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分析与选择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分析与选择
2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手段的日新月异,目前能 应用于配电网的通信方式越来越多。配电网自动化 通 信 系 统 包 括 主 站 之 间 的 通 信 、主 站 与 配 电 终 端 (FTU、DTU、TTU)之间的通信及终端各设备间的通 信。目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典型的体系结构见图 1。不同的通信系统应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按照 传统的分类方法,通信方式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 大类。
光纤通信接入从技术上可分为 2 类:有源光网 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 无 源 光 网 络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 是一种纯介 质网络,由于消除了局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
图 2 自愈双环路光纤通信配置方式
2.1.2 电力线载波通信
1 配电网自动化对通信的要求
配电网自动化对通信的要求取决于配电系统的 规模、复杂程度和预期达到的自动化水平。总体上 讲,配电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1-4]:
1)组网能力要求高,后期扩展灵活。由于配电 网直接面对的是用电个体,配电网的扩展能力是衡 量网络灵活、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实际的应
分类
通信 模式 专线
网络形式 双绞线或音频电缆
传播速率 bit/s ≥1 200
传播距离/km ≤10
有线
市话网 配电线
载波 光纤通信
市电话网 电力线
专用光纤
300~4 800 <1 200,易受干扰,
可靠性较低 <2 M
较长 较短 <50
现场总线 Lonworks、CAN
9 600
<1.2
无线
无线公网、GPRS/CDMA、3G 通
5)满足目前和将来数据传输的速率要求。任何 通信系统的带宽都是有限的,带宽越窄通信速率越 低。在建设通信系统时,不仅要满足眼前的通信速 率的要求,还要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1-03-04;修回日期:2011-07-14
2011 年 10 月 Vol.34 No.5
广西电力
GUANGXI ELECTRIC POWER
图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
2.1 有线通信方式
有线通信方式多样,重点介绍目前在配电网自 动化工程中用得最多的 2 种有线通信方式:光纤通 信和配电线载波通信。
2.1.1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导纤维 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经 成熟,常用光纤环网和光纤以太网方式,主要特点是 速率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组网方 式灵活,可以实现综合数据传输,但投资大。随着光 缆技术的进步、光缆性价比的提高,光纤通信在配电 网自动化系统中将被广泛采用[5]。
高压载波通信网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 电力通信网的基础网络。近年来,由于光纤通信的 发展,载波通信的发展已从主导的电力通信方式转 变为辅助通信方式。低压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则主 要集中在互联网高速接入、智能家庭等商用领域。
电力线载波通信在配电网中的通信接入方式见 图 3。就配电网而言,由于 10 kV 配电网运行方式灵 活、用户负荷投切存在随机性等造成线路阻抗不稳 定;此外,配电网分支、“T”型结构过多,信号在接入 同一条母线的线路上会严重衰减。基于以上原因, 中压载波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一直以来都受到传 输衰减、噪声干扰及复杂时变特性等诸多关键技术 难题的困扰,目前无法在区域性配电网中实现大规
广西电力
44
GUANGXI ELECTRIC POWER
2011 年 10 月 Vol.34 No.5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分析与选择
Analysis and Choice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李克文,高立克,吴丽芳,俞小勇
LI Ke-wen,GAO Li-ke,WU Li-fang,YU Xiao-yong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23)
摘要:可靠的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关键部分,通信技术选择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的成
败。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要求,并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可选择的多种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它们的
特点,对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提供基本参照。
2.2.2 3G 通信
3G 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 移动媒体业务,对于静止状态数据,其传输速率可以 达到 2 Mbps,能满足省级和地调数据网主要生产业 务数据的传输需要。但除主要生产业务数据外,电 力系统更大量的数据业务是管理信息,随着管理向 现代化和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这类信息还会大量 增加,故 3G 仍不能取代电力通信专网,更适合作为 一种备用通信方式。
图 4 无线通信方式
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比较及建议
2.2.1 GPRS/CDMA 通信
GPRS 是通过在现有 GSM(全球移动通信)网络 中增加 GGSN(网关支持节点)和 SGSN(服务支持节 点)来实现的,是 GSM 网络的演变形式,是在演变进 程中推出的一项高速数据服务业务,将移动通信技 术与 IP 技术有机结合,组成了移动 IP 网络。GPRS 具有一下特点:①分组交换技术,适合突发、频繁、间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通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2;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中的各类设备的运行 工况进行实时检测、监控的集成系统,将配电网的检 测计量、故障探测定位、自动控制、规划、数据统计管 理集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根据各种通信方式的原理及特点,为了合理选 择适合复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式,现就各 类通信方式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维护等方面的特 点做比较,如表 1 所示。
各种通信方式均有其优缺点,根据不同通信方 式的特点,结合具体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现实 条件,合理选择,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是
表 1 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特点
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必须具备以下 3 个条件:相 对完善的智能化配电网络、性能稳定的配网主站和 可靠的配电通信系统。可靠的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自 动化建设的关键部分,通信技术选择正确与否决定 着整个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的成败。
目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 段,还没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产品,其主要的一个原 因就是配电网设备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系统复杂、 且工作环境恶劣,通信问题难以解决。本文将综合分 析和比较多种可能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方式,分析其不同的应用场合,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能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 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可减少 维护成本,是通信维护部门期待的技术。基于以太 无源光网络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采用光纤 作为传输介质,特别适合配电设备密集的城域配电 网的通信接入。
光纤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一次性建设投资 大,架设比较困难,一旦发生故障,修复工艺要求高, 维护费用高。经过复用和复接的主干线光纤通信系 统的单位通道和架设费用较低。通常需要几百芯的 电缆才能在主干线上传输 10×108Bit/s 的容量,而 采用光纤通信时,只需要 1 根光纤便可。对于配电 通信系统的分支通道(如 FTU 与附近区域工作站之 间的通信),通信速率通常要求很低,不便于复接和 复用,这时光纤通信系统便失去其经济优势,因此光 纤通信主要适用于主站与子站之间,及中心城区的 重要负荷区域,常见的组网方式见图 2。
2.2.3 WIMAX 通信
WIMAX 技术采用在城域网范围内一点对多点 进行无线接入方式,可以提高距离最远至 50 km 的 无线信号传输,最大带宽为 75 Mbit/s,具备 QoS 保证 能力,在不同距离上可调节带宽分配,满足多种不同 带宽的应用要求。但其技术与设备的成熟度还难以 与现有无线公网技术相比。如果这项技术将来发展 成熟,将成为配电网通信最佳的通信方式。
45
6)具有双向通信能力。配电网自动化的大多数 功能要求双向通信。虽然最简单的负荷控制仅需要 单向通信即可满足要求,但为了更好地实现负荷管 理功能,满足实时检测负荷控制设备是否正常的需 要,要求使用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终端。
7)操作可靠,维护方便。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 系统规模较大,而且通常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 通信终端众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简化通信系统的 结构、使用和维护,选择标准的通信设备和通信协 议,以减少工作量。
无线专网
信网络
<180 K
GPRS 等覆盖区域
维护费用 高
开通费用低,维护费用高 低 高 低
低
适用范围
FTU/TTU 与子站 FTU/TTU 与子站
农电及远距离 10 kV 传输
城市中心,市区 子站,内部通信 不宜应用于城市中心、城区等
干扰大地区
2011 年 10 月 Vol.34 No.5
广西电力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信息调制为 高频信号,并通过耦合器耦合至输电线路,利用输电 线路作为传输媒介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耦合 器将载波从强电电流中分离出来,然后解调出信息 并传送到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以实现信息传输[6]。 按照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主要分为高压(35 kV 及 以上)、中压(10 kV)和低压(380 V/220 V)。
GUANGXI ELECTRIC POWER
47
建设优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前提条件。混合通信 方式是较好的选择,能以比较经济的方式满足配电 网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建 议如下:
1)根据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网所采用的分层架 构,即主干通道与分支通道的通信网络结构,主干道 宜采用光纤、无线扩频、数字微波等方式与主站通 信;分支则选用有线、配电线载波、现场总线、无线、 电话线等方式通信。
图 3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