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再掀全民创业新高潮——在全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上讲话2012年月日同志们:推进全民创业,是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强市的根本途径。
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创业精神有多强、创业成效有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委政府改革的决心有多大、改革的程度有多深。
今天,我们召开这样规格、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要表明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全民创业的态度和决心;就是要让鼓励、支持、引导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家喻户晓;就是要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让无名成为创业者成就梦想的乐园,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和创业追求,再掀全民创业热潮,加快推动幸福无名建设。
为开好这次大会,此前,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全民创业工作,并在市经信委等部门专项调查基础上,出台了针对性政策措施。
刚才,……同志作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我市全民创业工作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全民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我完全赞同,大家要认真地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四点。
一、着眼科学发展全局和幸福无名建设实际,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民创业我们讲全民创业,不是狭义的“开公司、办企业”,而是“人人干事创业”的广义概念。
具体地讲,就是“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最根本动因,不在于占有多少自然资源、拥有多少生产要素,而在于人们摆脱贫困、谋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于人们内心涌动的成就事业、追求成功的创业激情。
发达地区经济成功起飞例证反复证明,只有全民创业,才能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只有全民创业,才能带来全民富裕;只有全民创业,才能营造干事氛围,实现超常规发展。
强力推进全民创业,正是市委、市政府着眼科学发展全局,立足幸福无名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
市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无名建成现代产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精致大气之城、平安幸福之城。
“四个之城”建设的基础核心内容就是创业。
离开创业,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快推进全民创业,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依靠全民的力量推动我市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之所以这样讲,是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和无名发展实际的认识。
无名因铜得名,以铜立市。
悠久的青铜文明史,其实质就是一部凝结创业精神、闪耀光辉的创业史。
正是无名先人和前辈的艰难创业,才成就了“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辉煌。
正是这种创业精神的感召和引领,我市才涌现出以精达、……等为代表的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的先锋;精达的王世根、九鼎的肖珍、……等更是以个人的努力,生动精彩地诠释了新时期创业精神的独特魅力。
正是各类创业主体的多年不懈努力与艰辛付出,无名才跻身全省奋力崛起第一方阵行列。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均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这些成绩就是全市上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结果的集中体现。
在此,我代表市几套班子,向积极参与全民创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跳出无名,将无名置身全省,乃至更高层次,我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活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市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加上多年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经济下行风险和压力明显加大。
究其原因,在于创业主体规模不够大,规模以上企业偏少,创业带动作用不够;在于民间创业不足,非公经济发展不足。
2011年底,全市私营企业仅……多家,个体工商户仅……万户;在于崇尚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创业精神不振;在于科技创业不足,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总而言之,创业问题已成为无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深层次矛盾的症结所在,成为经济质量结构与总量速度提升的集中制约因素,成为加快幸福无名建设必须突破的最关键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的争先进位。
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全局和幸福无名建设实际出发,正视现实竞争发展大潮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现实,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人人争做全民创业的参与者、服务者、支持者和推动者,全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搭建创业发展平台,促进项目、场地、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服务等各种创业要素的有效聚集和对接,圆创业者梦想,助中小企业成长,促进中小企业全面提升数量和质量,切实以全民创业的大突破来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二、着眼激活主体,不断培育和壮大各类创业主体,提升全民创业实效实施全民创业,关键是要培育各类有激情、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
通过创业主体培育,把潜在的创业主体变为现实的创业主体,把小的创业主体变为大的创业主体,把外来的创业主体变为我市的创业主体,促进全市全民创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经过多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全民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聚集的大量民间资本,为全民创业提供了丰厚资金来源;国家、省以及市促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全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一批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为全民创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机关效能建设,为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每一个无名人都要倍加珍惜这个充满机遇的创业时代,积极投身全民创业大潮。
特别是在激发创业热情上,要突出重点人群,突出示范带动,有针对性提供高质量服务,抓好创业主体培育。
要大力扶持初始创业。
鼓励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不等不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有关就业扶持政策,敢于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实现自主创业。
要鼓励支持城乡居民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加工,带动千家万户自主创业,使更多的劳动者转变为创业者。
特别是要注重引凤还巢。
在外打工有成者有资本、有经验,有为家乡做贡献的热情,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重点群体,发动群众打好亲情乡情牌,鼓励、引导在外打工有成者,回乡上项目、办实体,在农副产品加工、规模种植养殖、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及农村服务业等方面进行农业深度开发和联合经营,创办企业,创业致富。
同时,加大大中专毕业生创业指导和服务。
要通过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激发他们的创业活力,培养提高创业能力,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要强力推动“二次创业”。
引导广大创业成功者开阔视野,积极进取、永不自满,充分发挥创业经验丰富和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优势,不断做大企业规模,提升档次,争做各行各业的“领头羊”。
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重点高科技企业、增长后劲很足的成长型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给予超常扶持,调动企业谋求超常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其迅速发展壮大。
要积极引导广大创业者彻底打破“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落后思想,打破家族式管理的束缚,按市场化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创办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实现由家庭作坊向私营企业转变,由私营企业向行业龙头迈进,由行业龙头向国际化集团飞跃。
力争到……年,全市……企业数达……户……;……企业数达……户。
要积极发展高端创业。
激活高端人才的创业热情,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特别是要加强领军型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各类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科技型人才与市场结合,创办、领办企业、经济实体和社会中介组织,提升我市高端创业水平。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支持有技术特长的业务干部辞职、离岗、退岗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企业,投身创业实践;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发挥特长,通过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培训等形式自主创新,创办实体,进行创业。
要激发科技创业。
科技创业是现阶段创业的最大热点,应成为我市新时期创业精神集中释放的核心关键点和战略聚焦点。
要把科技、教育、人才、文化等软资源或无形资源,作为创新业、创大业的基础要素;最大限度地提升产业品质和城市品质,大力发展需要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和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代表无名先进产业水平,大力发展能够形成世界性竞争力的铜基新材料等产业;通过大力推动知识创业、科技创业、绿色创业、自主创业。
要竭诚吸引外来创业。
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等优势,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本、人才来我市投资创业, 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
重点是要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央企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对接,招大商、引大资、创大业。
三、着眼全面创新,完善创业发展平台,增强全民创业活力和内在动力创新是全民创业的生命力所在。
要在全市掀起全民创业热潮,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业主体,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
要创新部门服务。
一流的政务环境是全民创业最重要,最直接的孵化器。
各部门要以促进创业为已任,以服务创业为天职,要有大局观,创新方法,主动支持配合,是否有利创业,有利于经济发展,要从促进创业,推动发展的角度创新服务,积极打造良好创业的载体,加快建立一批创业基地和小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平台。
要加强创业能力培训。
邀请事业有成的创业先行者和各行各业专家为那些有着强烈创业欲望的人提供指导咨询,帮助“门外汉”进入创业门槛,帮助已经创业的成就大业。
要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战略思维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将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实用型人才,为全民创业打造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
要创新政策扶持。
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研究制定支持全民创业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准入门槛、项目用地、企业融资、缴纳税收等方面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方便,为全民创业提供最大便利、开辟最大空间、创造最大舞台,激发出全民创业的无限活力。
要做到凡是国内城市已有的成功改革方案、创业举措,都要全面学习借鉴,结合无名实际加以完善、补充和深化、优化,大力组织实施;凡是问题突出、反应强烈的体制机制问题,都要勇于改革攻坚;凡是周边地区能做到的,我们必须做到;周边地区没有的,我们也要力争有所突破。
要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凡是定了的,都必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要创新融资服务。
要把破解创业难题、提供创业支撑作为全民创业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要搭建融资平台,积极探索融资服务项目和金融产品,加强创业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投放力度和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对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