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外国建筑史之——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及原因 1.城市复兴与城市自治运动 2.教堂以及社会文化变迁 二、哥特式艺术 三、哥特式建筑特点(主要是教堂) 四、实例赏析
一、历史背景及原因 1.城市复兴与城市自治运动
11世纪中叶之后,许多欧洲的城市人口和规模有所 扩大,新城市更是大量出现。西欧城市逐渐成为 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进而成为西欧封建社会 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1.结构特点: 1)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十字拱成了 框架式
巴黎的圣德尼教堂 第一个使用骨架券
2)由于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十字拱的四角, 可独立使用飞券在侧廊上方
3)使用尖券和尖拱
2.内部空间:内部为轻盈、裸露的棱线飞肋骨架穹 隆。柱子采用束柱,就是一根柱子做得好像几根 细柱捆成一束,垂线感觉强烈。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济南洪家楼天主教堂
北京西什库教堂
沈阳耶稣圣心主教堂
西欧城市都在竭力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行 会便是手工业者们按照行业而形成的城市基本组 织。
领主们把城市视作财富来源。依据领主的法定权力
2.教堂以及社会文化变迁
市民内部社会分化显现,反对封建领主
市民文化渗透到教堂建筑中,改变了对基督教的信仰,由信仰救世主转 而信仰圣母,认为前者让人生畏,后者跟慈悲,使人满怀希望
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 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 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 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 模仿了它的样子。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 形, 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 十分雄伟庄严。
广州市石室圣心大教堂
教会本身世俗化了,僧侣们受不了禁欲主义的清冷,开始追求财富和享 受。接受了艺术,开始使 用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感官的渲染 代替枯燥的说教来弘扬教义 。
二、哥特式艺术
亦译哥特式艺术。中世纪在西欧和中欧所经历的两大国际性 时期中第二时期所特有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是一个具 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内容丰富复杂的运动,从12世纪 中期开始,在某些地区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末期。哥德式艺术由中世纪 第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即罗马式风格的艺术发展而来。罗马式风格在 思想感情上的抽象含混倾向,到哥德式时期变得人性化了。
3.哥特式主教堂的形制为 拉丁十字式
4.外部立面造型:教堂外表向上的动势很强,垂直的 线条统治全身,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都是尖的
5.细部特点:彩色玻璃窗(玫瑰花窗 、火焰纹窗等)细部雕刻
实例赏析
巴黎圣母院
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 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
哥德式大教堂以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 系的广泛应用为特征。高、直、尖的造形有强烈的上冲趋势,暗示接 近天国的信念。教堂不纯粹做宗教礼拜用,而是各地的公共生活中心 ,由於凌驾普通建筑之上,遥遥可见,因此教堂的规模又代表当地人 民财力的象征。哥德式教堂采用圆花窗和彩色玻璃镶嵌画,代替了墙 壁,使整个建筑几乎成为一个透明体。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走进哥德 式教堂,感觉好像走入彩虹里一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