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现代物流技术概论
1915年,阿奇.萧 实体分配
▪ 后勤学派:Logistics
1905年,琼西.贝克“与军品的移动和供应有关的战 争的艺术的分支”
分销物流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 现代物流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5
3.物流概念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P.D.):“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 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 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8
物流活动领域范围示意图
原材料 市场
经营活动
原材料供应 生产 销售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
9
二、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
流体 载体 流向 流量 流程 流速
10
流体
流体——物流实体(产品)
1)自然属性——物理、化学、生物学属性; 2)社会属性——价值属性。
27
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提高企业竞争力
要成本优势 要价值优势
供应链上利润大
物流成本为总成本的40% 物流时间为总时间的90% 供应链是利润的“新”源泉
供应链上优势不容易复制
▪ 形成核心能力的好地方
28
五、现代物流及其主要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 人员、技术、信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是现 代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现代信息 技术相结合在物流领域的体现。
38
三、物流系统分类
分类标准 物流业务性质 物流活动范围 物流作业对象
物流系统类别
l 供应物流 l 生产物流 l 销售物流 l 回收物流 l 废弃物流
l 国际物流 l 区域物流 l 城市物流 l 企业物流
l
专项物流
l 综合物流
39
按主体方目的划分
第一方物流 卖方
第二方物流 买方
第三方物流 专业物流公司
(标志:集装箱与国际联运) 80年代——物流信息系统和EDI系统的应用 90年代——信息化高度发展阶段
( 标志:Internet 条码和卫星定位系统)
31
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比较
1.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经营环境不同。 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中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
不同。 3.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信息沟通方式不同。 4.国际物流较之国内物流面临更大的风险。 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高于国内物流。
11
载体
1)固定基础设施——线路和场站; 2)承载设备——移动设备,车、船、飞机、
集装器具等。
12
流向
流向是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物流流向通常可以分为如下四种:
▪ (1)自然流向 ▪ (2)计划流向 ▪ (3)市场流向 ▪ (4)实际流向
13
流量
流量是指流体在一定流向上通过载体的数量 表现。
第四方物流 集成商利用分包商来控制和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
第五方物流 ▪ 提供物流培训
40
第三节 物流技术概述
一、物流技术概念 二、物流技术的分类
41
一、物流技术概念
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 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 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42
二、物流技术的分类
25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一体化的系统 ▪ 对成本有影响满足顾客需求的每一个方面都属于其内容
目的在于 ▪ 提高服务水平 ▪ 降低总成本
与所有公司运作都有关 ▪ 战略 ▪ 战术 ▪ 作业
26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① 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② 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与计划; ③ 供应链设计; ④ 企业内及企业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⑤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 ⑥ 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 ⑦ 企业间资金流管理; ⑧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信息管理。
流量的分类:
▪ 按流向分:自然流量、计划流量、市场流量和 实际流量
▪ 按实际和理论发生的流量分:实际流量和理论 流量
14
对实际流量的统计分类:
一、按照流体类别统计的流量; 二、按照载体统计的流量; 三、按照流向统计的流量; 四、按照流程统计的流量; 五、按照发运人统计的流量; 六、按照承运人统计的流量。
2001年中国: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 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 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35
二、物流系统要素
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2.物流系统的条件要素
36
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1)物流解决方案策划; (2)运输; (3)存储; (4)包装; (5)装卸搬运; (6)流通加工; (7)配送; (8)信息服务。
37
2.物流系统的条件要素
(1)物流基础设施; (2)物流技术装备; (3)网络设备及信息技术; (4)政策法规体系; (5)标准化体系; (6)组织管理。
按物质属性分:
1、物流硬技术 ▪ 2、物流软技术
43
1、物流硬技术
(1)基础设施 (2)载运工具 (3)机械设备 (4)信息设备 (5)材料
44
1)基础设施:
包括铁路、公路、航道、管道、航线 等线路、通道设施,以及仓库、场站、 港口、机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 节点设施。
45
2)载运工具:
与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3)物流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商品生产规模和产
业结构的发展 (4)物流管理改进是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
重要源泉
20
1997年,物流业在全北美拥有7100亿美元的 营业额,在200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9000亿美元。
物流成本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0%以 上,一般占一个公司总销售额的10%~35%。
二战,出现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20世纪50年代,进入日本,1964年物流之父的平
原直提出 “物的流通”,简称 “物流”。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改为“物流协
会”,P.D. → Logistics
6
3.物流概念(续)
2001年CLM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活动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 求为目的,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之间实现 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 施、控制过程。
54
第1章作业
1.物流的概念? 2.简述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 3.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4.物流技术的含义? 5.物流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5
7
物流定义的共同要点:
(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贯穿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 一切产品流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的目的是对其进 行科学的计划、管理与控制。
(2)物流的作用是将产品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 移(包括物品的废弃与还原),在这一转移过程中 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3)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主要功能活动。
包括汽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飞 机、集装箱及其它集装器具等。
46
3)机械设备:
包括输送机械、装卸搬运机械、包装 机械、仓储机械、流通加工机械、计 量设备等。
47
4)信息设备:
包括物流信息采集、传输、跟踪处理等 设备。
48
5)材料:
包括包装材料、集装材料、加固材料 等。
49
2、物流软技术
3
1.物流的简单理解• 哪些属于物流中的物?
• 物资、货物、商品、物品
(1)狭义的物与流
物: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移动的物质资料。
流:物理性移动。
(2)物流:物的实体流转。
•如装卸、搬运、运输等。
4
2.物流的发展
孕育阶段(20世纪初—50年代)
▪ 营销学派:Physical distribution ,P.D.
(1)物流系统规划技术 (2)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3)物流系统评价技术 (4)物流信息化技术
50
1)物流系统规划技术:
包括物流设施布置规划技术、物流系 统仿真技术、物流系统优化技术等。
51
2)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包括运输工具、装卸方法的合理选择与运 用、物流预测技术、有效客户反应技术、 库存管理与控制技术、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技术、劳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技 术等。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物流系 统优化技术等。
23
四、供应链管理
(1)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
(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4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方法,执 行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与控制职 能,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 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 整体,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性的竞争工具上 升为一种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52
3)物流系统分析评价技术:
包括物流成本计算与跟踪技术、物流 运营指标分析评定技术、物流解决方 案及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等。
53
4)物流信息化技术:
包括物流信息标识及识别技术、电子数 据交换(EDI)技术、射频(RF)应用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 位系统(GPS)应用技术、物流信息系 统化技术等。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把制造、 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考虑的 一种战略措施。
21
我国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物流成本已经占到商品流通成本的50%~60%。
1.不合理运输以及破损现象比较普遍。 例如:玻璃、陶瓷的运输破损率达20%,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