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的个案
2.护理人员未对家属讲解雾化吸入的正确做法。
3.在实施雾化吸入前未评估患儿的体位。
拟解决问题的途径:
1.护理人员对家属做好宣教,熟悉雾化吸入的正确做法。
2做雾化吸入时,护士在旁指导或者协助患儿雾化吸入。
具体实施过程:
评估:
患儿年龄:1月至3岁的孩子需要家属或者护士协助孩子雾化吸入,3岁以上孩子病情稳定,神智清,能够配合的,自己握雾化器做雾化吸入。
患儿体位:采取坐位或者半坐位。
雾化器的性能:是否装置好。
雾化机的性能:连接电源是否有电。
实施:
1.按医嘱抽药液,需双人核对药物,注入药物雾化器。
2.则将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向病人解释,以取合作,初次作此治疗,应教给病人使用方法。
3.雾化机插电源,雾化器延长管予雾化机连接。
4较小患儿需要家属抱着患儿取坐位,患儿头部抬高,雾化器的面罩覆盖患儿嘴巴和鼻子,雾化杯予地面垂直,开雾化机。(较大患儿能够配合,患儿取坐位,手握雾化器柄,雾化器的面罩覆盖患儿嘴巴和鼻子,张大嘴巴)
时间2015-1-21
你在护理该病人过程发现了什么问题:
患儿因咳嗽3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7度,脉搏136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84╱50mmhg,入院后按医嘱予令舒0.5mg+爱全乐125mg雾化吸入bid,在予患儿雾化吸入时患儿家属把雾化杯的药物倒出来了。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1.家属对使用雾化器做雾化吸入的知识缺乏。
5.能够配合的患儿,交待患儿紧深吸气,可使药液充分达至支气管和肺内,吸气后再屏气1-2秒,则效果更好,再呼气时,直到药液喷完为止,一般10-15分钟即可将药液雾化完毕。
6.吸毕,取下雾化器,关闭雾化机,拔电源,清理用物,雾化器一人一用,防止交叉感染。
7.健康教育:
1)雾化吸入应选在饭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防止药液刺激引起小朋友恶心、呕吐。
实施效果评价及总结:
发现问题后及时停止雾化吸入,并用温水洗脸和漱口,观察生命体征正常无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老师意见及签名:
各案积累是培养护士在工作中建立临床思维,通过管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建立有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个案效果。要求责任护士层级以上人员请结合临床随时记录,记录频次,科内根据层级作出要求,个案积累作为护士进级和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床号:24姓名:性别:男年龄:34天住院号:B3400112诊断:支气管肺炎
2)吸入过程中小朋友应取半卧位,将面罩充分与面部贴合,并尽可能深吸气,使药液充分吸入支气管和肺内,以便更好地发挥疗效。
3)雾化结束后交待家属应及时为小朋友擦脸、漱口,避免药物在口腔及皮肤上沉积。家长为孩子叩背协助排痰,方法为:掌心呈碗状,由下至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力度适中。
4)雾化装置使用后应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放在干净袋子中保存,打开后的雾化装置可以使用3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