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东 经 济 学 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 号:姓 名:院(部) 专业 届山东经济学院教务处制会计工作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会计学 会计学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山东经济学院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经济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会计工作法律责任问题研究摘要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章健全、秩序井然、功能完备和运转灵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然而,在《会计法》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单位及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以至于在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工作偏差、错漏现象较多。
同时,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在为公司出具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时不实、虚假现象也屡有发生。
文章阐述了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概括了会计法律责任的特征,列举了会计法律责任的分类和承担原则,分析了会计法律责任现行规定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预防会计法律责任的若干措施。
本文认为只有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会计法律监督机构,强化对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监督,才能有效地避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会计法律责任;特征;分类;缺陷;预防Research On Liability AccountingABSTRACTO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its basic point of departure is to nurture and develop unified, open, equal competition, regulations sound, orderly, fully functional and flexible functioning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Law, a number of units and personnel, particularly accounting staff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counting liability still have many errors. Therefore, in dealing with accounting matters, the staff are lack of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ork deviation, and make more mistakes. At the same time, when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such as accounting firms) issue report and the capital verification report, false often occurs. This article described implications of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accounting, summed up the accounting l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cite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accounting classification and made a legal responsibility to prevent a number of accounting measures.The article thought only to popularize legal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accounta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can we effectively avoid the legal liability of accounting.Keywords:Accounting legal duty; Features; Classify; Defect; Prevention目录一、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 (1)二、会计法律责任的特征 (1)(一)会计违法行为的双重性 (1)(二)承担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多样性 (1)(三)追究会计法律责任机关的多元性 (1)三、会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四、会计法律责任分类 (2)(一)行政责任 (2)(二)刑事责任 (2)(三)民事责任 (3)五、会计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意义 (3)六、我国现行法律对会计责任的规定及其存在的缺陷 (3)(一)我国现行法律对会计责任的规定 (3)(二)会计法律责任现行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4)七、会计法律责任的预防 (5)(一)尽快完善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 (5)(二)加强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5)(三)设立会计法律监督机构,强化法律责任的监督 (6)(四)加强会计行业诚信制度建设 (6)(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6)一、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通常是指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法律关系的有责主体的、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即由于违反第一性法定义务而招致的第二性义务。
会计法律责任,则是指从事会计工作有关的单位或自然人,因违反有关会计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强制性义务。
广义的会计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会计行为中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它不仅包括《会计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而且还包括《税法》、《公司法》、《证券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文本中相关的会计法律责任。
狭义的会计法律责任仅指违反《会计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如在会计账簿设置、凭证与财会报告编制、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设置、会计人员任用等中的不规范行为;出于主观故意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隐匿或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等等。
二、会计法律责任的特征(一)会计违法行为的双重性会计违法行为的双重性,表现在会计行为本身违反会计法的规定,同时又违反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例如会计人员不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记账,不及时编制、报送会计报表,或者违反会计核算如实反映的规定,伪造凭证并据以记账,这种会计违法行为同时又违反了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例如偷税的主要行为,就是伪造会计凭证、销毁凭证、涂改凭证等,这些行为就是会计违法行为,也就是这种会计违法行为既违反会计法,又违反税法。
因此,会计违法行为具有双重性的特征。
(二)承担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多样性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多样性,就是实施会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涉及多方面,因此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也具有多样性。
例如会计人员实施会计违法行为,进行伪造凭证、涂改凭证等,必然涉及到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
因为他们对单位的经济收入具有决定权,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本身就是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主体,由于提供财务信息不实,致使股东或众多投资人、债权人,甚至给国家造成损失的,就要承担会计法律责任。
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涉及到的不仅是具体的会计人员,还包括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单位的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这就是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多样性。
(三)追究会计法律责任机关的多元性会计工作的主管机关是财政部门,追究会计违法行为的主要机关是财政部门。
但由于会计违法行为的双重性的特点,其他有关机关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会计违法行为有权予以处理。
例如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有关会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
这就是追究会计法律责任的机关多元性的表现。
三、会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会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两类:一是主观归责原则,又称过错责任原则;二是客观归责原则,又称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存在违反规范的行为时,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行为人只要能证明自己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就可以不承担责任。
长期以来,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对会计职业人士基本上都采取了此原则。
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对有关行为进行社会性的价值评价,从而使行为的是非界限和责任界限得到明确划分,并有助于使应承担的责任形式和责任范围得到准确判定。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发生以后,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错,也不考虑受害人的过错,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
进入20世纪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会计职业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其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侵权法的确立对会计责任归责产生了直接影响、公司财务舞弊与欺诈使社会提高了对会计职业的责任要求、会计职业履行职责的过程和质量难以为外界直观地观察等。
无论是会计的反映职能还是审计的验证过程,都存在着大量的主观判断。
会计职业活动的特点凸显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会计法律责任不合理的一面,即无过错责任体现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职业行为及会计信息提供的“保证”的过高期望。
因此,应选择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会计法律责任的原则。
此外,还有如下理由:第一,过错责任原则在规范会计行为的同时尊重了会计行为的相对自由;第二,过错责任原则所确立的会计法律责任起到了教育和预防作用;第三,过错责任原则所确立的会计法律责任制度保持了适度的弹性。
总之,过错责任原则以行为人的主观意志状态作为确定责任归属的依据,其在行为指导、道德评判等方面的独有功能已获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