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行政主体2. 行政许可3. 行政复议4. 行政相对人5. 抽象行政行为6. 行政补偿7. 地域管辖8. 行政确认9. 行政许可10. 行政裁决11. 管辖权的转移12. 行政法律关系二、选择题1. 下列活动形成的关系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A.工商局给所属干部纪律处分B.工商干部上街宣传法律C.财政局取消不合法收费项目D.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2. 以下选项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人民政府C.市政协D.县纪律检查委员会3. 我国行政诉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A.合法性B.合理性C.合法性与合理性D.适当性4. 公民甲住在A区,在B区建有生产加工企业,且A、B区同属于C市。
某日,C市人民政府所属有权行政机关对甲所拥有的企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该企业停产并予以查封。
甲对此决定不服,那么,他应向哪个法院起诉?()A.向A区法院起诉B.向B区法院起诉C.向C市中院起诉D.以上三者均可5.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案件裁定的适用范围()A.驳回起诉B.财产保全C.指定管辖D.中止诉讼6.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渊源()A.国际条约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C.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D.宪法7. 王甲、李乙是某大学大四女生,因在学校宿舍私用电炉不慎失火,造成部分公私财产损失。
学校作出决定予以严重警告、并各罚款200元。
二人因受学校处理,两周未正常上课。
毕业时学校以二人无故旷课拒绝授予学位。
二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学校不是行政机关,无行政处罚权,法院不应受理B.就授予学位而言,学校是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职权,法院应受理C.学校没有行政处罚权,法院应全部撤消学校的处罚决定D.学校授予学位的行为属于执行其本身职能,法院不应受理8. 某省人民政府为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
省政府的此行为属于()A.行政征用B.行政征收C.行政征购D.行政没收9.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由谁设定()A.只能有法律设定B.只能有行政法规设定C、可以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设定 .D.可以由地方性法规设定10. 下列行为中哪个引发的争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行政机关对某企业采取的吊销生产许可证的处罚B.行政机关在市场上的购买行为C.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D.行政机关对某企业进行通报批评11. 下列关于行政合同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合同不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B.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C.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以民事主题的身份签订的合同D.在行政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12. 关于诉讼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行政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B.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可以不公开质证C.第二审程序中,所有第一审认定的证据无须再质证D.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无须质证,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13.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行政主体()A.公安局B.某区政府C.中央人民政府D.某村委会14. 甲村与乙村交界处20公顷土地的权属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处于不明确状态,多方多次协商未果,进而演化为械斗。
乡政府为了早日解决问题,在双方代表参与的情况下,经过审查决定裁决土地所有权属于甲村。
乡政府的行为属于()A.行政处罚B.行政裁决C.行政调解D.行政确认三、判断题1. 无法律则无行政()2. 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法律地位()3.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将导致诉讼终结()4.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上诉()5. 国家行政权力只能为国家行政机关所享有()6. 在移送管辖中,接受移送的法院如果认为移送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可以再自行移送()7. 诉讼中,被告只能是行使行政管理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8. 专利许可属于排他性许可()9.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10. 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11. 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有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12. 政相对人的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与理由”中的事实理由是指行政相对人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事实证据()13. 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14.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不能把调解作为结案的一种方式()四、简答题1. 行政法渊源的定义及种类2. 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3. 简述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4. 简述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5. 简述行政立法的涵义及其特征6. 简述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条件7.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8. 移送管辖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9. 简述行政不当与行政违法的区别五、论述题1. 试论一审判决的种类2. 试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 试论审判监督与二审程序的异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权力,做出行政管理活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指行政主体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法律活动的资格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的行政行为。
3.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4. 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
5. 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又称“制定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
6. 行政补偿: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其合法行为给无义务的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依法由国家给予的补偿。
7. 地域管辖:地域管辖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制度。
8. 行政确认:行政确认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9.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10. 行政裁决: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11. 管辖权的转移:管辖权的转移指由上级法院决定或者同意,上级法院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或者把它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法院审理,以及下级法院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报请上级法院审理。
12.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关系经行政法律规范调整而在主体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选择题1. B2. B3. A4. B5. C6. C7. B8. A9. A10. B11. B12. D13. D14. C三、判断题1. 无法律则无行政(√)2. 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法律地位(√)3.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将导致诉讼终结(×)4.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上诉(√)5. 国家行政权力只能为国家行政机关所享有(×)6. 在移送管辖中,接受移送的法院如果认为移送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可以再自行移送(×)7. 诉讼中,被告只能是行使行政管理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8. 专利许可属于排他性许可(√)9.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10. 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11. 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有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12. 政相对人的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与理由”中的事实理由是指行政相对人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事实证据(×)13. 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14.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不能把调解作为结案的一种方式(√)四、简答题1. 行政法渊源的定义及种类答:定义: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种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有权法律解释、条约和协定;2. 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答:⑴行政主体拥有作出行政行为的权限;⑵相对人具有接受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的合适资格;⑶行为的内容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有事实根据;⑷程序和形式合法;3. 简述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答:⑴选择复议原则;⑵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⑶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⑷不适用调解原则;⑸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4. 简述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答:⑴拘束力及其定义⑵公定力及其定义⑶执行力及其定义⑷不可争力及其定义⑸不可变更力及其定义5. 简述行政立法的涵义及其特征答: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特征:⑴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⑵是从属性立法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⑷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6. 简述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条件答:行政诉讼起诉的条件有:第一、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二、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第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第四、起诉的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7.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答:⑴在通常情况下,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总是国家行政机关;⑵行政法律关系主题双方的地位具有不平等性;⑶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先定性;⑷在多数情况下,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两重性;⑸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的解决一般需要通过行政程序加以解决;8. 移送管辖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答:移送管辖指某一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发现自己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⑴移送法院已经受理了该案件;⑵移送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⑶接受移送的法院必须对该案件有管辖权;9. 简述行政不当与行政违法的区别答:⑴侵犯的行政关系的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