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从两方面浅谈一下如何教好小学数学。
1 .小学教师要具有准确全面的教育观点。
(1)树立准确的学生观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
忽略了学生的主题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点,始终要意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建立完全平等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树立准确的育人观
准确的育人观有利于教师准确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吃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3)认清教育形式
“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是“双基”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现代教育再也不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所能完成的,广阔的视野,先进的信息技术早已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部分。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对此也必须有清醒的理解。
2.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1)教师必须具有精深坚实的专业知识
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
而教师所教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又是他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
所以,教师必须对数学学科知识有比较系统而透彻的理解,有的放矢地实行课堂教学。
(2)教师要具有相关学科知识
教师的任务不但是“教书”还有“育人”,所以,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是全面的。
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教师可充分利用相关知识对小学生实行审美教育等,努力完善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教师要明确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小学生可塑性强,针对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施加以准确的教育方法,不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必须推崇创新,乐于创新,敢于创新,要打破传统观点,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善于观察分析,有敏锐的洞察力,使思维和想象具有超前性和独立性;要创设有创新空间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要具有现代信息素质,有广阔的视野,善于创造新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放入教学模式和方法。
4.教师要更新知识,学习知识的水平
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更新和替换和发展的。
所以,教师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需求自觉行为。
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
生逐步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水平的持续提升,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实行准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能够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准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升做题的质量和速度。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水平。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的问题,形成学生有根据、有序的实行思考的习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升。
4.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从学生刚毅入校起就要培养准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5.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数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6.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儿童有好奇心,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而教师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工具所不能代替的。
所以教师只有充分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
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实行,他推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