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千峰翠色话“手工”,妙趣横生说“制作”[论文]

千峰翠色话“手工”,妙趣横生说“制作”[论文]

千峰翠色话“手工”,妙趣横生说“制作”
手工课具有综合能力培养的独特优势,这样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形式与方法,把本来就潜藏于学生身上的手脑的协调及观察分析、创造能力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美术欣赏课、绘画课、手工制作课三个部分。

其中的手工制作课是最受学生们喜欢的课程。

他们喜欢手工制作课的原因可能很简单,手工课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事实上,手工制作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手脑的协调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手工制作课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手工课在美术课的教学中熠熠生辉,让我们的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发挥想象、大胆地表现呢?
一、兴趣引领自我认同的发展
无论学习任何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古人所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作为老师,要让孩子对本课的内容感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教学”是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十分符合新课改对“愉快教学”中更是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

生动、有趣的游戏,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号召力。

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例如,在讲《面具设计》一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叫做“不同角色的体验”,我让学生将我们的教室假设为一个茂密
的大森林。

然后,学生们想扮演森林中的哪些角色。

我拿出课前制作好的面具,让学生们自由地挑选,有美丽的白雪公主、凶狠的皇后,魁梧的猎人,还有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和凶猛的野兽等。

同学们带上面具后,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有的还模仿小动物发出的声音,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

我看同学们的兴趣正浓,就趁热打铁问同学们想不想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独特面具。

同学们的制作欲望被点燃了,纷纷投入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中来。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想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制作的面具也很新颖、独特。

这时,我又要求学生交换面具,让其他同学带上自己设计的面具,进行表演,看着自己设计的面具,学生更是开心极了,从中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所赋予的自信,同时,他们还会看到同学之间的承认与欣赏,这都会产生很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形成属于孩子的独立自尊意识。

这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游戏教学”既完成了愉快教育,又遵从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比同比异等思维能力发展也会更为均衡。

二、发挥多媒体的直观交互作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和表现自己的想法,我还会选用“多媒体教学”,在上课时适时地播放多媒体课件,现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电脑和一台投影电视,我会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和本课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们欣赏,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更加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所学的知识。

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讲“剪纸”一课的时候,我就收
集了很多有关中国民间剪纸的资料图片,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我国悠久的灿烂的民间艺术。

增强学生对民间手工艺作品的了解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在讲授“折飞机”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折飞机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创新、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纸飞机,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是有很大的难度。

尤其是现在的这些孩子,他们的主要表现是动手能力差,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感,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不想做的事情,马上就寻求老师的帮助,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独立的创新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于是,我就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播放了莱特兄弟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进行反复的实验,最后取得了成功,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只有意志坚强,不断地尝试,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认真地进行各种尝试,一架架新颖的,造型各异的小纸飞机从学生们的手中诞生。

下课的时候,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放飞自己设计制作的小纸飞机,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相信,孩子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不会忘记他们今天放飞的纸飞机,从挫折中找到成功的路。

三、凸显团队意识,发挥每位同学的自我积极作用
美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这一空间更讲究团队意识。

现今的团队合作模式,已使创业初始的年轻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动人们从协作组建中发挥优势。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礼记?学记》中,我们就看到了教育成功的要诀——相观而善之谓摩,这句话强
调了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重要性。

如今的城市快节奏不得不让我们相对独立,而发展又必须依附于密切的合作。

所以,需要为学生创建团队平台的雏形,手工制作课通常则会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

在讲评的时候,我也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每个小组都会有一名各个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做组长,由组长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来分配任务,大家分工合作,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手工制作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每个同学的任务量相近,难度相差不大,相互需求,不易产生分工不均衡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讲《多彩的拉花》一课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将每个同学制作的拉花连在一起,最后看哪个小组制作的拉花最长,最好看,就是我们的制作冠军。

开联欢会的时候,我们就用他们制作的拉花来布置班级。

这个想法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很快大家便动起来,小组内进行了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剪,有的负责将所做的拉花连在一起。

大家在一起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一节课的时候,同学们做出了各式各样的拉花。

最后,通过评选,从参加比赛的15组同学中选出了3组同学的作品,他们分别被评为最有创新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搭配奖。

同学们在合作中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建立起了相互的信任感,促进了同学们间的友谊,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小组合作让手工制作课更加的生动有趣。

反过来,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面临的是等级分数,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强,这样体验机会不多,所以,学科之间的互补,
为我们学生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力求将每一节的手工课上得精彩。

为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会选择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得到身心的愉快。

我会不时地鼓励我的学生,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感受到劳动创造美的真正含义。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游戏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小组合作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更加地喜欢上了手工制作课,也让我的手工制作课在美术教学中大放光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