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的质量管理
•第一部分监护仪的临床应用和基本原理
1.概述
监护仪是能够对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生化指标有选择地进行提
取或连续的监测,并且具有存储、显示、分析和控制功能,对超出
设定范围的参数发出报警的装置或系统。
监护仪是经典的医疗设备, 它可实时了解患者的生命状态, 是危
重患者救治所必须的仪器。
2.监护器应用范围广
各类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导管室、CT室、内镜检查室
等,任何有危重患者的地方都需要监护设备。
3.监护仪主要监测参数
•心电\呼吸\体温测量(ECG\RESP\TEMP)
•血氧饱和度测量(SpO2)
•无创血压测量(NIBP)
•有创血压测量(IBP)
•心排量测量(CO)
•呼末二氧化碳测量(CO2)
•麻醉气体浓度测量(AG)•脑双频指数(BIS)
• 4.监护仪的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监护仪临床质量控制
1.监护仪的用前检查
1)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机械损伤;所有旋纽、开关应牢固可靠,
定位正确,并有报警功能及取消报警功能。
2) 确保设备外表清洁,设备上无外加硬物及液体等有可能损坏设
备的物体。
3) 对于有插件的监护仪,应确保插件与主机接触良好,并确定安
全锁定。
4) 确保各种安全标识和标签都在醒目位置。
5) 环境检查:室内要保持适宜温度,最好不低于18℃,以免因寒
冷而引起肌电干扰。
6) 附件检查:检查导联线有无损坏和断路现象;血压袖带有无外
观损坏;血氧缆线有无损坏;记录盒内是否有记录纸;电极片是否过期。
2. 监护仪的参数设置和功能检查
1) 根据所连接附件,打开相应参数检测功能。
2) 根据需要设备监护仪的不同工作模式,如诊断模式、监护模式、手术室模式等不同模式。
(注:不同的监护仪
可能工作模式标识不同,或是无工作模式选择功能)。
3) 合理设置监护仪的参数报警上下限。
4) 检查监护仪的声光报警是否正常。
5) 检查监护仪的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如交流电指示等是否有显示),以防止设备内电池电量耗尽后设备自动关机。
3. 监护仪的预防性维护
•除尘
•附件更换
•PM的周期?
=RL/15
维修手册+设备使用状态及环境+风险分析+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