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摘要:监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使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分别从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各个阶段入手,持续、全面地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理。
本文就监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监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工程监理是一个有效途径。
建设监理制作为科学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技术规范、定额、合同等为依据,跟踪控制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
监理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行为的客观性、科学性,决定了其实施投资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
工程监理可以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来实现业主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实践表明,要使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分别从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各个阶段入手,持续、全面地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理。
本文就监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项目设计阶段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成熟的工艺,减少在施工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和方案变化的发生,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将起到重要作用。
据资料统计,影响项目投资的最大阶段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设计阶段如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精打细算,则节约投资的潜力要比施工阶段大得多。
所以搞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投资失控”的首要任务。
在设计阶段,监理工程师控制造价要做到:1.推行限额设计。
即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2.加强对设计概算的审查。
合理、准确的设计概算可使下阶段投资控制目标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堵塞投资缺口或突破投资的漏洞,缩小概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可提高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3.严格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程序。
对于由变更引起的内容及工程量增减,要由监理(甲方代表)进行现场抽项实测实量,以保证变更内容的准确性,同时要注重变更的合理性,对于某些不必要的变更坚决不能通过;大项的变更,应先做概算;同时要注重变更的合理性,对于不必要的变更坚决不予通过。
4.制定统一的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要求变更单的编号要连贯一致,在提高变更单内容质量的同时,要保证变更的准确及时。
5.设计人员应对工程项目尽量细化,以便造价工程师能确定合理的造价。
避免因设计人员的项目过粗,使得造价工程师在编制相应部分的投资时只能按指标的形式计列,造成概算准确性降低。
6.造价工程师应确定合理的材料预算价格和设备价格。
过去为节省工作量,往往造价工程师未能对材料、设备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只是根据信息价格和设备行业参考价编制概算,使得有些价格存在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从而使得设计概算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
7.监理工程师与施工设计人员应对单项工程的施工措施进行比选,使工程单价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相协调。
合理的利用弃碴,降低工程造价。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严格以批准的设计概算为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招标文件,起草施工合同条款,作出工程量清单和工料说明,协助业主通过招投标选择承包商,这是工程监理在招标阶段的重要任务。
三、项目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设备材料等变成实体,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此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
那么施工阶段监理造价控制工作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呢?在许多人脑海里大概仅仅就是计量,确认工程量,审核变更洽商,支付进度款等这种简单的工作认识上,笔者认为真正意义的造价控制应渗透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工作内容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在施工阶段,因业主对项目要求修改、设计错误、或因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要求与设计阶段不一致,均会产生设计变更。
无论是总价合同、单价合同还是成本加酬金合同,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将不可避免地使工程造价和工期发生变化,为投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故应尽量减少变更,与设计协商确保变更合理,同时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依据是否符合合同的计价原则,防止技术方案中存在工程造价的漏洞。
造价工程师对发生的工程变更的审查,应遵循“技术上可行、工程费用合理、施工工艺简单、不影响工期、不降低使用标准”的基本原则,即工程变更的审核,一方面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严格控制增大费用的设计变更的发生,检查变更的理由、依据、单价、数量和金额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又要公平、合理、客观地反映施工成本以及竞争、市场供求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做到及时、合理确认变更价款,及由此引起的索赔。
2.规范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在施工现场由施工合同中明确的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的,用以正式施工活动中某些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是工程施工阶段一项经常性工作。
它不包含在施工合同和图纸中,也不像设计变更文件有一定的程序和正式手续,它的特点是临时发生,没有规律性。
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性,给工程结算带来许多麻烦,甚至给业主方带来不少经济损失,要避免这种损失,必须规范现场签证管理:(1)工程技术人员要与商务人员相互配合,及时沟通,保证现场签证的正确有效性。
(2)签证工作要做到“随做随签”,不能事后总算帐。
我曾遇到有的施工单位,在结算时,突然想起某年某月还做了什么工作,于是找工程师补签证手续,这种事情是不允许的,一般在合同中对签证时间是有约定的。
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不清楚哪些费用需要签证,根本就缺少签证的意识。
(3)现场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签证单上的发生时间、施工人员、材料用量都要具体。
(4)现场签证应执行变更程序,纳入正式的管理程序,杜绝关系签证和人情签证。
3.合理处理“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
进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处理好“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也是关键。
首先制定了合理的进度安排,才能减少类似于“施工赶工费”之类额外费用的增加。
其次质量是工程发挥效益的保障,如果一味为减少投资而影响工程质量,则不仅使得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缩短,还会因质量问题而增加返修的费用,使得投资增加。
4.降低材料成本。
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
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价格和用量的控制上。
(1)价格控制。
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须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要求材料采购采用招投标及竞价的方式,采购人员应承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
采购成本的降低是工程项目利润来源之一。
(2)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
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
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用量对施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督,减少材料使用中的漏洞,以节约用量。
另外,对所供材的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的回收与保管往往被忽视。
常常出现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丢失与损坏现象;对工程收尾工作中的材料清查、回收入库工作缺乏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没有做到善始善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5.减少索赔的费用。
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往往涉及面广、技术难点多、地质复杂及工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和地质变更;同时由于业主在招标阶段未能考虑充分,在条款的制定上不能表现详实,出现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合同文件不一致以及由于承包方在投标阶段低价中标等原因;使得在施工阶段承包方提出种种索赔,提出诸如“窝工费”、“误工费”等费用和工期的索赔事件。
过去,业主由于缺乏懂造价和合同的人员以及反索赔经验,面对索赔无以应对,往往把按合同规定不该赔付的费用也支付给承包方,最终造成工程结算价超出工程概算。
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聘用一些懂技术和造价,懂合同的专业人员,制定一系列应对索赔的条例,从而减少索赔的费用支出,减少施工期的费用增加。
四、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审核是工程竣工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最后一环。
经审核的竣工结算书是承包商与业主进行最终工程款结算的依据,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核竣工结算时要坚持“公正、合法、协商”的原则。
1.应审核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内容条件要求且验收合格;审核是否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
特别要注意主材价差调整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第二2.要认真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
工程量是编制结算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整个工程取费和计税的基础,在工程竣工结算书中,因子目多、篇幅大,工程量的计算最容易出错,特别当变更较多时,很容易出现重复计算或漏算的情况,审查的重点应放在容易重复计算或隐蔽工程部分。
3.要详细编制工程结算审核报告,载明每一项核减或核增的计算结果和依据,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尽量避免引起争议,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五、结语监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施工每一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环环紧扣,条条落实,从严把关,从而真正有效地从监理角度为业主控制好建筑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1]吴杭英,蒋晓燕.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方的造价控制.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03).[2]刘春惠.浅谈监理工程师在招投标及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重点.江西建材,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