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格式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大全-就爱阅读网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XX专业XX姓名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20XX年月日药学论文摘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推行5年来,在规范医药购销行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公立医院临床用药85%左右已纳入招标范围,流通配送渠道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
然而几年下来,老百姓认为“看病贵,吃药贵”的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严重,招标代理机构乱收取代理费用,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招标药品流通环节多,同品种在不同地区供价差异大,招标的顺加作价机制不合理,医疗单位签定的采购合同不规范,违规中标情况执行不到位现象存在、政府对违规现象监管力度不够,在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销售环节处于垄断地位,使药品市场缺乏竞争。
社会上对招标工作的分歧也比较大,生产经营企业对招标基本持否定态度。
结合形势,经过仔细地研究分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以上问题是因为以药养医格局没被打破,我国的医疗体制有待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1、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实行网上竞价。
2、改革顺加作价方法。
3、合理设计药品流通目标、积极引入竞争因素。
4、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实行医药分家,打破以药养医的格局,5、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深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药品招标采购问题对策目录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概论......................................................... . (5)(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概念。
....................................................... .. (5)(二)简述国内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发展的情况。
(5)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 (5)(一)招标代理机构向投标、中标企业收取代理费用,使企业增加经营成本。
........................................................ ........................................................... . (5)(二)医疗单位签定的中标采购合同得不到有效执行 (6)(三)招标规则和要求的不同,致同种药品在不同地区供应价格差异大 (6)(四)招标药品通环节多,构成了可观的“隐性成本”。
(6)(五)招标作价机制不完善引起的弊端。
....................................................... (7)(六)医疗单位是药品市场的支配主体,市场缺乏竞争。
(7)(七)政府对招标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管不够。
....................................................... (8)(八)新药审批不严,“老”药以新药身份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8)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9)四、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对策。
....................................................... .. (9)(一)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逐步实行网上竞价。
(9)(二)改革药品顺加作价方法。
....................................................... . (9)(三)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深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9(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实行医药分家,打破以药养医格局。
(10)(五)合理设计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积极引进市场竞争因素。
(10)五、结束语......................................................... ........................................................... . (10)六、参考文献......................................................... ........................................................... .. (11)引言2XXX0年,国务院体改办提出将药品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挂钩,对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试点。
2XXX0年2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改革的报导意见》提出,由于卫生部牵头,国家经贸委,药品监督局参加,根据《招标投标法》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试点。
2XXX1年以来,卫生部先后出台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集中议价采购文件范本》、《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做了相应的规定,到此,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框架已建立。
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概论(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概念。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药品的采购方式。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
从源头上纠治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工作,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
(二)简述国内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发展的情况。
总的来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推行5年来,在规范医药购销行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公立医院临床用药85%左右已纳入招标范围。
流通配送渠道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
然而几年下来百姓认为“看病贵,吃药贵”的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药价偏高问题严重。
社会上对招标工作的分歧也比较大,可以说,生产经营企业对招标采购基本持否定态度。
曾有24家医药行业协会曾联名上书国务院停止招标采购。
在医院,研究机构甚至政府部门,各种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招标工作除了各地纠风部门,几乎没有得到哪一方面的认同。
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本意是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最终使价格趋于合理。
但由集中招标在运作和监控层面存在许多环节,使医疗机构的药品进价出现了越招越高的怪现象。
(一)招标代理机构向投标、中标企业收取代理费用,使企业增加经营成本。
以某企业为例,面对政府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企业是迫不得已参加投标。
因为不参加投标,药品卖不出去(因为我国的药品85%都是从医院卖给消费者)。
企业的药品一旦中标,对企业来说也是很难,因为生存的空间同样很小。
招标使企业成本增加的原因有:1、首先,现行的招标手续繁琐,工作量巨大,企业不得不成立专门招标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精心准备。
从参加招标代理机构组织的开会到培训招标知识,到投标,中标,往返于两地间的培训费、住宿费、车路费都是笔不少的开支。
另外,企业为了保证自己代理的品种能够中标,找各种关系请客吃饭,“联络感情”,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些为应对药品集中招标产出的培训费、住宿费、车路费、招待费都给企业增加了负担,经营成本也随之涨高。
2、中介机构、中介公司乱收费。
现在海虹医药向企业收取医院实际采购金额的千分之2.7为代理费,按国家规定中介机构可向企业收取交易额的千分之0.6作为代理费用,我市从03年开始,一开始是收取千分之5的交易费,后经多家企业的反对,调整到收取交易额的千分之2.7,5这比国家规定的还要多4倍多。
某企业XX年的交易额为1个亿左右,去年一年,该企业就向海虹医药网交了30万左右的代理费用(每季度清算一次)。
多了个海虹医药网,就等于是多了一个利益集团。
这让我们看到集中招标采购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又给我们这些企业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这笔交易费,一开始该企业是向药代理商从货款中扣回一部分,后来干脆就提高配送的点率。
把它计入药品成本,企业把费用转嫁给厂家或代理商。
厂家或代理商把它打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二)医疗单位签定的中标采购合同得不到有效执行在香港等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药品招标采购合同是必须明确采购数量的,这是交易合同的要素。
在我市,县人民医院签定采购合同时,不明确采购合同数量,使中标合同得不到有效执行。
这个问题导致中标合同流于形式。
因为没有数量的保证,企业难以制定生产计划和确定交易价格,投标时报价常常出现为了进入某一市场投了很低的价格,中标后却无法稳定供应的现象。
如齐鲁制药生产的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中标价格是2.6元/瓶,而其实际成本在3.2元/瓶,药厂本就着规模效益的想法,结果中标后却成了死标。
中标价格低了后医疗机构不愿采购,越是量少,药品生产成本越高,药厂也不愿供了,于是出现了中标后却无法稳定供应的现象。
(三)招标规则和要求的不同,致同种药品在不同地区供应价格差异大药品招标虽推行了好几年,但各地的规则和形式却不同。
20XX年我市是以议标为主,头孢呋辛等22个品种采用网上竞价方式采购,宁波市20XX年采取集中询价方式采购。
如山西亚宝生产的红花注射液20ml,20XX年在丽水的中标价格是25.49元/支,20XX年在宁波的中标价格是14元/支。
这样看来,议标的药品集中招标模式已没有存在价值。
这其中的原因是厂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价格,把药品价格定高以后再拿出空间继续做医院。
因为从我市中标情况来看,每个规格的药品,可同时有三个厂家中标,至于医院要用哪家,这需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
作为生产批发企业在投标时,就需预留空间做工作。
这样的事等于是阳光下腐败,这个问题不解决,药品价格还是降不下来。
(四)招标药品通环节多,构成了可观的“隐性成本”。
传统的物流模式是医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药零售企业。
但在20世纪90年代,医药物流中出现了一个被扭曲的环节——医药代表,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采取底价承包,买断药品经营权,买断生产批文等方式,虚高定药品的成本价。
从药厂出来的药品到终端的消费者,往往要经过6-9个流通环节。
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使药品价格无序上涨。
如某企业经营的山东潍坊制药的安络通胶囊,由代理商蒋某从潍坊制药买断代理权,开票到黑龙江某一公司,再由黑龙江公司销到杭州某公司又销到松阳某一公司,松阳公司最后销到该企业,该企业销到县医院,最后从医院销到病人手中。
从药厂到病人手中,共经历了7个环节,一般配送企业都有要加药品进价的3—5%个点为配送费用,这么算下来,药品成本隐性增加也不足为怪了。
(五)招标作价机制不完善引起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