倍的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伤害,诱发肺癌,且发病潜伏期长。
研究表明,氡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19 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致癌物质1. 来自地下地基土壤。
地基土壤的扩散,通过地表和墙体裂缝而进入室内; 2.来自于地下水。
研究证明,水中氡浓度达到104Bq/m3时,便是室内的重要氡源;3. 来自于室外大气。
室外大气中的氡会随着室外空气进入室内;4. 天然气的燃烧。
在烧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时,如果室内通风不好,其中的氡全部释放到室内;5. 来自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特别是一些矿渣砖、炉渣砖等建筑材料 (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镭)和那些含铀高的室内装饰材料,如花岗岩和瓷砖、洁具等1. 2 室内环境污染的特点(1) 影响范围广。
室内环境不同于特定的工矿企业环境, 它包括居室环境、办公室环境、交通工具内环境、娱乐场所环境和医院疗养院环境等, 故所涉及的人群数量大, 几乎包括了整个年龄组(2) 接触时间长。
人一生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完全在室内度过的。
显而易见,即使浓度很低的污染物, 在长期作用于人体后, 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3) 污染物浓度高。
很多室内环境特别是刚刚装修完毕的, 从各种装修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浓度均很大, 并且在通风换气不充分的条件下污染物不易排放到室外, 使得室内污染物浓度很高, 严重时室内污染物浓度可超过室外的几十倍之多。
(4) 污染物释放周期长。
对于从装修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 尽管在通风充足的条件下, 它还是能不停地从材料中释放出来, 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
有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可达十几年之久, 而对于放射性污染其发生危害作用的时间可能更长。
(5) 污染物种类多。
除了甲醛、氨气、苯、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已知的污染物外, 随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在装饰装修上的应用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 还会有更多的污染物质被人们所认识。
1.3 造成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我国室内环境污染一般可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颗粒物污染等五种。
其中, 物理污染主要包括室外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所引起的相关问题及石棉污染等; 化学污染主要包括从装修材料、化妆用品、涂料、厨房等地方释放或排放出来的包括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及甲醛、苯、二甲苯等在内的有机污染物; 生物污染主要指由于室内清洁工作没有作好及在湿度较大和通风较差的情况下, 一些没有经常光顾到的角落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产生一些真菌等微生物。
如衣服没有甩干就置于晒衣间, 蒸发的水分在通风不良时就可促使微生物生长。
此外,由于室内花卉而导致的花粉过敏也属于生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混凝土中释放出来的氡气及其衰变子体, 还有由石材制成品如大理石台面、洁具、地板等释放的Y射线;颗粒物污染是指由室外进入或厨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它们往往由于吸附一些能导致人体癌变的化学物质而受到普遍关注。
据调查, 装修、家具和建筑本身的污染目前是造成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这与我国目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质量良莠不齐, 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以及居民热衷装修有很大的关系。
1.4 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现状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建设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也迅速地行动起来。
在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面, 我国于1987 年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接着就提出了7类28种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GB966321996〜GB967321996、GB1615321996)。
在通风与空气调节方面颁布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 1921987) ”“,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1993) ”。
在家用燃气燃烧器方面发布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1993) ”。
随着装修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投诉屡屡出现,2001 年9 月颁布了“室内空气质量及其产品卫生规范” , 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木质板材中甲醛的卫生规范》和《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3 个规范;2001 年12 月批准发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2001 年11 月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2001) , 要求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 年11 月19 日联合发布并于2003 年3 月1 日实施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随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 年12 月9 日发布实施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167 —2004)。
这一系列规范和标准的出台, 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但由于刚刚起步,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市场比较混乱。
主要表现在: 未获得检测资质或有检测资质而不具有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公司) 充斥市场; 使用非标准检测方法; 不公平竞争, 竞相压低检测费用等。
2.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为了保护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质量,规范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行为,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该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规定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质量保证及报告等内容。
2.1 布点和采样采样点位的数量是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确定的,要求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 以上至少设5 个点。
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应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0.5〜1.5m 之间。
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