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
鸦片走私总 额(千万元) 约0.2 约1.2
正当贸易:中国出超(贸易顺差) 英国入超(贸易逆差) 原因? ①中国的商品畅销国外市场; ②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使外国商品入关困难; ③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抵制——根本原因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正常贸易中:中国出超,英国入超。
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中英《南京条约》 附件:《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4、条约及其危害:
主要内容: ①割港岛 ②赔款 危害: 破坏领土主权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③五口开放通商 破坏贸易主权 ④关税协定 破坏关税主权 破坏司法主权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中国 人口 3.6亿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 0.75便士 比例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吗?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抵制英国商品。 而英国却认为是在中国取得的特权和开放 的通商口岸太少了。
1840--1949是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辛 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19世纪前夕英国的东方殖民体系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封建制度,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了工业革命 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天津
清政府与俄美英 法订《天津条约》
2、经过 第一阶段 (1856—1858) 广州——大沽——天 津 第二阶段 (1859—1860) 天津——北京——圆 明园
二次鸦战爆发 1856年
广州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 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 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 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 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 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 什么!”信中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 勾结 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南京条约》
割 地 赔 款 割香港岛给英国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赔给英国400万两、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 法国200万两白银 增至800万两白银 五口通商 中国海关收取 英商进出口货 物关税由双方 协定 十口通商 增开天津为商埠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司法主权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 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 (4)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 (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瑷珲条约 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平 方公里领土。 北京条约 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在内的40 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二次鸦片 战争期间 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
19世纪年代
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 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俄改订条约
中国西北部七万多平方公里
外交
政治
中
国
英
国
经济
中
国
英
国
军事
中
国
英
国
外交
中
国
英
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
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政治制度 的腐朽)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 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 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 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 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 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 经供不应求了” 。
(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 ①确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天津是北京的大门,天 津开埠通商,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 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英国割占了南 九龙半岛,与香港岛连成一片,成为侵略中国的 基地。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了。领土 主权进一步丧失。 ④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加至800万两白银--
2、1855年以前的十年间,英国对华贸易始终在 00万英镑左右徘徊,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在中国取得的特权有限 B、贫穷的中国人买不起昂贵的英国商品 D C、中国手工业品价廉物美 D、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力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难以抵抗外国资 本主义经济冲击的主要原因是(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D B、大量战争赔款使清政府财政困难 C、清政府公开与外国侵略者勾结 D、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开 埠 其 他 权 益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准许英国招募华工 允许外国人至内地游 出国 历、经商、传教;外 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 江各口岸通航
1、“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 住,或随时来往,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该项规 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B C、《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
实际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 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是中国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是 历史的进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 修约要求遭拒绝。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查停泊在黄埔的
“亚罗号”走私船,拘捕了船上12名中国水手。 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可是英国公 使包令却指使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亚 罗号”是英国船,蛮横要求送回拘捕的人,并捏 造说中国士兵扯下了挂在船上的英国旗,并要向 英国公开道歉。“亚罗号”的船主是中国人,该 船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英国殖民当局领有一张 船籍登记证,为期一年。事件发生时,登记证已 经过期。就连事件的策划者包令在给英国政府的 报告中也承认,船籍登记证已经无效,船当时不 在英国庇护下。可英国蓄意利用这一事件为借口, 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违约非
法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传教,吸收地 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 不作,激起民愤。1856年2月,西林知 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26人,并依法处死 马赖。法国政府以此事件为借口,同英 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 争。
英法与中订 《北京条约》 大沽
中国近代史上,沙俄共割占 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香港问题
3、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英强租新界,租期99年 2、1860《北京条约》英 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1842《南京条约》 英割占香港岛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
战争的影响
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 侵害。
商人张鹏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沿路受 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勒索。他气愤地 说:“清政府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 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 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帜才 有生路吗?”。这种事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中国近代史
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个主题:求民主、反侵略 两对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住租权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領事裁判权--按条约規定,英国公民在中国的通 商口岸犯罪后,中国官员不能再像以前按照中国法律惩 罚他們,而必須把他们交给英国驻华官员(即領事), 按照英国法律处理。1943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谈 判时,已宣布废除所谓“領事裁判权”的不平等关系。
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双方在贸易、关税、航海、 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与对方不低于任何第三国的 优惠待遇。 片面最惠国待遇--如果将来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 条约,给予他们某些利益,英国也可以同样获得這些利 益;但是如果英国将来和其他国家签订条约,给予他们 某些利益,中国却不能获得同样的利益。1943年,中、 英两国政府谈判,宣布废除所谓“片面最惠国”待遇, 但這已经是鸦片战争后的一百零一年了。
军事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船坚炮利 鼓励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第10课
鸦片战争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 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1821年和1833年的中英贸易情况比较
年份 中国商品出口 英国商品出 总额(千万元) 口总额(千 万元) 1821 约1.4 约1.37 1833 约1.78 约1.0
白银外流 财政危机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