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003─2005)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试题一、多项选择题1.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 )。
A.可以委托其本国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 B.可以委托第三国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C.可以委托我国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 D.只能委托中国律师2.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有些案件在法院审理终结后,当事人又起诉的,只要起诉符合条件,法院应予受理。
这些案件是( )。
A.当事人撤诉的案件 B.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侵权案件C.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 D.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3.《民事诉讼法》规定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 )。
A.收养案件的被告 B.离婚案件的被告C.不到庭就能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D.负有赡养、扶养、抚育义务的被告4.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权属于( )。
A.被申请人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B.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C.申请执行人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D.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5.适用独任制审理的案件包括( )。
A.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 B.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C.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D.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本人必须出庭。
( )2.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就是诉讼标的物。
( )3.期日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各自为诉讼行为所必须遵守的时间。
( )4.原告方提出的证据材料都是本证,被告方提出的证据材料都是反证。
( )5.在民事诉讼中,任何案件当事人既可以明示协议管辖也可以默示协议管辖。
( )6.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法院不能决定再审。
( )三、简述题1.在执行程序中,为什么当事人可以和解,而法院不能进行调解?2.普通共同诉讼人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四、论述题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张老汉住在某市某区,有二子一女,分别是张山、张水、张燕。
张山与其父亲同住一个城市,张水与张燕在外地工作。
张老汉立一遗嘱交给其女张燕。
遗嘱中说,其遗产及房屋全部由张燕继承。
张老汉去世后,丧葬费用由张山承担。
张山为其父办完丧事后,便将其父的房子卖给了李海,得价款6万元。
张水回来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
在起诉与受理过程中,张水因患急病死亡,张水之子张明和女子张红要求参加诉讼。
在诉讼进行中,张燕也从外地赶来,向该法院递交诉状,请求该法院将遗产及房屋判给自己。
问:1.张山、张水、张燕、李海、张明、张红在诉讼中各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2.如果张燕在张水诉张山一案进入二审后才闻讯请求参加诉讼,第二审法院应当怎么处理?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试题民事诉讼法学一、不定项选择1.张三向法庭作证时说,听李四讲王从丁处借款2万元,若此证成立,该证据为( )。
A.直接证据 B.言词证据 C.传来证据 D.证人证言2.沙坪法院在审理乙诉丙的债务纠纷案件期间,丙因犯罪被判刑3年,并送至某劳改农场服刑。
此时,沙坪法院对乙诉丙现债务纠纷案件应当( )。
A.中止诉讼 B.移送某劳改农场所在地法院 C.移送乙所地法院 D.继续审理3.张某与王某发生纠纷并经法院审理后,一审法院作出了判决。
张不服上诉,上诉期间,张又改变主意申请撤诉。
但二审法院审判员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一审判决确有错误。
请问,二审法院应当()。
A.准许撤诉B.不准撤诉C.中止诉讼D.查明原因后,理由正当准许,不正当不准许4.某集团公司下属王麻子面馆雇工张某在送面时与人开玩笑不慎将顾客李某烫伤,因赔偿未果,李某决定起诉。
根据规定,他应以( )为被告起诉。
A.张某 B.王麻子面馆 C.某集团公司 D.面馆老板与张革5.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公告期满30日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还需要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 )除外。
A.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 B.认定财产无主案件C.选民资格案件 D.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6.( )可以不公开审理。
A.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 B.离婚案件C.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7.在企业法人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会议有( )权利。
A.确认债权的性质与数额 B.讨论通过和解协议方案C.讨论决定破产财产的分配 D.对和解协议的履行予以监督8.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需要外国法院执行的( )。
A.只能由人民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执行B.可由当事人直接向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C.当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以司法协助的形式请求外国法院执行D.经当事人同意,可由人民法院依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9.申请支付令的范围仅限于( )的案件。
A.给付金钱 B.给付特定的实物 C.给付有价证券 D.返还房屋10.财产案件的当事人,除了交纳案件受理费之外,能交纳的其他费用还有( )。
A.勘验费、鉴定费B.公告费C.证人、鉴定人、翻译人的差旅费和误工补贴费D.财产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费用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没有公开便没有正义,因此,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采用公开开庭审理的方式。
( )2.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民事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 )3.先予执行只能依当事人的申请采取。
( )4.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
( )5.《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 )三、简述题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事诉讼法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原告甲出差乙县时,顺便在该县港口某商亭购买了一箱啤酒,在轮船上开启啤酒时,啤酒突然爆炸,将甲的手炸伤。
为此,甲欲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问:1.甲应以谁为被告起诉?为什么?2.甲应向何地法院起诉?为什么?3.甲应向法院提供哪些证据材料来证明其主张?五、论述题试论如何完善我国的ADR制度。
民法部分一、概念比较题1.请求权与抗辨权2.代理行为与代表行为3.消灭时效与除斥期间二、简述题1.简述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
2.简述连带债务与可分债务、不可分债务之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甲男因赴美国探亲将其一套三室一厅私有住房委托给某乙照管,双方约定由乙无偿自住一间,水电气费用由甲负担,时间为6个月。
自甲走后,乙随即通过互联网发布出租房屋广告。
丙看到广告后即与乙协商愿意以每个月500元租金租赁两间房,租期3个月。
双方即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在丙租房2个月后,甲因不习惯国外生活而提前回国,得知乙丙的租赁合同,即要求丙返还房屋及乙收取的租金,同是要求乙提前终止合同并返还房屋。
为此,当事人间发生纠纷。
问题:1.乙与丙订立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乙出租房屋的行为是否构成无因管理?为什么?3.甲可否要求乙提前终止合同并返还房屋?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综合(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试题法理学部分一、不定项选择题1.“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与交换的一般条件。
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
”这段名言说明( )。
A.法具有调整经济关系的功能B.经济关系可只由习惯调整,没有法律也行C.在一定意义上,法律就是经济关系发展及其需求的产物D.有了法律,个人在经济关系中将变得不自由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政府采购市场。
”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情况?( )A.个别指引 B.确定的指引 C.有选择的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3.人权与法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
A.权利与法的关系B.一个社会和国家经济、政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C.体现人权精神的法律,一般情况都是体现社会进步的法律D.人权是法的体现和保障4.法系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借此概念可以对各国各地区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考察比较。
据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中国目前是一国两制三法系B.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当今的发展趋势是日趋融合,但不会合而为一C.美国属英美法系国家,所以全国所有的地方均采用判例法D.英美法系的判例汇编与大陆法系的法典都是成文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十四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这一法律规范属于以下何种规范?( )A.禁止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6.当今,科学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科技进步不仅强劲地推动着经济的转型,也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 )。
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
A.在当代中国法律部门中属宪法 B.在当代中国法律部门中属于法律C.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属于宪法 D.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不属于法律8.法律与宗教虽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因而,各自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一般说来,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 )。
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C.法律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宗教规范则相反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宗教规范则相反9.某甲因为自杀导致与妻子的婚姻法律关系终结,该原因属于( )。
A.法律行为 B.法律事件 C.法律事实 D.法律规定10.在当代西方社会,新闻舆论监督被称为继传统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后的“第四种权力”,监督功能非常强大。
在我国的情况是( )。
A.新闻舆论媒体也是国家法律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力量B.监督中涉及模糊的法律规定时,新闻舆论媒体可以作出自己的法律解释C.中央新闻媒体的新闻监督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D.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相当大的道义影响和震撼力二、概念比较1.法律心理与法律观念2.执法与司法三、判断分析1.法的价值是法的实施的需求。
2.法治与法制是同一个法学范畴。
四、简述法的演进规律。
五、论述论中国法治建设与道德的内在契合。
中国宪法学部分一、不定项选择1.下列法律()属于宪法性法律。
A.组织法B.立法法C.国籍法D.民法总则E.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宪法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 )。
A.确认功能 B.限制功能 C.保障功能 D.惩罚功能 E.协调与象征功能3.民族自治机关包括(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E.人民解放军4.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