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混合式教学学习感悟

最新混合式教学学习感悟

“混合式”教学学习感悟
首届“混合式”教学展评在泰安师范附属幼儿园如火如荼的开展,经过3天的不断学习和探究,在此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首先,明确了对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使它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本次优质课展评中,许多老师熟练展示运用了多媒体和信息技术。

比如在大班科学《好玩的传声筒》中,老师通过提前录制好的小朋友做实验的场景和实际课堂相印证,相辅相成。

既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又以灵活的方式佐证了实验猜想。

通过比较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pc管的比较,幼儿在提出猜想和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究自主摸索。

本次课堂既尊重了幼儿主题地位,自主合作探究。

又将混合式教学灵活的深入到课堂中。

这种灵活的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在大班社会《我是天气预报员》中,老师提前跟幼儿观察了今天的天气,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循循善诱,课堂结构紧凑,步步深入。

将不同的天气、日期、符号等,以动态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

最后在展示环节,老师将幼儿作为小小天气预报员的播报语音即时传入家长微信群中,孩子争相展示自己的新学会的小本领,家长也即时的了解了幼儿的学习情况。

线上线下结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给每个家长了解孩子的机会。

展评结束后,在闫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热烈且有趣的讨论学
习。

首先我们在张争研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立足在线班级,探索混合式教学。

在她看来,混合式教学就是互联网加课堂教学。

老师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让封闭的校园教学转变成开放的社会化教学。

从在线班级是什么,怎么用,效果如何出发,深入解读混合式课堂的实际应用。

从在线班级到在线课堂再到在线教育,给予每个孩子自我展示的平台,为孩子打造一个永不消失的班级。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未来的课堂上,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全息影像等更简短的科技来进行学习,引得我们遐想无限。

随后许主任从宏观对混合式教学的意义进行解读。

他提出混合式教学有两种状态:应然状态和已然状态。

混合式教学是教和学的融合。

他提出“翻转课堂”教室不是教师讲课的地方而是孩子讨论的地方,课下孩子的自主学习才是孩子的线下课堂。

混合式教学包含: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创课教育、码书码课。

孩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泰师附小的王园长和优质课代表刘老师表示:混合式教师的重点在于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

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传统教学占主线,信息技术和网络在线学习相融合。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罗先生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告诉我们,动手动脑,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最后,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混合式教学?为什么要提倡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资源的共享,老师和孩子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

可以进行更为便捷且真实的沟通。

孩子参与度高,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我们学习交通安全,可以邀请班级内从事此类行
业的家长事实对幼儿进行交流,解说。

孩子对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接纳和认同。

总之,混合式教学是集传统教学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与数字化教学中个性化学习为一体的杂糅式教学形态,即时开放、动态生成是其鲜明的特点。

简而言之,就是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

在保留传统教育模式优势的同时,尝试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一种融合式的教学形态。

这么做能够实现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

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必须准确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课下的在线学习。

教师通过有效的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做好线下教学的准备。

二是课上的线下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内及班内的思维对话与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泰市福田幼儿园
周曼
2017年11月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