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分析
式中: — — 实船自航点对应的带附体的船模阻 !!—
! ! " "% $ % ! ! " "% " "’
(9)
由 (’) 减 (%) 和由 (’) 减 (#) 分别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与 (6) 相加可得 由 (1)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反映了两倍的三桨自航试验时的有 方程 (2) 效推力减去边桨和中桨间无相互干扰时的三个桨 的有效推力, 则边桨和中桨相互干扰时的有效推 力增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可理解为三桨有效推力加上边 因此方程 ( 2) 桨和中桨相互干扰时的推力增量, 相当于三桨在 推力减额分数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 “总阻力” , 而 此时的边桨和中桨所克服的阻力分别为 "’ " "# 和 "% " "# , 此时中桨和边桨的阻力分配系数为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 谭廷寿 (!%&" F ) , 男, 博士, 副教授
航点处按同转速、 同航速, 分别测量双桨和单桨的 推力、 转矩与强制力, 则三桨、 双桨和单桨自航时
()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分析— — —谭廷寿
陈宾康
需分别满足下面的平衡条件 (’ " $ ) ) 三桨: ! ! " " # $ % #( ( #) & ’ " $&) 双桨: (’ " $ &% ) ! ! " " % $ % # &% (’ " $ )’ ) 单桨: ! ! " " ’ $ # )’ 力; — — 三桨自航试验时的强 "# 、 #& 、 #)、 $&、 $)— 制力 (等于摩擦阻力 修正值) 、 边桨推力、 中桨推力、 边桨推力 减额分数、 中桨推力 减额分数; — — 双桨自航试验时强制力、 边 "% 、 # &% 、 $ &% — 桨推 力、 边桨推力减额分 数; — — 单桨自航试验时强制力、 中 "’ 、 # )’ 、 $ )’ — 桨推 力、 中桨推力减额分 数。 这里认为左右边桨的推力减额分数相同, 应 保证螺 旋 桨 模 型 的 加 工 精 度 (如 误 差 小 于 * + ’ , 其敞水性征曲线将基本相同, 其次左右桨的 !!) 推力测 量 值 应 基 本 相 同 (误 差 应 控 制 在 ’*, 以 内) , 否则应考虑是否螺旋桨的安装有问题。表 ’ 为相当实船自航点的船模三桨、 双桨和单桨自航 时的推力和强制力测量值, 其中边桨推力为左右 桨推力之平均值。
’0 + ’* %* + *# %6 + 9* #2 + #% ’1 + 96 %% + ’8 %2 + 60 #8 + 11 ’’ + 19 ’9 + 8# %’ + 28 #’ + 6* #’ + #’ #8 + 0* 99 + *2 6# + 82
"’ " "# $ "% ( "’ " % "#
为了得到三桨船每个桨的推力减额分数, 首 先需要确定每个桨克服的阻力, 根据表 ’ 所得到 的测量数据, 可采用下面的方法确定每个桨克服 的阻力。首先由 (%) 与 (#) 相加得到
船海工程
(总第 #45 期) !++- 年第 - 期
边桨的阻力分配系数分别是 ! ! " ! # $ ! ! % 时, 中桨的阻力分配系数分别是 " ’# 和 " ’! , " &# 和 " &! , 当负荷 # ( ) $ * $ ! % 时, 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桨实际状态的负荷正好是负荷 # (# 和 # (! 的平均值, 采用线性内插方法可得负荷为 # ( 的 边桨和中桨的阻力分配系数 " & 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是由下式可解出边桨和中桨的推力减额分 数 && 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桨船自航试验及分析方法
为了便于阐述和分析, 以一艘三桨船为例, 该
船是航行于长江上游的超浅吃水三尾三桨船, 专 门用来运输三峡大坝的大型发电机, 设计航速要 求大于 !G H<I;, 由于吃水太浅, 双桨船不能满足 要求, 只能采用三桨的推进方式。 自航试验采用强迫自航试验方法, 选取 * 个 船模试验速度 !" 分别为! , ’!&、 ! , &)(、 ! , "%)、 ! , G#G 相应的实船速度 !# J !*、 <I2, !"、 !G、 () H<I;。试 验时船后螺旋桨的推力 $ 和转矩 % 用应变式动 力仪测量, 强制力 & 用机械式阻力仪测量。实船 自航点对应的摩擦阻力修正值按常规自航试验方
航试验分析难以进行。本文提出了一个确定阻力分配系数的方法, 试验分析结果说明本方法是合理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 , ’!’
-./01232 456 2704$865890235. :72:2 54 2;38 <5=70 >3:; :;677 2?67>
!"# !$%&$ ’()* +,-# .$%$ /0%& @?;550 54 A6/.2856:/:35. B9;/. +.3C7623:1 54 A7?;.505D1 B9;/. *’))"’ "1’23042 A;7 67232:/.?7 :5 ?59.:76/?: 7/?; 2?67> :;692: ?/. .5: E7 =7:76<3.7= 456 2704$865890235. :72:2 54 2;38 <5=70 >3:; :;6772?67>, :;7 :;692: =7=9?:35. 46/?:35. 54 7/?; 2?67> ?/. .5: E7 5E:/3.7= =367?:01, 3: 32 =3443?90: :5 /./0127 :;7 :72:, A;32 8/876 86727.: / <7:;5= =7:76<3.3.D 67232:/.?7 /223D.<7.: ?57443?37.:, :;7 /./01232 67290:2 5. :;7 :72: 2;5> :;/: 86727.: <7:;5= 32 67/25./E07, 567 8)39’ :;677$2?67> 2;38 2704$865890235. :72: 67232:/.?7 /223D.<7.:
表! 项 三桨、 双桨和单桨自航试验测量值 目 ’0 ’ *1* 数 ’1 ’ %#2 值 ’2 ’ 0#* %* ’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方程 (0) 可理解为边桨和中桨之间无相互干 扰时, 三个桨所克服的阻力, 且边桨和中桨克服的 定义中桨和边桨 阻力分别为 ! ! " "% 和 ! ! " "’ , 的阻力分配系数 % )’ $ % &’ ! ! " "’ % ! ! " "% " "’ (’) (%) (#)
船海工程
(总第 !"G 期) ())& 年第 & 期
文章编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