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1. 网络安全问题,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拓展到物联网的物 理空间,通过网络就可能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攻击,信息 安全和危机处置将面临的更大的挑战。
2. 对计算机病毒的控制需要新的技术和策略,当一个连接 到物理世界的物联网的网络上爆发病毒,将可能对现实 世界造成损害,这也许就是迈向“黑客帝国”的开端。
3. 个人权益保护和相应法律法规健全问题,“物联网”的 目标驱动是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无所不在的连接,可 能使每个“物”、每个人成为一个节点。海量的现实世 界信息自动进入网络,一切都将越来越“透明”,信息 管理的权限设定将涉及基本的法律问题,甚至道德伦理 问题。
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能,可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代表性的物联网事件
麻省理工学院1999: Auto-ID Center提出 物联网 (IoT)。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物联网” 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2008年11月IBM公司发表《智慧地球:下 一代领导人议程》、《智慧地球赢在中国》。
物联网技术涉及到计算机、半导体、网络、 通信、光学、微机械、化学、生物、航天、 医学、农业等众多学科领域,发展物联网将 对相关学科发展起到极强的带动作用。
特点之二:
产业链条长 一方面,发展物联网将加快
信息材料、器件、软件等的创新速度,使信 息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大大拓展信 息产业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发展物联网将带动传感器、芯 片、设备制造、软件、系统集成、网络运营 以及内容提供和服务等诸多产业发展。
物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目录
一. 物联网的概念 二. 物联网的背景与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 三. 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带来的挑战 四. 应用案例 五. 观点分享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 称IOT,顾名思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互联网连 接起来,实现任何物体、任何人、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4A)的智能化识别、信息交换与管 理。
2009年,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 (CERP-IoT),在欧盟资助下制订了《物联 网战略研究路线图》、《RFID与物联网模 型》等意见书
2009年日本制定i-Japan计划,强调电子政 务和社会信息服务等信息化应用。
2009年中国科学院发布2050技术发展路线 图,提出传感网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 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 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
温家宝总理针对“物联网”发展连 续4次明确指示:
2009年6月,就“智慧地球”做出批示, 要求认真研究。
4.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1. 感知:ID发布机制与识别 2. 物联网宏观架构 3. 通讯( OSI物理与链路层) 4. 组网( OSI网络层) 5. 软件平台、中间件( OSI网络层以上) 6. 硬件 7. 情报提炼 8. 搜索引擎 9. 能源管理 10.安全
物联网的本质
物联网的本质就是将IT基础设施融 入到物理基础设施中,也就是把感应器 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 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 种物体中,实现信息的自动提取。
目录
一. 物联网的概念 二. 物联网的背景与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 三. 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带来的挑战 四. 应用案例 五. 观点分享应用层网络层环境监测智能电力
物联网应用 …… .
智能交通
工业监控
公共中间件
物联网应用支持子层
信息开放平台
云计算平台
服务支撑平台
异构网融合 下一代承载网
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和其它专网
资源资和源存和储存管储理管理
专用网络
M2M 无线接入
移动通信网
远程控制 互联网
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
低速和中高速 低速和中高速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物联网时代将带来全球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物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来什么东西; •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 • 不住在医院,只要通过一个小小的仪器,医
生就能24小时监控病人的体温、血压、脉 搏; • 下班了,只要用手机发出一个指令,家里的 电饭煲就会自动加热做饭,空调开始降温; • ……
物联网对国家战略的影响
物联网被广泛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
势的关键战略
• 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表象是金融行业过度创新引起国际金 融秩序紊乱
• 本质是实体经济滞后于虚拟经济发展。 • 为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国家均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治病良方”。 • 与互联网类似,物联网在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具备发展成为新
2009年7月,视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强 调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
2009年8月,视察无锡“中科院传感网工 程中心”,指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3日,在首都科技界讲话指 出加强物联网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产业升 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我们需要 早点谋划未来, 早点攻破核心技 术。”
国 家: 科技部2006:973、863“无线传感器网络” 2006:《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目录
一. 物联网的概念 二. 物联网的背景与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 三. 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带来的挑战 四. 应用案例 五. 观点分享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标识层
1. 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短距离传输技术 短距离传输技术
自组织组网 技术
协同信息处 理技术
传感器
数据采集 二维条码
RFID
传感器中间 件技术
多媒体信息
感知层
公共 技术
标识 解析
安全 技术
QoS 管理
网络 管理
2.物联网的技术特点
特点之一:
学科综合性强 物联网是联接数字世界和
物理世界的桥梁,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应 用,使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处 理形成有机的全过程。
特点之三:
渗透范围广 物联网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
基础设施整合为一体,将使全球信息化进程 发展重要转折,即从“数字化”阶段向“智 能化”阶段迈进。
物联网将大大加快信息化进程,拓展信息 化领域,其各种应用将快速渗透到经济、社 会、安全等各个方面,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 产效率。
3.物联网时代将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