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北京物资学院&一德期货”2015年度期货奖学金评比论文题目:浅析对“原油期货”套期保值的问题及对策院别:经济学院导师:焉圣鹏姓名:万鹏完成日期:2015年8月28日是油价下跌导致的损失约29亿元,,既然做了套期保值竟然发生了巨额亏损,其中原因何在?而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企业?1.我国原油期货套期保值市场现状原油期货面临价格风险,而对冲价格风险的目的,就是我们需要有这种现货避险的意识。
而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工具买卖期货合约这一标准合约对冲购买商品在未来的现货市场,锁定成本,或卖出的交易,以锁定利润,其实质是对冲出或转移风险的交易活动[1]。
因此,企业在套期保值时,应该明确我们国家的基本经营特色和国际期货市场。
那么首先要明白的石油期货市场的现1.1我国石油期货发展的历程国内最早开展石油期货的是南京石油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也曾经有过石油期货的交易。
但是交易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石油交易所。
1993年5月至1994年3月交易日中,成交总量达5000万吨。
尽管当时国家只允许5%的石油资源可以进入市场自由流通,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作用已得到相当的发挥,期货价格对现货的生产和销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90年代初期,我国的期货交易处于一种无序的发展过程之中,利益驱动造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期货交易所最多时期竟达50余家,由于当时期货交易监管制度尚未建立,潜在的交易风险时刻存在。
在期货交易所的建立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参与是最主要的推动力,而行业内的现货流通体制则是期货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的市场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石油的计划管理有所松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油田、炼油厂开始拥有部分计划外原油和成品油供本单位自主销售,这构成了当时开展石油品种期货交易的基础。
但是,从1994年4月起开始,国家对石油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国内生产的原油和进口原油资源全部纳入国家计委平衡分配计划。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生产的原油除油田自用和合理损耗,以及国家计划下达的其他用项外,全部安排给石化总公司组织各炼油厂加工。
炼油企业一律不准搞各种形式的国内原油来料加工,也不得自行直接向市场销售成品油。
鉴于此,由于国家石油流通体制的重大变革,使得我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石油期货于1994年4月暂时划上了一个句号。
1.2我国石油期货的现状1.1.1我国石油发展现状: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的石油企业发展较晚,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国外的石油大企业竞争中,仍存在着管理技术方面的差距。
并且,我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另外,我国乃至亚洲都没有自己的交易所,很难反映东亚地区由供给决定价格真实状况。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的商业库存设计是在所需原油全部由国内供应的前提下,考虑管线运输状况,确定周转库存规模为两周的加工需求量,这仅仅可以作为正常商业周转库存,而真正的商业储备是指正常周转库存以外的剩余库存,从这一角度来说,我国真正意思上的石油商业储备尚未建立起来。
1.1.2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现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曾经在短期内存在过,但是未能很好的发展起来,最终被迫关闭。
燃料油期货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它的价格反映了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及市场供求状况。
实验研究表明,上海原料油期货市场上市以来,价格走势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的关联度达到87%,与华东燃料油现货价格关联度达到96.7%,日益成为燃料油现货市场价格的直接反应者。
当然,燃料油的品种有限,只是作为石油产品的一类,并不能实现对整个石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和控制,不能从宏观上准确地反映整个石油市场的供需变化。
1.2 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期货交易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是需要一定现实条件的,从目前情况看,国内石油市场还是一个有限开放、相对垄断的市场,石油现货市场基本没有形成,原油和主要石油品种的定价机制目前仍实行政府指导价,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难以完全实现。
所以从近期看,国内全面推出石油期货交易品种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宏观层次问题我国现有期货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体系滞后于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国期货市场缺乏成熟规范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诞生于期货市场清理整时期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其后相继发布的各项通知、办法、意见等,都体现了其管理执行上的临时性和弱约束性,这制约了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微观层次问题第一,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完善。
燃料油期货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与国际市场价格同步。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期货市场还不能反映其真实状况,所以出现与现货市场脱节现象。
第二,目前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缺乏牢固的现货基础,石油交易量还不足够大,不足以支撑期货市场的运营。
一方面,由于一律采取实物交割的方法,远远不能为我国石油进口商提供规避价格风险的渠道;另一方面我国期货市场还没有足够大的现货市场相配套,没有足够的买卖方和交易量,目前的石油期货交易还不能发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的作用。
第三,我国石油市场高度垄断,现行的油品行政指导价格和油品专营体制,也成为我国建设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政策瓶颈。
目前我国的石油产业组合模式是寡头垄断。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基本垄断了国内石油生产和销售市场,在这种行业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国内石油定价缺乏竞争性。
三、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一)政治因素与油价波动。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的较大变动,都与政治因素有直接的关联。
2001年世界原油价格以美国9-11事件为分界线呈现较大不同,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以后.石油价格便开始加速上涨。
(二)投机活动与油价波动。
石油现货市场的价格是通过石油期货市场形成的,期货市场本身是套期保值者和投机商共存的一个市场。
从长期来看,期货市场上的价格走势作为博弈的背景会影响供求双方的决策,从而影响最终的博弈结果。
从短期看,期货投机商利用市场信息中的卖点和人们的心理对油价进行炒作,加大了油价波动的幅度,使油价更趋于不稳定。
(三)汇率变化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石油价格变动和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存在弱相关关系。
世界石油期货多以美元报价,因此美元相对于其他币种的汇率变化也会影响石油期货的名义价格。
近年来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如果未来美元继续不振,石油期货价格可能还会上涨。
二.我国企业套保者存在的问题2.1不做市场分析,盲目入市。
我们现在的企业出现一种对市场盲目的状态,急于下手做套期保值,最终只能大败而归。
就2014年的原油市场上,上半年还在保持100美元每桶的价格,下半年三连跌陡转直下的价格跌入低谷,我们的国有垄断企业出现了按照既定的现货采购价格走高,库存商品如果按照会计上的采取公允价值计量的话[6],无疑是贬值的,而我们发改委制定的市场价格体系迟迟没有来到,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在高价原油进货而后国家价格体系还没有制定出来的情况下,市场成品油价格依然是按部就班的执行,让消费者买单。
所以企业捡了政策的漏洞,这又为企业减少了一些损失。
因此,我们的企业不可盲目入市,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谁都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动荡会因为美国提高了技术创新从页岩中提取油气,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由一个原油进口变成对外出口,引发的市场供需不平衡,还有其他地缘政治的因素。
需要我们的企业做好国内国外的相关的政治、经济的预测对实现套保是有利的。
2.2对套期保值的风险不了解众所周知,期货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对现货资产对冲风险,从而稳定收益降低风险,这是企业采用套期保值工具[7],能够将价格不确定性风险以这种方式转移出去,尽量实现规避或减小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股票市场上高风险高收益,可是期货市场的高风险伴随着杠杆的作用,需要企业好好把握在进行套期保值时存在各种的风险预先分析,而不可忽略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及时了解期货市场存在哪些风险以便在套期保值时得到更好的利用,为企业服务。
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基差风险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或资产的现货价格或相同商品或资产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差的价差[8].也即是基差=现货价-期货价格[2]。
基差变动对套期保值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理论上,基差具有收敛性,随着到期日接近,现货指数与期货指数价格渐趋一致,由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前者随着后者变动而变动。
但如果对冲合约与交割现货合约在到期日不一致将存在此风险。
第二.保证金风险由于期货交易市场根据合约的价值收取保证金,而且随着交易日的临近,保证金逐步提高,这会导致我们的资金被占[9],对于资金流动性较弱的企业来讲会产生流动资金压力大的局面,这需要企业及时预算足够的资金,不然会导致强制平仓的风险。
第三.套保合约的风险我们有的企业在做套期保值时,不关注套保合约的时间,即是在三月买入了套期保值的合约,这包括了合约的数量、价格预期在某个月实现卖出这个三月的合约时要达到一份标准的合约[10],这需要系统的撮合,可能存在套期保值合约数量不一致,以及套保时间出现差错的情况,需要企业积极的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投机风险,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期货市场存在价格风险,而且波动频繁,投机者利用价格波动赚取差价,而套保者是转移价格风险给这些投机者,因此我们的企业要定位明确[11],你是出于套保者的身份还是投机者的角色,这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呼唤风险。
2.3企业采取套期保值自身定位不明确我们的企业有生产性的企业,也有消耗性的企业,如果他们在做套期保值时定位不明确会出现下面的状况:对于我们的生产性企业目的在于锁定利润,防止价格下跌的风险,他时间市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基差4月末市场价格105.7美元/桶买入7月份原油期货合约104.37美元/吨1.33美元/桶6月末买入价格110.7美元/桶卖出平仓原油期货合约107.26美元/吨3.44美元/桶盈亏相当于亏损5美元/桶盈利2.89美元/桶走强2.11美元/桶从买入套期保值案例中可以看到期货市场盈利2.89美元/桶,现货市场亏损5美元/桶,两者相抵后存在亏损2.11美元/桶。
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石油企业购入价格相当于:现货市场实际采购价格-期货市场每桶盈利=110.7-2.89=107.81这个价格比四月末的105.7美元/桶的现货价格高出2.11美元。
因此这一些厂商选择此方案买入套期保值会损失股东应该分得的利润,也会产生给负面影响激励管理机制,就如同借了一个壳子钻到套期保值的院子里取暖,他深深陷入被套牢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