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巧克力市场行业分析

巧克力市场行业分析

巧克力市场行业分析第一篇2016年中国巧克力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我国巧克力市场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015年我国巧克力糖果零售额达到185.16亿元,销售量达到12.69万吨。

从2002到2014年我国巧克力销售额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2015年受宏观经济放缓,巧克力销售额有所下降。

02-15年销售量复合增速达到7.26%,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巧克力消费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巧克力人均99.8g,日本人均1440g,全球人均消费量961g,我国人均巧克力消费量对比较低,仅以亚洲人均巧克力消费量266.4g来看,我国仍然有2.67倍的增长空间,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2002-2015年中国巧克力销售额及增速2002-2015年中国巧克力零售量及增速我国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远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2002-2015年中国巧克力价格走势第二篇可可制品市场消费升级明显,高端巧克力消费快速增长,天然可可未来渗透空间大。

可可脂是区分巧克力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可脂可以使巧克力具有更为浓香醇厚的口感和更加细腻的光泽,同时接近人体温的熔点可以保证巧克力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

目前,可可脂分为天然可可和代可可两种,天然可可具有更好的口感,是高端巧克力的重要原料,同时天然可可脂价格也远高于代可可脂。

我国巧克力市场低端产品较多,众多廉价巧克力依然用代可可脂为原料,根据草根调研,国内可可制品中90%为代可可脂,只有10%为天然可可。

随着消费升级,天然可可未来将不断取代代可可脂。

根据我国《巧克力与巧克力制品》标准规定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中代可可脂添加值不得超过5%,天然可可脂不得低于18%。

中高端巧克力的天然可可脂含量一般都高于20%以上,瑞士莲、明治等黑巧克力天然可可脂含量都达到30%以上。

近年来高端巧克力发展迅速,各个知名巧克力厂商纷纷涉及高端巧克力市场。

如德芙在2014年推出高端产品系列“尊慕”,均价达到500元/kg。

2015年好时在中国推出均价250元/kg的高端巧克力贝客诗,雀巢推出高档巧克力品牌Cailler。

同时从巧克力吨价来看,巧克力价格持续增长,巧克力消费升级明显。

高端巧克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天然可可脂的需求量扩大,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对于巧克力口味的要求提高,以代可可脂为原料的低端巧克力将逐渐向天然可可脂转变。

可可和代可可的主要区别第三篇2015年巧克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巧克力作为营养、健康、高档的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巧克力制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巧克力产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产业。

我国巧克力机械设备制造专家金荣根称,我国巧克力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但我国巧克力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亟需在文化宣传、质量监控、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业内专家称,目前,市场上的巧克力,依成分大约可分为黑巧克力(纯巧克力),牛奶巧克力,不含可可脂的巧克力,白巧克力。

其中以牛奶巧克力最为普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功能、新口味巧克力产品的不断涌现,巧克力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正在进一步扩大。

目前,市场上不断涌现出蛋白巧克力等新品种,在其配方中加入植物蛋白,融合了可可的健康功效和植物蛋白的健康功效,具有低热量、高蛋白的特点。

我国执行的巧克力行业标准,要求巧克力中可可脂占的比例不低于18%,非可可脂的脂肪含量不超过5%。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规定可可脂占的比例不低于18%。

近几年,我国巧克力市场一直保持着10%至15%的年增长率,高于全球糖果巧克力年均增长速度近6个百分点,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巧克力行业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巧克力文化的挖掘力度及产品的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消费者对巧克力文化根本不了解;二是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行业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在巧克力加工行业中,小型企业居多,在原料控制,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三是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用工成本等不断提高,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近几年,可可粉市场价格上涨高达4倍,由每吨8000元涨到每吨4万元,糖价上涨约36%,而且仍未出现下降或稳定的势头。

四是众多中小企业实力不足,难于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品牌培育。

目前在我国巧克力行业,中小企业所占行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众多的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利用不合理,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得不到可靠保证,人才相对匮乏,信用等级低,信贷困难,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针对我国巧克力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国巧克力产业的发展,需从巧克力文化普及、品牌宣传、质量监控、科技创新等方面综合发力。

第一,加大对巧克力文化的挖掘和普及力度。

金荣根称,我国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巧克力的印象,还停留在它是一种容易上火的零食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上。

而巧克力所蕴涵的真正文化至今尚未被普及,品鉴巧克力,在我国市场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市场上绝大部分高端巧克力品牌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而我国的很多巧克力设备生产企业也主要以向国外出口为主。

加大对巧克力产品的研发力度,可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食品,而加大对巧克力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力度,则可以为我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金荣根认为,我国的巧克力市场发展潜力无限,正在以每年10——15%的年增长率迅猛发展,高于全球糖果巧克力市场年均增速近6个百分点,消费潜力高达200亿元。

在欧洲,瑞士每年人均消费巧克力量为10公斤,而我国每年人均消费巧克力量却只有40-70克。

金荣根称,我国人均年消费巧克力只要达到1千克,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市场。

我国作为世界上巧克力产业发展最有潜力、增幅最快的市场赢得了世界主要巧克力品牌的青睐。

目前,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重量级巧克力企业已经全部进入我国市场,在各级超市中可见的进口或合资巧克力品牌已多达70多个,进口巧克力品牌的不断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巧克力市场向国际化竞争演变的进程。

第二,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虽然我国优势糖果巧克力企业已经占有全国近40%的市场,但与外资大型巧克力企业相比,我国糖果巧克力企业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金荣根称,我国糖果巧克力市场是世界糖果巧克力市场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随着我国巧克力市场的日益壮大,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将日益重视。

而目前,我国优势糖果巧克力生产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品更新、优胜劣汰、企业重组的重要阶段。

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我国巧克力生产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求我国巧克力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更高,企业品牌的培育和发展程度更快。

金荣根称,由于我国市场很大,许多国内巧克力品牌企业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做市场,因而在产品研发方面不够重视,导致高端巧克力品牌几乎被国外品牌占领。

据悉,我国巧克力年总产量已连续几年超过百万吨,生产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糖果巧克力市场呈现国际品牌,本土品牌和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

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导消费,抢占市场,呈现出稳健增长的发展态势。

第三,生产技术与设备的科技创新。

金荣根认为,外资品牌着重强调产品的优秀品质与独特口感,因此,迅速占领了我国市场,并实现了较高的品牌溢价,占据了中高端市场的绝对份额。

而对于我国的国产巧克力来说,其劣势主要表现在品牌数量少、口味单一;巧克力加工设备选型不当、配套设施不全;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产品更新换代慢等问题,在整体上始终无法摆脱品质口感不尽如人意,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的尴尬处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巧克力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品牌的竞争,我国糖果巧克力企业亟需进行品牌培育、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巧克力的新口味、新功能或者新的工艺设计等领域进行多方面研发的力度,以从巧克力设备行业这个源头着手来促进巧克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只有不断加大对巧克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有效推动整个巧克力行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巧克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四篇2016年中国巧克力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尽管受整体经济增速下滑以及快消行业需求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巧克力行业依然在15 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了193.47 亿的销售额,同比增速达12%,2010 年以来实现年复合增长率12.73%,产品单价的上升成为销售额上涨的关键因素,除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营销成本上升等因素外,高端产品和进口产品的需求增加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2010-2015年中国巧克力销量(千吨)2010-2015年中国巧克力销售额(亿元)随着一线城市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行业内主要厂商开始在非一线市场进行布局,根据好时中国的官网资料,公司首席执行官J.P.Bilbrey 在谈到中国市场时提到公司未来将进一步融入中国本土市场,通过整合现有经销网络,最大化交叉销售的协同作用,将旗下包括好时之吻散装在内的巧克力产品销往国内更多二三线城市及多个婚宴渠道。

从包装分类来看,盒装巧克力(包括内部含独立小包装的)、棒状巧克力增长领先,分别在15 年实现12.61%和12.04%的增长率。

2010-2015年巧克力按包装分类收入(亿元)2010-2015年排块巧克力按口味占比(%)目前的行业格局依然是玛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独大,其旗下品牌德芙、M&M、士力架知名度较高,2015 年玛氏实现了37.48%的市场销售额占有率,公司有着优良的产品结构,同时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其主打产品的对应人群和主要功效区分度明显,未来预计仍将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费列罗(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和好时巧克力(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分别实现17.36%和12.43%的市场占有率。

继在杭州建立子公司费列罗食品(杭州)有限公司后,费列罗计划在萧山建立工厂以解决进口运输时间长等问题。

而好时公司在继14 年收购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后充分利用公司原有品牌和销售渠道,在非一线城市拥有了更多的销售提升空间。

我国对巧克力产品中非可可植物脂肪的添加量有严格的规定,《巧克力与巧克力制品》标准中规定在标有巧克力或者巧克力制品的产品中该值不得超过5%,与欧美等传统巧克力消费大国相比,我国巧克力配方中价格昂贵、常温下不宜保存的纯可可脂占比稍低,代可可脂由于是人工制成的仿可可脂产品,不仅会影响口感,还有可能含有威胁健康的反式脂肪酸,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对于口味的要求提高,未来原料中天然可可制品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