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与NGN》练习题一、简答题1.简要说明NGN的定义。

从广义来讲,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不同于现有网络,大量采用当前业界公认的新技术,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各网络终端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共享的融合网络。

下一代网络包含下一代传送网、下一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网。

从狭义来讲,下一代网络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在这种分层体系架构下,能够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彼此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能够兼容各业务网(PSTN、IP网、移动网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并采用统一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2.简要说明NGN的特点。

下一代网络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有三大特征。

其特点如下:(1)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

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

部件化使得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

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

(2)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

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以便灵活有效的实现各种业务。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和接入方式,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

同时能够支持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使得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

(3)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的网络。

能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使NGN能够提供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证服务质量。

3.简要说明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4.简要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5.简要说明固定电话网向NGN的演进步骤。

6.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基于R4的核心网的结构。

7.简要说明RTP协议的功能。

8.简要说明SIP协议的功能。

9.简要说明SIP系统中各种服务器的功能。

10.SIP消息有哪两大类?分别说明这两大类消息的发送方向。

11.简要说明SIP请求消息的一般格式。

12.简要说明SIP协议中INVITE(邀请)消息和REGISTER(登记)消息的功能。

13.分别说明SIP协议中To头部字段、Contact头部字段和请求消息REQUEST-URL表示的地址的含义。

14.简要说明SIP协议中Via头部字段的作用。

15.简要说明会话描述协议SDP的功能,会话描述协议SDP的内容一般是如何传送的?16.说明网关的连接模型中终端和关联域的概念。

17.说明H.248协议中消息、事务、关联域命令、参数(描述符)的关系。

18.简要说明H.248协议中Add命令、Modify命令和Notify命令的功能。

19.简要说明H.248协议中的本地描述语和远端描述语的作用。

20.说明固定网络软交换设备的功能结构。

21.与固定网络软交换系统比较,移动软交换系统主要增加了哪些功能。

22.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的业务提供功能。

23.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的业务交换功能。

24.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的硬件结构。

25.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软件系统的结构。

26.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的主要数据。

27.简要说明媒体网关的类型和主要功能。

28.简要说明移动媒体网关的功能。

29.简要说明综合媒体网关设备的基本功能。

30.简要说明综合媒体网关设备的数据有哪些?31.简要说明综合接入设备IAD用户侧的接口。

32.简要说明No.7信令网关的功能。

33.说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功能。

34.说明SHLR的主要功能。

35.简要说明下一代网络业务的主要特点。

36.软交换网络中提供的基本业务有哪些?37.简要说明基于软交换的业务实现方式。

38.简要说明应用服务器的主要功能。

39.简要说明媒体资源服务器的主要功能。

40.说明呈现业务的定义。

41.说明呈现业务在软交换网络中的体系结构。

42.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对IP承载网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43.说明服务质量(QoS)的含义。

44.IP承载网影响下一代网络业务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5.简要说明综合服务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的原理。

46.简要说明资源预留的工作流程。

47.简要说明区分服务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的原理。

48.简要说明区分服务网络中核心路由器和边界路由器的功能。

49.简要说明MPLS网络的结构。

50.简要说明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的原理。

51.简要说明MPLS VPN的结构。

52.简要说明超量工程法提高服务质量的原理。

53.分析NAT对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影响。

54.简要说明STUN协议的工作原理。

55.简要说明应用层网关方案实现私网穿越的原理。

56.简要说明代理方案实现私网穿越的原理。

57.简要说明软交换技术给运营商带来的优势。

58.简要说明我国运营商在建设软交换网络时的步骤。

59.简要说明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思想。

60.简要说明软交换技术在固网端局的应用的常见方案。

61.简要说明综合接入媒体网关常见的组网方式。

62.简要说明EPON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63.简要说明移动软交换体系和固定软交换体系的相同点。

64.简要说明移动软交换体系和固定软交换体系的不同点。

65.简要说明IMS的特点。

66.简要说明IMS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对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支持。

67.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按功能可分为哪几个逻辑实体,简要说明这些逻辑实体的功能。

68.简要说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的作用。

69.简要说明漫游的概念,IMS如何解决终端的漫游问题的。

二、画图题1.画图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2.画图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基于R4的核心网的结构。

3.画出多媒体编码数据在IP网络中传送时的封装结构。

4.画出SIP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

5.画出基于SIP的多媒体通信的协议栈结构。

6.画出教材图2-12所示结构中两个软交换设备间的SIP信令流程。

7.画出BICC协议基于的网络的一般结构。

8.画出H.248消息的结构9.画出BICC的消息格式。

10.画出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 的结构。

11.画出建立SCTP建立偶联的程序。

12.画出SGP 和同一个AS 中的两个ASP 之间建立业务的M3UA消息流程。

13.画出软交换网络总体结构。

14.画出固定网络软交换系统的功能结构。

15.画图说明软交换设备的硬件逻辑结构。

16.画图说明软交换设备软件系统的结构。

17.画图说明移动媒体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18.画图说明综合接入设备IAD在网络中的位置。

19.画图说明IAD的逻辑结构。

20.画图说明信令网关作为信令转接点组网应用时的组网结构。

21.画图说明信令网关作为信令转接点组网应用时的协议栈结构。

22.画出由软交换设备实现业务示意图。

23.画出由各种服务器提供业务的实现示意图。

24.画出通过第三方提供业务的实现示意图。

25.画出通过互通的方式提供业务实现示意图。

26.画图说明PARLAY网关与应用之间的接口。

27.画图说明媒体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体系中的位置及与其它网元之间采用的协议。

28.画出与课本图4-21网络结构对应的点对点视频通信业务的呼叫建立流程。

29.画图说明呈现业务在软交换网络中的体系结构。

30.画出RSVP在主机和路由器上的实现机制的结构图。

31.画出区分服务的体系结构图。

32.画图说明普通LDP的工作过程。

33.画出说明MPLS的网络结构。

34.画出MPLS VPN网络结构。

35.画图说明MPLS TE的工作原理。

36.画出代理处于公网时的应用模型。

37.画出代理设备处于私网时的应用模型。

38.画出代理设备处于公私网边缘时的应用模型39.画出本地网智能化改造后网络的一般结构。

40.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改造后的网络结构。

41.画出教材图6-6所示网络中彩铃业务的实现流程。

42.画图说明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的结构。

43.画图说明移动软交换端局的组网结构。

44.画图说明EPON系统的构成。

45.画出3GPP IMS的体系结构图并简要说明。

46.画出IMS 用户初始注册的流程图。

47.画出IMS与PSTN互通的参考模型。

五、计算题1.G.723.1编码数据的比特率为6.3kbit/s,每30ms传送一个语音包,在不考虑静音压缩的情况下,计算在IP网络中传送一路G.723.1话音所占的带宽。

2.G.723.1编码数据的比特率为5.3kbit/s,每30ms传送一个语音包,在不考虑静音压缩的情况下,计算在IP网络中传送一路G.723.1话音所占的带宽。

3.G.729编码数据的比特率为8kbit/s,每20ms传送一次,在不考虑静音压缩和数据链路层头部所占的带宽的情况下,简单估算一下在IP网络中传送一路G.729话音所占的带宽。

4.G.729编码数据的比特率为8kbit/s,每20ms传送一次,在不考虑静音压缩的情况下,简单估算一下在IP网络中传送一路G.729话音所占的带宽。

六.协议分析1. 分析以下采用SIP协议建立呼叫时发送的一条消息,并回答以下问题:主叫的注册账号是什么?被叫的注册账号是什么?与主叫直接通信的地址是什么?该消息的消息体采用的协议是什么?本次会话中主叫可以接收几种编码的音频?主叫接收的音频流用的传输协议是什么?主叫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和RTP端口号分别是什么?INVITE sip:8882101@10.77.226.41 SIP/2.0From: sip:8882100@10.77.226.41;tag=1c13959To: sip:8882101@10.77.226.41Call-Id: call-973574765-4@10.77.226.121Cseq: 1 INVITE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Content-Length: 199Accept-Language: enSupported: sip-cc, sip-cc-01, timerContact: sip:8882100@10.77.226.121User-Agent: Pingtel/1.0.0 (VxWorks)Via: SIP/2.0/UDP 10.77.226.121v=0o=Pingtel 5 5 IN IP4 10.77.226.121s=phone-callc=IN IP4 10.77.226.121t=0 0m= audio 8766 RTP/AVP 0 96 8a= rtpmap:0 pcmu/8000/1a= rtpmap:96 telephone-event/8000/1a= rtpmap:8 pcma/8000/12.RGW-RGW之间利用H.248协议建立呼叫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分析以下的RGW1 to MGC和MGC to RGW1的H.248协议消息,并回答以下问题:RGW1向MGC发送H.248消息时使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是什么?RGW1为本次呼叫分配的关联标识号是什么?该关联中包含了哪些终端?终端100000034能接收几种格式的媒体流?终端100000034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和RTP端口号分别是什么?终端A2223的对端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和RTP端口号分别是什么?RGW1 to MGC:MEGACO/1 [10.54.250.43]:2944P=369363687{C=286{A=A0,A=A100000034{M{O{MO=RC,RV=OFF,RG=OFF,nt/jit=40},L{v=0 c=IN IP4 10.54.250.43 m=audio 18300 RTP/A VP 8}}}}}MGC to RGW1:MEGACO/1 [10.54.250.187]:2944T=370281196{C=286{MF=A0{M{O{MO=SR,RV=OFF,RG=OFF,tdmc/ec=ON}},E=369109258{al/*},SG{}},MF=A100000034{M{O{MO=SR,RV=OFF,RG=OFF},R{v=0 c=IN IP4 10.54.250.18 m=audio 18296 RTP/A VP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