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整合的研究

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整合的研究

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整合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大课程”的教育观念,既要重视课程教学与实
际生活的联系,又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摒弃学科本位主义,强调学科
之间的综合与联系,而语文学科又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要求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
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

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

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

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
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认为,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有效整合是一种具有“互利共赢”作用的德
育互动教材。

【关键词】学科资源整合研究方法
纵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兼职教师,一般来说,由小学语文教师兼任的较多。

而正因为兼职,语文教师会觉得备课量大,备课任
务重。

较之语文这一主流学科,教师会潜意识地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边缘化,消
极对待。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新课程都肩负着“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
认真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必然成为教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素质教
育要求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两门(道德与法治和语文)
学科,在主题相同,教材文本内容价值取向统一,意义同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关系,有效地整合资源,运用不同学科
的优势和功能,为教学服务,作了一些探索,有效地利用学科间的关系,有效整合
教学资源,不仅会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还能增强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知道如何利用学科优势,合理整合学科资源。


构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课程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开发
整合学科资源,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学科整合教学方法。

形成特色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一支学习型的团队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持续
发展。

一、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①案例研究法:结合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主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与其进行衔接与整合,通过两门学科在知识资源上
的共享和教师的教学策略出发,对系列课型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深入研究,促
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效果。

②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边设计教学设计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
边反思边研究,循环渐进螺旋发展,探索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整合后如何
更有效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

③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通过本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出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资源整合的教学策略,整理出有效提高课题效果的方法。

2、基本思路
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整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在思路上强调案例
研究,行动实践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中,老师
善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将语文学科与其进行衔接与整合,通过两门学科在知
识资源上的共享,促进两门学科教学的共同进步和提升,真正为学生综合学习能
力的培养与引导找到正确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科的高效高质,培养德智能力
共同发展的优生。

二、进行整合研究
组织课题成员认真研读教材,筛选两学科有关联的教材资源,经过反复上课、听课、研讨之后,整理出一份独特的主题教育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整合的
资源库。

通过典型案例研究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整合丰富小学中高年段《道德
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适用课型及其利弊,并着手进行特色校本教材编写。

我们在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资源整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在思路上强
调案例研究,行动实践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中,老师善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将语文学科与其进行衔接与整合,通过两门学科
在知识资源上的共享,促进两门学科教学的共同进步和提升,真正为学生综合学
习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找到正确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科的高效高质,培养德智
能力共同发展的优秀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个性、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开
发的初级阶段,而小学各学科的内容安排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内容,尤其是在
语文、道德与法治这两门学科中,有着很多人文素材,饱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与
精神,那么老师应善于将这两门学科所具有的这种情感因素进行整合与衔接,充
分发挥它们对学生情感能力引导与培养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安排,其
情感表达与熏陶相对比较委婉,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实例来
引出知识。

因此,老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两者衔接和整合起来,发挥出这
两门学科所具有的情感教育价值。

比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里的《呼风唤雨
的世纪》跟四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教材里的《网络新世界》这些内容是可以融合
到一起去教学的;还有语文教材里的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也可以跟道德与法
治教材里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息息相关;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跟四年级下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这些内容也是可以融合在一起教学的,这样就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这研究过程中课题成员们都非常积极,并发现这一举措是值得大家推广开去的。

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情感的交融点。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个性、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开
发的初级阶段,而小学各学科的内容安排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内容,尤其是在
语文、道德与法治这两门学科中,有着很多人文素材,饱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与
精神,那么老师应善于将这两门学科所具有的这种情感因素进行整合与衔接,充
分发挥它们对学生情感能力引导与培养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安排,其
情感表达与熏陶相对比较委婉,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实例来
引出知识。

因此,我们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两者衔接和整合起来,发挥出
这两门学科所具有的情感教育价值。

四、重视课堂建设,以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资源整合丰富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也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教学也是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

鉴于此,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

我们将道德与法治和
语文资源整合融入课堂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那么
该如何建构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模式与教学方法呢?我们将在课堂教学预期
与生成的基础之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对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资源整合丰富课
堂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五、对该学科进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

本课题研究特色是在以探讨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科资源”的巧妙结合为突破口,把学科的整合资源程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更有针对性,高效性,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科资源”的巧妙结合,是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各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相互促进,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其目的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通过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资源整合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典型案例,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教师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形成适合我校学生课堂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构建出的主题教育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资源整合资源库,进行校本特色教材的编写。

相关主题