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智能窗帘控制器的设计1绪论1.1研究意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方便及舒适的智能窗帘是适应现代化办公和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必将成为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走进普通居民的家居,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家居生活品质与品味[1]。
智能窗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标志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程度,现在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集现代光、机、电为一体,是智能家居的理想选择,尽力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
本设计根据现代化办公和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以单片机STC89C54RD+为主控芯片,利用光强度传感器BH1750FVI、温湿度传感器、红外遥控器、红外对管等传感器设计一个实用智能窗帘控制器。
其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推拉窗操作,以一种人性化的工作模式适应人们日益追求简单、方便、舒适的生活方式。
1.2 实用智能窗帘控制器的设计的发展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智能家居的设计上也提出了各种方案[2]。
智能窗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标志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程度,智能窗帘是未来居家生活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普及比较少且大多是有钱人的专属,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元件价格的下降,具有功能完备、安全性较高、便于窗帘的维护、性价比高等优点的智能窗帘得到窗帘设计者的青睐。
1.2.1基于无MCU智能窗帘控制器的设计无MCU的智能窗帘控制器典型设计原理如图1.1,其核心电路为CK-95专用窗帘驱动模块。
该控制器把控制信号经逻辑变换和电平变换后送到CK.95窗帘驱动模块控制电机工作,根据控制信号执行输出从而控制窗帘的开和关[3]。
奥兰AL.CK01由驱动模块、电源模块、遥控接收及定时电路、控制电路等组成,其体积小巧,安装方便。
但是,这种设计的控制器没用到微处理器MCU,使其控制不灵活,每一种功能上改动必会引起硬件上的变化,显得并不智能,不能满足高效、智能窗帘控制机的要求。
1.2.2基于PLC智能窗帘的设计基于PLC智能窗帘的设计框图如图1.2所示。
接通开关后,打开PLC电源,PLC启动后就对煤气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红外线检测模块等进行检测[4]。
PLC根据这些信息自动控制窗户或者窗帘的开关。
该智能窗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功能模块化,PLC的接口较多,使得该设计的制作和编程较为方便。
显然PLC的功能强大可以完成一个智能窗户的所有功能,其利用输入的各个检测信号输入到预处理模块进行电量转换,并将信号输入到PLC处理,控制输出模块的动作,进行智能窗户的设计,功能十分完备。
但是,其价格昂贵,一个低端的PLC裸机就高达一千元左右,再加上其体积庞大不易安装、I/O 接口的浪费,显然是大材小用了。
图1.2 基于PLC的智能窗帘的设计1.2.3基于网络化智能窗帘控制器的设计基于Zigbee技术设计的智能窗帘网络化控制系统,其典型的原理框图为图1.3。
利用系统网络的拓扑和采用Zigbee网络技术来对整栋办公大楼的窗帘进行集中控制管理[5]。
根据室外温度、光照强度等参数控制窗帘或者窗户,同时可以起到节约能源和美化整栋建筑幕墙的作用。
但是这种方案把每个办公室的温度和光强的情况统一化了,没有按照每个办公室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使其在广泛利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图1.3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窗帘网络化控制系统1.3 研究容设计容:设计一个智能窗帘,用STC89C54RD+为主控芯片,以数字光强度、湿度、温度等传感器作为外围电路的窗帘控制器。
将各传感器的信号送入单片机,利用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去驱动电机转动,完成一个窗帘控制器的设计,使其具有功能完备、安全性较高、便于维护等特点。
该控制器能检测环境的光线强度和湿度,并根据自己设点值自动打开窗帘的打开程度;定时早晚开关窗帘;红外遥控远程控制窗帘的开关和参数设置;能用液晶显示实时显示工作参数等。
1.4 论文结构整个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介绍智能窗帘的背景、意义和发展现状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讲述本设计所用到的各硬件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案第3章系统硬件模块:系统的介绍硬件系统的总体电路和各个模块硬件功能的实现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地介绍软件流程、各模块的软件设计和总体程序组合第5章系统的调试:从模块到整机的调试第6章结束语2系统硬件设计2.1功能要求主要功能:⑴光线强度检测:通过光线强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光线强弱,控制窗帘打开的合适程度,为室提供设定的光线强度;⑵时钟定时及万年历功能:能提供一个简单的万年历功能并能够定时早晚开关窗帘;⑶红外遥控远程控制:可以用遥控进行窗帘的开和关,以及各个参数的设置;⑷湿度检测:能完成湿度检测,当房屋湿度太大能自动打开窗帘进行通风;⑸各参数(光线强度、湿度、工作模式、万年历等)的实时显示;⑹窗帘的完全关闭和打开的自动检测及控制等。
根据设计的需要,将单片机最小系统、传感器模块、液晶12864显示、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模块、红外遥控器和遥控接收模块、电源模块等有机组合完成以上的设计要求。
2.2设计方案利用单片机STC89C54RD+为主控芯片,以数字光强度、湿度、温度、红外对管等传感器为外围电路的有机结合,送入单片机中去驱动电机的转动。
最终完成一个具有功能完备、安全性较高、便于窗帘维护等特点的窗帘控制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图2.1。
模块化设计:⑴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单片机的电源电路、开关、必要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及按键;⑵传感器模块:BH1750FVI是用16位数字光强度传感器,利用部的模数转换器把采集光的强度实时送到STC89C54RD+中进行处理,理将温湿度传感器等信号通过电量转换送入单片机[6];⑶显示模块:通过液晶12864显示时间和工作模式及其参数等;⑷电机模块:经过单片机对各种传感器的实时信息输入,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参数对电机进行控制,主要为正转和反正的控制;⑸遥控模块:通过红外解码,进行遥控器的重新设计;⑹红外对管的模块,设计红外对管电路,能完成窗帘的完全关闭和打开的自动检测及控制等。
图2.1 窗帘总体设计框图2.3小结本章主要讲述了该设计要完成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方案,根据功能确定智能窗帘设计的总体框图,以及其硬件电路设计的整体情况。
完成了分析功能要求和确定设计方案。
3 系统硬件模块3.1系统总体电路本设计的系统总体电路如图3.1所示。
控制部分是以STC89C54RD+单片机为核心的最小系统[7];液晶12864显示各参数包括光线强度、湿度、工作模式、万年历等;把BH1750FVI实时采集光强信号和DHT11实时采集温湿度值送入最小系统进行处理;红外接收头接收遥控输入数据主要为功能键和数值键;DS1302提供一个万年历的功能,让预设时间和万年历时间一致,完成早晚开窗帘的开和关;2对红外对管分别完成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的检测功能,使得电动机在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时停下来。
图3.1 系统总体电路图3.2 STC89C54RD+单片机最小系统主控制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本设计选择的主控芯片是STC89C54RD+单片机。
STC89C54RD+是宏晶科技公司推出的抗干扰性强、低功耗、高速、完全兼容传统8051指令代码且具有良好性价比的单片机。
此单片机具有双倍速功能,支持6周期模式运行;还具备ISP在线系统编程功能,不用购买额外的编程器,为开发带来方便;最主要的是其具有16k字节Flash程序存储器和1280字节的RAM数据存储器,可以大大的满足使用者在编写复杂程序时遇到容量不够用的问题。
本设计使用的传感器和外围电路较多,因此需要较大的存储容量,无需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考虑以上因素STC89C54RD+单片机是最好的选择,其最小系统为图3.2。
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3.3 LCD12864显示模块本设计采用带有中文字库的液晶显示器12864,显示的分辨率是128*64,置有8192 个16*16 点汉字和128个16*8点的ASCII字符。
该模块的接口方式灵活、简单,让程序的编写也较为方便;同时还具有工作电压低、耗电量低等特点。
由该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与同类型图形的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在硬件电路结构和显示程序上都要简洁得多。
考虑到要实时显示时间、光线强度、湿度、窗帘模式等参数,从而12864成为本设计的最佳选择。
引脚接法如图3.3所示。
图3.3液晶显示电路模块3.4时钟模块DS1302 是DALLAS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低功耗、高性能、自带RAM的时钟电路芯片。
其可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等精确计时,可以工作在2.5V~5.5V之间,满足本设计的5V电源供电;DS1302部结构中包含一个为31×8临时性存放数据的寄存器RAM;可以在工作时接上主电源和后备电源双电源引脚,同时也为备用电源CR2032充电。
本设计采用三线(SCLK、I/O、RST)接口与单片机之间的同步通信。
按照设计需要利用DS1302和单片机结合做有一个万年历模块设计 [8]。
利用万历年中的时间进行早晚开关窗帘设定,时钟模块的电路如图3.4所示。
图3.4 时钟模块外围电路3.5光线传感器模块一般测光线强度的电路模块用到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需要用模数转换器将其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电路复杂、费用高而且光敏电阻进行光强度采集不够理想等缺点。
从而人们提出了一种利用16位高精度数字光线强度传感器BH1750FVI进行光强度检测仪的设计方案[9]。
利用 IC 总线接口数字型光强度传感器还可以避免额外的模数转换带来的误差,可在12864液晶显示器上进行测量数值的显示。
该传感器具有光强度采集精度较高、实时性较强、反应速度非常灵敏等优点,并且电路设计较为简单,利用它的高分辨率可以探测较大围的光强度变化(1lx.65535lx),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办公和居家的使用需要。
除电源和接地外,只需使用2个I/O接口就可以实现光线强度的实时读取,使用十分方便,其引脚接法如图3.5所示。
图3.5光线传感示模块外围电路3.6红外遥控模块红外遥控系统如图3.6所示,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遥控发射部分一般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电路和LED红外发射器;接收部分一般由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和解码电路等组成。
本设计采用的是1838T红外接收头,其体积和普通的三极管样的体积一样大小,使用十分方便,它集成红外线的接收、放大、解调,不需要外接任何其他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
1脚接VCC接电源,2脚GND是地线,3脚脉冲信号输出(P33),系统只要检测到INT0信号下降沿就能测出控制指令,从而完成相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