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CT的临床应用
.
.
.
.
.
.
.
.
.
.
.
.
一、CT基础理论。 二、CT胶片上的基本信息。 三、X光片、CT片的区别。 四、CT检查方法、准备工作。
一、CT基础理论。
1、CT的定义
所谓CT检查,就是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
2、CT的发展史。
1971年9月,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eld首先发明 第一台CT扫描仪,并由此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 医学生理奖。1971年—2013年,短短的42年, CT设备从扫描速度、图像质量以及功能上都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
标准值HU 55 45 30 40 45 70 -65 35 40 250-1000 130+-100 >80 80+_10 45+-15
CT值范围 45-75 35-55 20-40 25-50 35-50 50-80 -50_-100 28-32 32-40
几种不常见的CT图像上的标示: A:前面 F:后面 R:右面 L:左面 H:上面 P:下面
CT值的单位:HU
CT图像伪影
CT图像伪影是指CT图像中重建数据与物体 实际衰减系数之间的差异,或指的是受检体中根 本不存在,而图像中显示出来的影像。
1、与CT设备及成像技术的因素。 2、与患者本人的因素。
解决的办法:被扫描部位与扫描中心从叠; 尽量采用薄层扫描;采用合适的窗值及重建数据。
三、X光片、CT片的区别。
(5)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可以利用放 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分析组织器官功能, (PET)与CT相结合, 既能很好的对病变定位,又能了解器官功能变化,还能指导肿瘤 放疗计划,选择活检部位。
螺旋CT的优点:
螺旋CT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CT设备之 一,其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图像质量优,用 快速螺旋能在15秒左右检查完一个部位,能发现 小于几毫米的病变,功能全面,能进行全身各部 位的检查,可行多种三维成像,如:多层面重建、 CT血管造影、器官表面重建、仿内窥镜检查等、 还能进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使用快捷、方便、 准确。
1、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 组织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受、 放大处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其他数据。由于超 声的物理性质,使其对骨骼、肺、肠管的检查受 到限制,而且超声成像伪像较多,图像质量易受 气体及皮下脂肪干扰。
2、X线成像原理是基于X线本身的特性(穿透性、 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等)和人体组织结构的特点。 X射线透过被检体,由于被检体组织的密度差异, 所以,吸收的射线量不同,形成有差异的衰减射 线,通过后处理,形成X线图像。
1、平扫。
又叫CT的常规扫描,是CT检查中用得最多 的一种方法,它的含义是按照定位片的扫描范围 逐层扫描,直至完成一个或数个器官或部位的扫 描检查。在平扫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1)、准确定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扫描,使 患者减少射线照射,并可以减少设备的损耗。
(2)、做必要的记录,对诊断有价值的随时记 录在申请单上。
二、CT胶片上的基本信息。
CT的工具作用
CT的三维重建功能矢狀位
CT的三维重建功能冠状位
三维图像(SSD)
CTA
CT仿真内窥镜
CT导向下穿刺茎乳 孔,卵圆孔
正常人体组织器官的CT值
组织类型 肝脏 脾脏 肾脏 胰腺 肌肉 甲状腺 脂肪 脑白质 脑灰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钙化 凝固血液(新鲜) 凝固血液(陈旧)
(1)、普通CT扫描机: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年代初出现,实际 上是容积扫描。 (3)、电子束CT:1983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可以应用于心血管检
查,可以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扫描计划。
(4)、多排螺旋CT或双源CT:1998年应用于临床,球管一次曝光 可以得到多幅图像。
CT的主要特点: 1、无创性检查,操作方便、迅速,易于被患者
接受。
2、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但空间分辨率较低。 3、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 4、提供没有组织重叠的横断面图像,并可以进 行冠状面、矢状面等多种重建。
5、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不仅提高了病变的 发现率,而且有的还能进行定性诊断。
四、 CT检查方法、准备工作。
一般临床上所指的增强扫描,是指对比剂通 过周围血管注入人体内的检查方法,不包括口服 对比剂后使脏器增强的方法,例如:口服造影剂 后使胆囊增强。
平扫
增强
延时
3、高分辨率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采用薄层(1-2mm)、高分辨 率图像重建算法(骨重建算法)、现代CT扫描 机进行的一种扫描方法,这种扫描方法由于分辨 率高,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小,对肺部弥漫性、 间质性和肺小结节病变、内耳病变的诊断价值非 常高。
3、CT扫描是X射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 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 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 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 处理从而获得数字化的重建断层图像。主要特点 有:价格昂贵、空间分辨率低、但密度分辨率大 大高于普通X射线图像,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 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对 颅脑、肝、胆、胰腺、脾脏及椎间盘等脏器疾病 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
除以上常见扫描方法外,还有动态扫描、放大扫描、 目标扫描、重叠扫描、延迟扫描、血管造影扫描 等。
扫描前需要准备工作的常见部位:
(1)、头颅类、颈部五官类、颈腰椎类、四肢类的扫 描主要是制动,要求患者在CT扫描时不要移动,可以 减少图像的移动伪影。
(2)、胸部CT扫描前,一定要熟悉病史,参考胸片 等其他资料,确定具体扫描方法和范围;扫描前要求训 练患者的呼吸,常规要求患者在深吸气末或平静呼吸时 吸气下屏气,完成扫描,如怀疑肺部,胸膜占位性病变, 则需要增强扫描,支扩需要HRCT。
(3)、四肢的检查条件允许,可以双侧同时扫 描,以供诊断参考。
(4)、所扫描部位,要求去除金属异物。
2、增强扫描。
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并进行 CT扫描的检查。其作用是增强体内需要观察的 物体对比度,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 血管和血供丰富的器官、病变含碘量高,有利于 病变的显示及区别。另外,还可以利用血供情况 区别良、恶性的肿瘤及较小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