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报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

调研报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

调研报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强力的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养老服务政策规定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已经起步,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从无到有,从点到面,有了较快的发展,养老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无论是住养服务机构,还是居家养老、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机构,缺口都很大,难以满足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处于快上升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上缺乏政策资金的有效支持,发展途径也因此受阻。

尤其在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机构的发展上,很多地方陷入高需求低入住的怪圈,发展显得十分滞后,问题明显,主要有:
一是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

事实上,现有的农村福利院,城里的社会福利中心大都是由政府兴建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等困难群体,覆盖面十分有限,而社会力量投资的养老机构还是零起步。

政府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325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7张(含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远低入了发达地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69张,也落后与一些中等发展地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57张的水平。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老年照料服务机构和人员严重缺乏,许多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

二是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缺乏严重。

2002年原劳动保障部和民政部共同制定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定义,
培训要求做出了规定,但至今养老护理员培训没有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的主管部门不明确,谁来培训,谁来批准,谁来发证,都不明确。

如人社部门只负责非营利性职业培训,而农村福利院的村级日间照料中心的服护人员要加入养老护理培训,无从申请资质。

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养老护理员潜在需求大,目前全县不足154人,且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专业化技能普遍不高,待遇和社会地位低,致使队伍稳定性差,远远满足不了日渐增多的老年人的需求。

三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一些优惠扶持政策还不到位,没有发挥好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激励扶持作用,迟滞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的步伐。

四是对其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重视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都程度不同地把养老机构的建设作为唯一目标,只把兴建农村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服务中心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或唯一的内容,淡化了居家养老的系列服务、老年文化教育服务、老年娱乐活动服务、老年优待服务等内容,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了单一的养老机构建设,把其他养老服务内容和机构设施建设排除在外。

五是缺乏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量大,面宽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但涉及到国土资源、财政规划、住房城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公安消防诸多部门,远非民政部门一家说了算。

加之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过少,日常业务众多,力量有限,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往往是力不从心。

社会上有民营人士有兴办养老机构的意向,但苦门槛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